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沦飘(淪飄)
亦作“ 沦漂 ”。 犹飘泊;飘荡。 南朝 宋 谢灵运 《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刘桢》:“ 河 兖 当衝要,沦飘薄 许京 。” 唐 唐彦谦 《咸通中始闻褚河南归葬阳翟成二十韵》:“炎方无信息,丹旐竟沦漂。”
分類:飘泊飘荡
《骈字类编》:秋飘(秋飘)
唐 许敬宗 奉和秋暮言志应制 波拥群凫至,秋飘朔雁归。
《骈字类编》:萤飘(萤飘)
南北朝 庾信 拟咏怀诗二十七首 其十八 露泣连珠下,萤飘碎火流。
《漢語大詞典》:飘姚(飄姚)
飘荡,飞扬。汉书·外戚传上·孝武李夫人:“的容与以猗靡兮,縹飘姚虖愈庄。” 颜师古 注引 孟康 曰:“言夫人之颜色的然盛美,虽在风中縹姚,愈益端严也。”
分類:飘荡飞扬
《韵府拾遗 东韵》:飘桐(飘桐)
吴子孝词庭前昨夜飘桐
《國語辭典》:飘飘然(飄飄然)  拼音:piāo piāo rán
1.形容人潇洒飘逸的样子。《三国演义》第三八回:「玄德见孔明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
2.轻飘飘,宛如浮在空中。形容人陶醉得意的样子。如:「老闆才誇你几句,你就飘飘然起来啦!」
《漢語大詞典》:飘溺(飄溺)
指被洪水冲走淹没。 唐 康骈 剧谈录·洛中大水:“是夕飘溺尤甚,京邑遂至萧条。”
《漢語大詞典》:飘卷
卷动飘扬。例如:晨风吹拂,红旗上下飘卷。
分類:飘扬
《骈字类编》:晨飘(晨飘)
唐 沈佺期 红楼院应制 经声夜息闻天语,炉气晨飘接御香。
《韵府拾遗 萧韵》:陆游词桐叶晨飘蛩夜语
《漢語大詞典》:高飘(高飄)
指高处的旋风。 南朝 梁 范云 《之零陵郡次新亭》诗:“沧流未可源,高飘去何已。”
分類:高处旋风
《韵府拾遗 萧韵》:遽飘(遽飘)
韦充东风解冻赋鼓怒斯至徘徊遽飘
《骈字类编》:白飘(白飘)
唐 白居易 酬令狐相公春日寻花见寄六韵 白飘僧院地,红落酒家楼。
《國語辭典》:飘疾(飄疾)  拼音:piāo jí
轻快疾速。汉。刘向《说苑。卷一六。谈丛》:「或好浮游,或好诚必,或行安舒,或为飘疾。」
分類:疾速
《漢語大詞典》:飘翔(飄翔)
疾飞。《楚辞·九辩》:“鳧鴈皆唼夫粱藻兮,凤愈飘翔而高举。” 三国 魏 曹植 《蝉赋》:“冀飘翔而远托兮,毒蜘蛛之网罟。”
《漢語大詞典》:飘飐(飄颭)
指旗帜随风飘扬。《东周列国志》第三八回:“ 原伯贯 抬头一望,见山上飞龙赤旗飘颭。”《“五四”爱国运动资料·青岛潮》:“出发后,军乐洋洋,国旗飘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