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颠沛(顛沛)  拼音:diān pèi
1.偃仆、倾倒。
2.比喻世道衰乱或人事挫折。《论语。里仁》:「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文明小史》第五七回:「捐道台的时候,手中还有十馀万,不想连遭颠沛,几个当铺不是蚀了本,便是被了灾。」
《國語辭典》:造次颠沛(造次顛沛)  拼音:zào cì diān pèi
仓促不安定的时候。唐。舒元舆 贻诸弟砥石命:「然吾固欲尔辈常置砥于左右,造次颠沛,必于是思之,亦古人韦弦铭座之义也。」
分類:流离困顿
《國語辭典》:颠沛流离(顛沛流離)  拼音:diān pèi liú lí
遭受挫折,生活困迫不安。元。无名氏《合同文字》第一折:「等孩儿长大时年,交付他收执依然,遮莫杀颠沛流离,休迷失水木根源。」《儿女英雄传》第一三回:「至于没出土儿,就遭了这场颠沛流离,惊风骇浪,更自可怜。」也作「流离颠沛」。
《國語辭典》:流离颠沛(流離顛沛)  拼音:liú lí diān pèi
穷困受挫,生活极不安定。《初刻拍案惊奇》卷九:「好些时不见了他,只说是流离颠沛,连存亡不可保了。」《浮生六记。卷三。坎坷记愁》:「君之不得亲心,流离颠沛,皆由妾故。」也作「颠沛流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