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附封
额外加派的数额。《天讨·豕韦之裔〈普告汉人〉》:“ 广西 按察使 白公 洵 墓誌铭云:‘ 南寧 钱粮,正额外加派数钱,名曰附封。’”
《漢語大詞典》:浮索
额外勒索。 清 魏源 海国图志·筹海篇四:“水师之通贿不惩,商胥之浮索不革,战舰之武备不竞……尚何暇议烟禁哉?”
分類:额外勒索
《漢語大詞典》:月头银(月頭銀)
宋太宗 以戍边军士劳苦,每月额外补给的银两。续资治通鉴·宋太宗太平兴国八年:“先是帝念边戍劳苦,月赐士卒白金,军中谓之月头银。”
《國語辭典》:滞纳金(滯納金)  拼音:zhì nà jīn
因逾期缴纳税款、水电、保险费等应付的钱,而须额外缴纳的款项。
《漢語大詞典》:桩配(樁配)
(1).附加摊派,额外摊派。《元典章·兵部三·禁止骚扰站赤》:“ 燕 南 河 北车站人户远年逃窜,有司不肯诣实申报,止是桩配见户包当。”《元典章·新集·户部·职田》:“各处官司往往不似旧例,却将公田桩配百姓。”
(2).指额外增收赋税。《元典章·户部八·办理合行事理》:“民间若有门摊课程,止依 至元 十九年例徵收,不得分毫添答,非理桩配。”
《漢語大詞典》:赠耗(贈耗)
旧时征收赋税,以转运亏损为名,额外加征以供弥补的一种杂税。 清 叶梦珠 《阅世编·徭役》:“乃运军犹借米色,需索勒掯会银酒饭,种种不一,驯致 顺治 十一、二年间,会银每石加至三钱,米色每石加至一钱五分,而当官之赠耗,额设之银米不与焉。”清史稿·食货志三:“ 乾隆 七年,定 江 南漕米赠耗永免停支例。”参见“ 贴赠 ”。
《漢語大詞典》:贴赠(貼贈)
封建时代,以漕运亏损为名,要民户补贴其损耗部分。 清 齐彦槐 《海运四诗寄潘吾亭观察》:“贴赠有银米,几抵脚价中。”清史稿·食货志三:“ 康熙 十年,议定 江寧 等府起运耗米及正粮一体贴赠, 苏 、 松 、 常 三府改折灰石,帮贴漕折等银悉免之。”
《国语辞典》:外来钱(外来钱)  拼音:wài lái qián
外快、额外的收入。《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六:「盖因天下的官随你至卑极小的,如仓大使巡简司,也还有些外来钱。」
《漢語大詞典》:添觅
额外索求。《元典章·户部八·盐课》:“於晒盐内插和砂土,色泽一般,实难辨别。夹带觔重,添覔价钱,亏损百姓。”
分類:额外索求
《漢語大詞典》:小条鞭(小條鞭)
指 明 代推行一条鞭法后,地方政府额外的科派和私征。 清 顾炎武 天下郡国利病书·山东:“条鞭之外,又有私贴,是一小条鞭也。”
《国语辞典》:倾销关税(倾销关税)  拼音:qīng xiāo guān shuì
对于他国倾销的货物,在一般进口税以外额外徵收的关税。目的在于抵销他国出口津贴等有利价格竞争的措施,以保护本国各种生产。也称为「倾销税」。
《国语辞典》:附加价值(附加价值)  拼音:fù jiā jià zhí
1.生产一种商品时,在某一阶段中所增加的商品价值。如将面粉制成面包,提升了产品的价值,扣除所投入的成本后的馀额,即为附加价值。
2.比喻因某些作为而附带产生的额外价值。如:「古代名人在书画上的落款和钤印,大幅提升该作品的附加价值。」
《国语辞典》:辅助记忆体(辅助记忆体)  拼音:fǔ zhù jì yì tǐ
为弥补主记忆体容量不足而使用的额外储存体。如磁碟、磁带等。
《国语辞典》:人不得外财不富(人不得外财不富)  拼音:rén bù dé wài cái bù fù
(谚语)人需有额外的钱财收入方能阔绰富裕。元。郑廷玉《后庭花》第二折:「则我这眼展眉舒,盖因是一由命二由做。我则要千事足百事足。常言道:『马无夜草不肥,人不得外财不富。』」也作「人无横财不富」。
《国语辞典》:人无横财不富(人无横财不富)  拼音:rén wú hèng cái bù fù
(谚语)人须有额外的钱财收入方能阔绰富裕。元。张国宾《合汗衫》第三折:「人无横财不富,马无野草不肥。我陈虎只因看上了李玉娥,将他丈夫撺在黄河里渰死了。」也作「人不得外财不富」。
《国语辞典》:增广生员(增广生员)  拼音:zēng guǎng shēng yuán
明代科举制度中,在固定的名额外,另增加录取的生员。不领月米,地位次于廪生。简称为「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