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黑豹  拼音:hēi bào
动物名。脊椎动物哺乳纲食肉目猫科。体型略大于金钱豹,体毛乌黑,斑纹不甚明显。分布于东南亚热带森林中。
《国语辞典》:晚食当肉(晚食当肉)  拼音:wǎn shí dàng ròu
饥饿了才吃,味道自然甘美,好像食肉一般。语本《战国策。齐策四》:「晚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淡泊生活的人常引用此语。
《国语辞典》:北极狐(北极狐)  拼音:běi jí hú
动物名。哺乳纲食肉目犬科。分布遍及北极。耳短而圆,吻短,蹠有毛,以适应寒冷气候。体型小,体重约三至八公斤。毛色分为白色型与蓝色型。穴居,杂食性,常跟随北极熊,食其剩下的猎物。也称为「白狐」。
《国语辞典》:北极犬(北极犬)  拼音:běi jí quǎn
动物名。哺乳纲食肉目犬科。产于北极,是爱斯基摩人的交通工具。其祖先是北极地区的野生狼,经驯服后,可拖雪橇,猎杀熊、鹿、海豹等动物。
《国语辞典》:北美狼  拼音:běi měi láng
动物名。哺乳纲食肉目犬科。毛灰褐色,形状像狼,唯体型较小。喜好肉食,常捕食兔、鼠等小动物。
《国语辞典》:棕熊  拼音:zōng xióng
动物名。哺乳纲食肉目。似熊而体形大,肩部隆起,毛色一般是棕色,但随地区的不同而深浅不一,长约六、七尺。会爬树、游泳。掌和肉可食,皮可做皮褥,胆可入药。也称为「马熊」、「人熊」。
《国语辞典》:马来熊(马来熊)  拼音:mǎ lái xióng
动物名。脊椎动物哺乳纲食肉目熊科。全身色黑,鼻部为灰褐色,喉有新月形白斑纹,昼伏夜出,喜食白蚁、蜥蜴。原产于马来半岛。
《国语辞典》:猞猁孙(猞猁孙)  拼音:shè lì sūn
动物名。哺乳纲食肉目。简称为「猞猁」。状如狸猫,耳大,有长毛,善爬树,性凶猛。乌拉诸山皆产。其皮可制裘,极珍贵。也称为「天鼠」、「土豹」、「失利孙」、「猞猁狲」。
《国语辞典》:白鼬  拼音:bái yòu
动物名。食肉目貂科。长约二十五公分,体细长,四肢短小,尾短,夏毛呈褐色,喉、胸、腹泛白。冬毛呈白色,仅尾稍呈黑色。以小型哺乳类、鸟类、鸟蛋及蛙类等为食。毛皮称为「貂皮」。
《漢語大詞典》:大熊猫科
哺乳纲食肉目的一科。体形较大,外形似熊,头较圆像猫,故名;裂齿退化,臼齿咀嚼面变宽,以植物为主要食物。仅大熊猫一属一种。
《漢語大詞典》:鳍足目(鰭足目)
适应水栖生活的食肉哺乳动物。体呈纺锤形,四肢变为鳍状,适于游泳。多生活在海洋中。油脂和皮肉均可利用,经济价值大。主要种类如海狗、海豹和海象等。
《漢語大詞典》:水貂
哺乳纲,食肉目,鼬科。体长约40~60厘米,雄的较雌的大。尾蓬松,长约为体长的一半。体黑褐色,至尾端几为黑色;颏白色,腹有时有白斑。毛密厚,适于水中生活。乳头六个。主要在夜间活动。原产 北美洲 。毛质甚优,是珍贵的毛皮兽。可人工饲养、繁殖。
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因缘不食肉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佛说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因缘不食肉经。失译。一卷。
食肉
【佛学大辞典】
(杂语)五种九种之净肉,许比丘食之。(参见:食)附录。
【佛学大辞典】
(术语)梵语阿贺罗A^ha%ra,总谓增益身心者。俱舍论十曰:「毗婆沙说,食于二时能为食事,俱得名食。一初食时能除饥渴,二消化已资根及大。」分(参见:二食条,四食),五种净食条。馀见以下附录。
食肉十过
【佛学次第统编】
食肉十过者:
一、众生是己亲 谓一切众生轮转五道,互相生育,递为眷属。以是因缘,今所食肉,无非亲者,故云众生是己亲。
二、见生惊怖 谓一切众生,护身惜命,与人无别。若见食肉之人,惊怖远离,故云见生惊怖。
三、坏他信心 谓世间行善之人,见沙门食肉者,即生毁谤。而言佛法中,无有真实沙门修梵行者,故云坏他信心。
四、行人不应食 谓菩萨为求出离生死,当修慈悲之行,少欲知足,若其食肉,则不能出离,故云行人不应食。
五、罗刹习气 梵语罗刹,华言速疾鬼。习气者,先世馀习气分也。谓沙门宿世,曾作罗刹眷属。今虽出家佛法中,由昔馀习,见食肉者,欢喜亲近,故云罗刹习气。
六、学术不成 谓学道之人,若好食肉,则污染梵行,于如来无上圣道,出世解脱,不得成就,故云学术不成。
七、生命同己 谓学道之人,应起慈心,谛观一切众生,惜命畏死,与己无别,须当护惜,故云生命同己。
八、天圣远离 谓食肉之人,诸天圣人,悉皆厌恶远离而不亲近,故云天圣远离。
九、不净所出 谓一切畜生,宿因不净之业,以成不净之身,其所食啖,又多不净,学道之人,欲修梵行,而食彼肉,则亦不净,故云不净所出。
十、死堕恶道 谓食肉之人,必多害物命,恶业日积,是以命终之后,应生恶道,故云死堕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