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67,分32页显示  上一页  6  7  8  9  10  12  13  14  15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墨黑
红灼灼
客容
乱色
栀貌
铜绿
云斑
土黄
郁金黄
秘色
灰色
暖色
重采
星色
斑点
《國語辭典》:墨黑  拼音:mò hēi
黑得像墨一样。如:「他戴著墨黑的眼镜,让人看不到他的眼睛。」
《国语辞典》:红灼灼(红灼灼)  拼音:hóng zhuó zhuó
形容鲜红的颜色。元。王子一《误入桃源》第三折:「则被这红灼灼洞中花,碧澄澄溪上水,赚将刘阮入桃源。」
分类:鲜红颜色
《漢語大詞典》:客容
客人的容貌颜色。左传·昭公十七年:“ 晋侯 使 屠蒯 如 周 ,请有事于 雒 与 三涂 。 萇弘 谓 刘子 曰:‘客容猛,非祭也。其伐 戎 乎?’” 唐 白居易 《初除户曹喜而言志》诗:“置酒延贺客,客容亦欢欣。” 明 高叔嗣 《初秋谷司仆杏山别业》诗:“田庐元自接,谈笑竟相从。是日当农暇,秋风动客容。”
《漢語大詞典》:乱色(亂色)
(1).妖媚的姿色。礼记·乐记:“姦声乱色,不留聪明;淫乐慝礼,不接心术。”太平广记卷三七三引《慕异记·杨祯》:“承先祖之明德,禀炎上之烈信,故奸声乱色,不入於心。”
(2).纷繁的颜色。汉武帝内传:“夫人年可二十餘,天姿清辉,灵眸絶朗。服青霜之袍,云彩乱色,非锦非绣,不可名字。”
《漢語大詞典》:栀貌(梔貌)
女子饰额黄的容貌。借指腊梅花的颜色。 元 张翥 《水龙吟·郑兰玉赋蜡梅工甚予拾其遗意补之》词:“玉人梔貌堪怜,晓妆一洗铅华尽。此花应是,菊分颜色,梅分风韵。” 清 钱谦益 《和腊梅》:“本自梅同谱,其如艷质成……梔貌迎妆出,檀心插髩倾。”
《國語辭典》:铜绿(銅綠)  拼音:tóng lǜ
铜在含有二氧化碳的潮湿空气中,表层腐蚀为绿色的碱式碳酸铜。可用以制造颜料。
《漢語大詞典》:云斑
在颜色比较淡的或半透明的材料上的暗黑的或无光泽的条纹或斑点(如在大理石上)
《國語辭典》:土黄(土黃)  拼音:tǔ huáng
1.借指土。古以五行配五色,土色黄,故称为「土黄」。汉。徐岳《数术记遗。五行算以生兼生生变无穷》:「五行之法,水元生数一,火赤生数二,木青生数三,金白生数四,土黄生数五。」
2.像黄土一样的颜色。
《漢語大詞典》:郁金黄(鬱金黄)
用郁金草染成的黄颜色,亦泛指黄色。 唐 李珣 《浣溪沙》词之一:“入夏偏宜澹薄粧, 越 罗衣褪鬱金黄。” 宋 贺铸 《减字浣溪沙》词之十:“宫锦袍熏水麝香, 越 纱裙染鬱金黄。”
《漢語大詞典》:秘色(祕色)
古代 越州 官窑所产磁器的颜色。因为帝王所专用,故云。 宋 赵令畤 侯鲭录卷六:“今之祕色甆器,世言 钱氏 有国, 越州 烧进,为供奉之物,不得臣庶用之,故云祕色。比见 唐 《陆龟蒙集·越器》诗云:‘九秋风露 越 窰开,夺得千峯翠色来,好向中宵盛沆瀣,共 嵇中散 鬭遗杯。’乃知 唐 时已有祕色,非自 钱氏 始。” 明 陶宗仪 辍耕录·窑器:“末俗尚靡,不贵金玉而贵铜磁,遂有祕色窰器。”
《國語辭典》:灰色  拼音:huī sè
1.介于黑、白之间的颜色。《红楼梦》第六四回:「手中拿著一根灰色绦子,正在那里打结子呢。」
2.比喻态度消极或志气消沉。如:「这个人自从经商失败后,便感觉整个人生是灰色的。」
《漢語大詞典》:暖色(煖色)
(1).温暖的色调感。 唐 温庭筠 《遐水谣》:“犀带鼠裘无暖色,清光炯冷黄金鞍。”
(2).给人以温暖感觉的颜色。如红色、橙色、黄色。
(3).温和的面色。《新民晚报》1987.5.15:“我发现他阴沉的脸上蓦然腾起不少暖色。”
《漢語大詞典》:重采
亦作“ 重彩 ”。亦作“ 重綵 ”。 指多种颜色的华美衣服。史记·越王句践世家:“﹝ 句践 ﹞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 汉 桓宽 盐铁论·刺复:“衣不重彩,食不兼味。” 汉 袁康 越绝书·外传计倪:“﹝ 伍子胥 ﹞三年自咎,不亲妻子,饥不饱食,寒不重綵,结心於 越 ,欲復其仇。”晋书·姚萇载记:“﹝ 姚萇 ﹞身食一味,妻不重綵。”南史·陈纪上·武帝:“﹝ 武帝 ﹞子女玉帛皆班将士。其充闈房者,衣不重采,饰无金翠。”
《国语辞典》:星色  拼音:xīng sè
星体的颜色。星体颜色的不同,系因表面温度不同所致。蓝白色星温度最高,红色星温度较低。
《國語辭典》:斑点(斑點)  拼音:bān diǎn
在物体表面上显露出的不同颜色的点子。如:「这么好看的缎子上,竟然有油污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