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物象
(1).外界事物。 三国 魏 曹植 《七启》:“耽虚好静,羡此永生,独驰思於天云之际,无物象而能倾。”
(2).物体的形象;事物的现象。 晋 王谧 《答桓太尉难》:“良以冥本幽絶,非物象之所举;运通理妙,岂粗迹之能酬?”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洛水:“北歷 覆釜堆 东,盖以物象受名矣。”文献通考·经籍九:“ 汉 魏 间人所为文,名有‘连珠’者,其联贯物象以达己意。” 清 刘大櫆 《〈张秋浯诗集〉序》:“乃縈情於歌咏,寄志乎风骚,比拟辞华,雕鏤物象。” 叶圣陶 《隔膜·阿菊》:“他的视官不能应接这许多活动不息的物象。”
(3).文艺作品所创造的典型形象。 郭沫若 《就目前创作中的几个问题答〈人文〉编者问》:“像 鲁迅 笔下的 阿Q 就是‘生活中由可憎亦复可怜的偏狭观念所造成的卑鄙可耻的物象’的集大成,但 鲁迅 的主旨是叫我们必须加以毁灭。”
(4).景物,风景。 唐 杜牧 《题吴兴消暑楼十二韵》:“晴日登攀好,危楼物象饶。” 宋 梅尧臣 《依韵和晏相公》:“一为清 潁 行,物象颇所览。” 清 陈恭尹 《早发新塘浦舟中作》诗:“物象交晦明,峯云屡开闔。”
(5).物候现象。《人民日报》1959.11.9:“号召全台总动员,人人献农谚,人人观天象、看物象,人人参加整理资料,人人做预报。”
《國語辭典》:灵境(靈境)  拼音:líng jìng
灵妙仙境。唐。孙逖 酬万八贺九云门下归溪中作诗:「晚从灵境出,林壑曙云飞。」唐。王维〈桃源行〉:「不疑灵境难闻见,尘心未尽思乡县。」
《國語辭典》:游览(遊覽)  拼音:yóu lǎn
游逛参观。《北史。卷一○。周宣帝纪》:「一昨驻跸金墉,备尝游览。」《红楼梦》第一○回:「将历年做官积的些赀本并家小人属送至原籍安插妥协,却是自己担风袖月,游览天下胜迹。」
《國語辭典》:绝境(絕境)  拼音:jué jìng
1.和世人隔绝的地方。晋。陶渊明〈桃花源记〉:「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南朝梁。任昉〈王文宪集序〉:「非虚明之绝境,不可穷者。」
2.风景绝佳的地方。唐。张乔〈游歙州兴唐寺〉诗:「山桥通绝境,到此忆天台。」宋。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上:「宜兴、善权张公两洞,天下绝境也。」
3.极为高超的境界。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论说》:「动极神源,其般若之绝境乎?」宋。陆游〈龙门洞〉诗:「绝境岂可名,恨我诗语烦。」
4.绝望艰困的处境。如:「生意失败,再加上妻离子散,他的生活已陷入绝境。」
《國語辭典》:胜景(勝景)  拼音:shèng jǐng
美景。《西游记》第三一回:「上界有无边的胜景,你不受用,却私走一方,何也?」《老残游记》第一回:「我们现在要往登州府去访蓬莱阁的胜景,因此,特来约你。」
《國語辭典》:写生(寫生)  拼音:xiě shēng
1.直接以实物为对象进行描绘的作画方式。
2.中国画中对花果、草木、禽兽、山水等的绘画,称为「写生」。
《國語辭典》:写照(寫照)  拼音:xiě zhào
1.摹画人像。《晋书。卷九二。文苑列传。顾恺之》:「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
