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四达(四達)  拼音:sì dá
1.通达四方的道路。《尔雅。释宫》:「一达谓之道路,二达谓之歧旁,三达谓之剧旁,四达谓之逵。」
2.通达四方,风行天下。《礼记。乐记》:「周道四达,礼乐交通。」
3.通晓事理。三国魏。嵇康 答向子期难养生论:「若比之于内视反听,爱气啬精,明白四达,而无执无为。」
《國語辭典》:风靡(風靡)  拼音:fēng mǐ
随风倾倒。比喻服从或流行。如:「风靡一时」。《后汉书。卷一七。冯异传》:「方今英俊云集,百姓风靡,虽邠岐慕周,不足以喻。」《文选。陆机。五等论》:「卒有彊臣专朝,则天下风靡。」
《國語辭典》:中孚  拼音:zhōng fú
1.《易经》六十四卦之一。兑(☱)下巽(☴)上,信发于中,称为「中孚」。《易经。中孚》:「中孚,豚鱼吉,利涉大川,利贞。」唐。孔颖达。正义:「中孚,卦名也,信发于中,谓之中孚。」
2.诚信。《宋书。卷六四。何承天传》:「夫明德慎罚,文王所以恤下;议狱缓死,中孚所以垂化。」南朝陈。徐陵〈同江詹事登宫城南楼〉诗:「元良属上德,率士被中孚。」
《漢語大詞典》:草靡
(1).草顺风倒伏。比喻教化风行。 汉 刘向 说苑·君道:“夫上之化下,犹风靡草。东风则草靡而西,西风则草靡而东。在风所由,而草为之靡。” 晋 潘岳 《闲居赋》:“训若风行,应如草靡。” 唐 岑参 《感旧赋》:“捧 尧 日以云从,扇 舜 风而草靡。”
(2).犹披靡。喻溃败。 宋 王禹偁 《刻石为丘行恭赞》序:“﹝ 行恭 ﹞力卫乘舆,直出行阵,大呼雷吼,长刃雪飞,观者为之骨寒,向者为之草靡。”
《漢語大詞典》:风布
形容事物风行,如风遍布。 宋 范仲淹 《南京书院题名记》:“皇 宋 闢天下,建太平,功揭日月,泽注河汉,金革尘积,絃诵风布。” 宋 范仲淹 《代人奏乞王洙充南京讲书状》:“教育之道,风布於邦畿。”
分類:风行遍布
《国语辞典》:真平  拼音:zhēn píng
四、五十年代风行于国内的漫画人物。由叶逢甲绘制。
《國語辭典》:巽令  拼音:xùn lìng
国君的命令、诏令。《宋史。卷一三五。乐志十》:「佑我皇家,巽令风行。」
《漢語大詞典》:风舲(風舲)
乘风行驶的游船。 宋 欧阳修 《答原父》诗:“风舲或许邀,湖緑方灧灧。”
《漢語大詞典》:危脑帽(危腦帽)
五代 蜀 中风行的一种小帽。新五代史·前蜀世家·王衍:“ 蜀 人富而喜遨,当 王 氏晚年,俗竞为小帽,仅覆其顶,俛首即堕,谓之‘危脑帽’。”
分類:中风风行
《国语辞典》:诸葛四郎(诸葛四郎)  拼音:zhū gé sì láng
四、五十年代风行于台湾的漫画人物。由叶宏甲绘制。
《国语辞典》:阿三哥  拼音:ā sān gē
四、五十年代风行于国内的漫画人物。造型滑稽,言行幽默,十分逗趣。由刘兴钦绘制。
《国语辞典》:花小妹  拼音:huā xiǎo mèi
四、五十年代风行于国内的漫画人物。顽皮、刁钻,造型十分可爱。由陈定国绘制。
《国语辞典》:大婶婆(大婶婆)  拼音:dà shěn pó
1.称谓。用以称排行最长的婶婆。
2.四、五十年代风行于国内的漫画人物。由刘兴钦绘制,以一个年老的妇人为造型,精力充沛,举止幽默,十分风趣。
《国语辞典》:暴风半径(暴风半径)  拼音:bào fēng bàn jìng
台风行进时右侧半圆风力特强的区域。
《國語辭典》:从风而靡(從風而靡)  拼音:cóng fēng ér mǐ
1.比喻折服于强势或德望。《陈书。卷七。皇后传。论曰》:「于是张、孔之势,薰灼四方;大臣执政,亦从风而靡。」
2.比喻因德望崇高而使人信服。宋。陈亮〈谢张侍御启〉:「风宪之地,执守是先;才智之渊,选抡不易。欲使从风而靡,要当如日之升。」
3.比喻因没有独立的主张而随风倾倒。宋。陆九渊 与徐子宜书:「中人无以自立,皆从风而靡,随波而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