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倒植
(1).倒;倒置。谓将事物的首尾、上下、顺序、性质、是非、地位等颠倒过来,与正常情况相反。庄子·外物:“草木之倒植者过半,而不知其然。” 汉 贾谊 《新书·威不信》:“足反居上,首顾居下,是倒植之势也。” 宋 无名氏 《儒林公议》卷下:“古者,尊中国贱夷狄,真若首足。二 汉 虽议和亲,然礼亦不至均。今若是,是与之抗立,首足并处,失孰甚焉。臣恐久之,非但并处,又病倒植,顾其国号 契丹 足矣。” 明 张居正 《乞鉴别忠邪以定国是疏》:“臣若隐忍不言,将使忠邪混淆,是非倒植,卒致国是不定,政本动摇,非细故也。”
(2).倒装,修辞方法之一。有意识地颠倒词句的顺序,以调和音节,错综句法,加强语势。 章炳麟 《文学说例》:“倒植者,若书·禹贡言‘祇臺德先’……即‘先祇臺德’也。”
《漢語大詞典》:倒翻
打翻;跌倒。 茅盾 《子夜》十六:“ 周仲伟 一肚子的如意算盘统统倒翻了。”如:在沙滩上戏闹的孩子互相推推搡搡,一个个都倒翻在地。
(1).倒转来腾空飞去。 唐 杜甫 《王兵马使二角鹰》:“角鹰倒翻壮士臂,将军玉帐轩翠气。”
(2).颠倒,翻转。 清 李渔 《奈何天·密筹》:“反把 夫差 做妾, 西施 唤爷,倒翻 越国 平 吴 辙,听奇捷。”
《國語辭典》:觔斗  拼音:jīn dǒu
1.头下脚上倒翻身体的动作。《西游记》第七回:「我老孙一觔斗去十万八千里。」也作「筋斗」。
2.比喻挫折、不顺。如:「你别看他整日笑嘻嘻的,像个无忧人似的,其实他是经过风浪,翻过觔斗的。」也作「筋斗」。
《國語辭典》:筋斗  拼音:jīn dǒu
1.头下脚上倒翻身体的动作。元。张宪〈题黑神庙〉诗:「雄巫咂角神犀吼,翻脚翩韆起筋斗。」《红楼梦》第二九回:「凤姐便一扬手,照脸一下,把那小孩打了一个筋斗。」也作「觔斗」。
2.比喻挫折、不顺。《红楼梦》第二回:「其中想必有个翻过筋斗来的,也未可知。」也作「觔斗」。
《漢語大詞典》:觔兜
见"觔斗"。
《國語辭典》:倒立  拼音:dào lì
以两手支撑身体,头朝下,两腿向上竖起。如:「他的功夫了得,可以倒立走路一、二十公尺。」也作「拿顶」。
《漢語大詞典》:倒见(倒見)
上下颠倒着显现。西京杂记卷三:“有方镜,广四尺,高五尺九寸,表里有明,人直来照之,影则倒见。”
《國語辭典》:了鸟(了鳥)  拼音:liǎo diǎo
1.破烂、垂悬的样子。《三国志。卷三。魏书。明帝纪》「分襄阳郡之鄀叶县属义阳郡」句下南朝宋。裴松之。注:「而使穿方举土,面目垢黑,沾体涂足,衣冠了鸟,毁国之光以崇无益,甚非谓也。」
2.金属制门搭钩。唐。李商隐〈病中闻河东公乐营置酒口占寄上〉诗:「锁门金了鸟,展障玉鸦叉。」也作「门吊儿」。
《漢語大詞典》:颠趾(顛趾)
(1).脚朝上头朝下。谓颠倒失所。易·鼎:“初六,鼎颠趾。” 王弼 注:“鼎之为物,下实而上虚。而今阴在下,则是为覆鼎也;鼎覆则趾倒矣。” 孔颖达 疏:“趾,足也……初六居《鼎》之始,以阴处下,则是下虚上实而鼎足倒矣。故曰鼎颠趾矣。”
(2).翻倒,倒转。 清 赵翼 《子才过访草堂见示近年游天台雁荡黄山匡庐罗浮诸诗流连竟喜赋》诗之二:“颠趾倘不虞,虀粉付一落。”
《國語辭典》:湲湲  拼音:yuán yuán
水势汹涌的样子。《文选。枚乘。七发》:「鱼鳖失势,颠倒偃侧,沋沋湲湲,蒲伏连延。」
《國語辭典》:翻弄  拼音:fān nòng
翻动、播弄。《红楼梦》第二九回:「贾母因看见有个赤金点翠的麒麟,便伸手翻弄,拿了起来。」
《漢語大詞典》:倒语(倒語)
(1).谓颠倒句子中词语的顺序,以加强语意。
(2).古书中反其意而用的词语。 明 焦竑 焦氏笔乘·古文多倒语:“古文多倒语,如息之为长、乱之为治、扰之为顺、荒之为定、臭之为香……皆美恶相对之字,而反其义以用之。”参见“ 反训 ”。
《國語辭典》:反训(反訓)  拼音:fǎn xùn
训诂学上指用反义词来解释词义。如「乱」可训「治」。
《漢語大詞典》:倒惑
颠倒惑乱。百喻经·欲食半饼喻:“凡夫倒惑,横生乐想。”
分類:颠倒惑乱
《漢語大詞典》:倒投
把身体颠倒过来往下跌落。《文选·张衡〈西京赋〉》:“侲僮程材,上下翩翻,突倒投而跟絓,譬陨絶而復联。” 薛综 注:“突然倒投身如将坠,足跟反絓(卦)橦上,若已絶而復连也。”
《國語辭典》:倒装(倒裝)  拼音:dào zhuāng
在语文中,为了某种修辞需要,刻意颠倒文法上的顺序。如唐朝王维的〈山居秋暝〉诗「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即为「竹喧浣女归,莲动渔舟下」的倒装。也作「倒置」。
《漢語大詞典》:互反
谓二字先按一般反切方法相切,然后颠倒相切,从而得出两字之音。 清 俞正燮 癸巳类稿·反切证义:“ 孙炎 作反语,后又互反之……吴志·诸葛恪传云:‘成子阁者,反语石子冈也。’宋书·五行志同,晋书·五行志作‘常子阁’。”按照古音,“常阁”相切得“石”字之音,“阁常”相切得“冈”字之音,故云“互反”。
《漢語大詞典》:倒放
使倒立;使颠倒。例如:把一个芦苇筐倒放着坐下来。
分類:倒立颠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