2.泛指一切事象的描写。如:「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正是田园生活的最佳写照。」
《國語辭典》:绮陌(綺陌)  拼音:qǐ mò
绮丽的街道。唐。元稹 羡醉诗:「绮陌高楼竞醉眠,共期憔悴不相怜。」
《漢語大詞典》:韦曲(韋曲)
(1).地名。 唐 代位于 长安 城南郊,因 韦 氏世居于此得名。即今 陕西省 长安县 。其地北有 凤栖原 ,南有 潏水 、 神禾原 ,依山傍水,风景秀丽,为 唐 时游览胜地。 唐 杜甫 《奉陪郑驸马韦曲》诗之一:“ 韦曲 花无赖,家家恼杀人。” 仇兆鳌 注:“《杜臆》: 韦曲 ,在京城三十里,贵家园亭、侯王别墅,多在於此,乃行乐之胜地…… 钱 笺:雍録《吕图》, 韦曲 ,在 明德门 外, 韦后 家在此,盖 皇子陂 之西也。”
(2).借指风景秀丽的游览胜地。 清 龚自珍 《清平乐》词:“垂阳近远,玉鞚行来缓。三里春风 韦曲 岸,目断那人庭院。”
《國語辭典》:雷塘  拼音:léi táng
地名:(1)位于江苏江都县北。为隋炀帝埋葬的所在。(2)位于江西宜春县东北。也称为「雷潭」。(3)位于广西柳江县南雷山下。唐朝柳宗元有〈雷塘祷雨文〉。
《漢語大詞典》:山水窟
风景佳胜之处。 宋 苏轼 《将之湖州戏赠莘老》诗:“ 餘杭 自是山水窟,侧闻 吴兴 更清絶。” 元 王恽 《涌金游》诗:“我来爱此山水窟,天气着物清而温。”
分類:风景
《國語辭典》:阳朔(陽朔)  拼音:yáng shuò
1.县名。位于广西桂林市东南,东接恭城,西北至桂林濒漓水西岸,因县北有阳朔山而得名。县境山水佳胜,世有「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之语。境内产米、麦、甘蔗等。
2.汉成帝的年号(西元前24~前21)。
《漢語大詞典》:辋川图(輞川圖)
(1). 唐 诗人 王维 绘的名画。绘 辋川 别业二十胜景于其上,故名。 唐 朱景玄 唐朝名画录:“﹝ 王维 ﹞画《輞川图》,山谷鬱盘,云水飞动,意出尘外,怪生笔端。尝自题诗云:‘当世谬词客,前身应画师。’其自负也如此。 秦太虚 云:‘余卧病, 高符仲 擕《輞川图》示予曰:閲此可以癒病。予甚喜,恍然若与 摩詰 入 輞川 ,数日而疾癒。’” 宋 苏轼 《青玉案·和贺方回韵送伯固归吴中故居》词:“《輞川图》上看春暮,常记高人 右丞 句。” 清 赵翼 《题王摩诘辋川雪溪小幅》诗:“我闻《輞川图》径丈,幽景二十俱臚陈。”
(2).借指风景幽胜之处。 宋 苏轼 《李伯时画其弟亮工〈旧隐宅图〉》诗:“五亩自栽池上竹,十年空看《輞川图》。” 高增 《君介有武林之游诗以送之》:“分明一幅《輞川图》,便倩 王维 画得无。”
《國語辭典》:杂记(雜記)  拼音:zá jì
1.文体名。记载琐事、器物、山水等杂事。
2.琐碎的笔记。如:「生活杂记」。
3.礼记篇名。《礼记。杂记》唐。孔颖达。正义:「按郑目录云,名曰杂记者,以其杂记诸侯以下至士之丧事,此于别录属丧服,分为上下,义与曲礼檀弓分别不殊也。」
《漢語大詞典》:云水乡(雲水鄉)
云水弥漫,风景清幽的地方。多指隐者游居之地。 宋 苏轼 《游灵隐高峰塔》诗:“雾霏巖谷暗,日出草木香。嘉我同来人,久便云水乡。” 金 赵秉文 《仿太白登览》诗:“洗尽尘土骨,心期云水乡。” 明 高启 《送证上人住持道场》诗:“ 道场 乃在云水乡, 碧澜堂 前去路长。”
《國語辭典》:关风(關風)  拼音:guān fēng
看风景。《西游记》第七二回:「师父在马上坐得困了,也让他下来关关风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