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骈字类编》:三颠(三颠)
易林见一呼下
《漢語大詞典》:莺颠燕狂(鶯顛燕狂)
比喻男女寻欢作乐的情状。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听稗》:“暗思想,那些鶯颠燕狂,关甚兴亡?”
《漢語大詞典》:猪颠风(猪顛風)
亦作“猪癲疯”。 猪的一种疾病,由中枢神经疾患引起。比喻人的癫狂。《西游记》第二七回:“ 八戒 闻言,满心欢喜。急抽身,就跑了个猪颠风。” 包蕾 《猪八戒学本领》:“不多时,大门呀的一声开了,走出一位老汉来……开口骂道:‘什么人发了猪癫疯,在这里乱敲大门?’”
《國語辭典》:造次颠沛(造次顛沛)  拼音:zào cì diān pèi
仓促不安定的时候。唐。舒元舆 贻诸弟砥石命:「然吾固欲尔辈常置砥于左右,造次颠沛,必于是思之,亦古人韦弦铭座之义也。」
分類:流离困顿
《漢語大詞典》:诈痴不颠(詐痴不顛)
谓假装痴呆。《石点头·卢梦仙江上寻妻》:“方明白前日卖酒歌诗,诈痴不颠的老儿,正是他所差之人。”
分類:假装痴呆
《漢語大詞典》:张公吃酒李公颠(張公喫酒李公顛)
见“ 张公喫酒李公醉 ”。
《國語辭典》:张公吃酒李公醉(張公吃酒李公醉)  拼音:zhāng gōng chī jiǔ lǐ gōng zuì
(谚语)比喻一方取得实质利益,一方空有虚名。亦可比喻一人作恶,却由他人代为受罪。张公,暗指唐代武则天的宠臣张易的兄弟。李公,指李氏王室。张公吃酒李公醉本为唐代谚语,指张易的兄弟当权,王室大权旁落。唐。张鷟《朝野佥戴》卷一:「天后时,谣言曰:『张公吃酒李公醉。』张公者,斥易之兄弟也;李公者,言李氏大盛也。」后用以比喻拿人顶缸,代人受过。《金瓶梅》第九回:「街上看的人不计其数,多说西门庆不当死,不知走的那里去了,却拿这个人来顶缸。正是张公吃酒李公醉,桑树上吃刀柳树上暴。」《二刻拍案惊奇》卷一八:「只为这一路的人,众恶所归,官打见在,正所谓『张公吃酒李公醉』,又道『拿著黄牛便当马』。又是个无根蒂的,没个亲戚朋友与他辨诉一纸状纸,活活的顶罪罢了。」
《國語辭典》:无颠无倒(無顛無倒)  拼音:wú diān wú dǎo
形容人心神不宁。元。康进之《李逵负荆》第三折:「老儿也似这般烦恼的无颠无倒,越惹你揉眵抹泪哭嚎啕。」也作「没颠没倒」。
《國語辭典》:言颠语倒(言顛語倒)  拼音:yán diān yǔ dào
说话颠倒不正经。《群音类选。官腔类。卷七。绣襦记。蝎蛇炽恶》:「他是老年人,言颠语倒,不可认为闻言心旆摇。」
分類:颠三倒四
《国语辞典》:迷离颠倒(迷离颠倒)  拼音:mí lí diān dǎo
沉迷而不知自拔。《红楼梦》第六五回:「哄的男子们垂涎落魄,欲近不能,欲远不舍,迷离颠倒,他以为乐。」
《国语辞典》:书颠画圣(书颠画圣)  拼音:shū diān huà shèng
书颠,唐代书法家张旭的别号。参见「张旭」条。画圣,指唐代画师吴道子。参见「吴道子」条。后以书颠画圣比喻精于书画的人。
《国语辞典》:孤贫颠连(孤贫颠连)  拼音:gū pín diān lián
孤独贫困,颠沛流离。意谓生活孤单困苦,居无定所。如:「就算孤贫颠连,他也不愿寄人篱下。」
《国语辞典》:狗颠屁股(狗颠屁股)  拼音:gǒu diān pì gu
狗会摇尾巴讨好人。借以讥讽人逢迎巴结的丑态。《程乙本红楼梦》第六一回:「春燕说荤的不好,另叫你炒个面筋儿,少搁油才好,你忙著就说自己发昏,赶著洗手炒了,狗颠屁股儿是的,亲自捧了去。」
《国语辞典》:黑白颠倒(黑白颠倒)  拼音:hēi bái diān dǎo
是非善恶错乱不明。如:「没有證据怎可如此黑白颠倒,诬陷别人呢?」
《国语辞典》:扶颠持危(扶颠持危)  拼音:fú diān chí wéi
挽回颠危的局面,匡救国家。宋。秦观〈贺孙中丞启〉:「恭惟中丞侍郎,受天间气,为世直儒,力足以扶颠持危,器足以致远任重。」
《国语辞典》:扶危持颠(扶危持颠)  拼音:fú wéi chí diān
挽救危亡颠覆的局势。唐。杜光庭《虬髯客传》:「末年愈甚,无复知所负荷,有扶危持颠之心。」《旧唐书。卷一三四。列传。马燧》:「长城压境,巨舰济川,同德同心,扶危持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