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录屏风姓字
 
御屏录
 
御笔亲题名姓

相关人物
宋太宗
 
宋真宗


《玉海》卷九十一
梁晁守吉州,太宗记其姓名于御屏。……吕夷简治开封有声,真宗识其姓名于屏风。
《宋朝事实类苑》卷九〈名臣事?二·吕文靖凡三事·三〉~0~
吕许公夷简为郡守,上言乞不税农器。真宗知其可为宰相,记名殿壁,后果正台席。
《宋史》卷三百一十一〈吕夷简列传〉~0206~
吕夷简字坦夫,先世莱州人。……知制诰。两川饥,为安抚使,进龙图阁直学士,再迁刑部郎中、权知开封府。治严办有声,帝识姓名于屏风,将大用之。
《新唐书》卷一百九十七〈循吏列传·序言〉~566~
太宗尝曰:「朕思天下事,丙夜不安枕,永惟治人之本,莫重刺史,故录姓名于屏风,卧兴对之,得才否状,辄疏之下方,以拟废置。」
典故
余方有事,子姑归去
 
哦松庭院
 
为二松千竹题崖壁
 
相伴双松


《全唐文》卷五百五十七〈韩愈十一·蓝田县丞厅壁记〉~5634~2~
丞之职,所以贰令,于一邑无所不当问。其下主簿、尉,主簿、尉乃有分职。丞位高而偪,例以嫌不可否事。文书行,吏抱成案诣丞,卷其前,钳以左手,右手摘纸尾,雁鹜行以进,平立睨丞曰:「当署」。丞涉笔占位署惟谨,目吏,问可不可,吏曰「得」,则退,不敢略省,漫不知何事。官虽尊,力势反出主簿、尉下。谚数慢,必曰「丞」,至以相訾。丞之设,岂端使然哉!博陵崔斯立种学绩文,以蓄其有,浤涵演迤,日大以肆。贞元初,挟其能,战艺于京师,再进再屈(阙一字)人。元和初,以前大理评事言得失黜官,再转而为丞兹邑。始至,喟曰:「官无卑,顾材不足塞职。」既噤不得施用,又喟曰:「丞哉,丞哉!馀不负丞,而丞负馀。」则尽去牙角,一蹑故迹,破崖岸而为之。丞厅故有记,坏漏污不可读,斯立易桷与瓦,墁治壁,悉书前任人名氏。庭有老槐四行,南墙巨竹千梃,俨立若相持,水㶁㶁循除鸣,斯立痛埽溉,对树二松,日哦其间。有问者,辄对曰:「余方有公事,子站去。」姑考功郎中知制诰韩愈记。
典故
松醪题赋
 
续离骚


《苏轼文集》卷一〈中山松醪赋〉
始予宵济于衡漳,车徒涉而夜号。燧松明而识浅,散星宿于亭皋。郁风中之香雾,若诉予以不遭。岂千岁之妙质,而死斤斧于鸿毛。效区区之寸明,曾何异于束蒿。烂文章之纠纆,惊节解而流膏。嗟构厦其已远,尚药石而可曹。收薄用于桑榆,制中山之松醪。救尔灰烬之中,免尔萤爝之劳。取通明于盘错,出肪泽于烹熬。与黍麦而皆熟,沸春声之嘈嘈。味甘馀而小苦,叹幽姿之独高。知甘酸之易坏,笑凉州之蒲萄。似玉池之生肥,非内府之烝羔。酌以瘿藤之纹樽,荐以石蟹之霜螫。曾日饮之几何,觉天刑之可逃。投拄杖而起行,罢儿童之抑搔。望西山之咫尺,欲褰裳以游遨。跨超峰之奔鹿,接挂壁之飞猱。遂从此而入海,渺翻天之云涛。使夫嵇、阮之伦,与,八仙之群豪。或骑麟而翳凤,争榼挈而瓢操。颠倒白纶巾,淋漓宫锦袍。追东坡而不可及,归餔歠其醨糟。漱松风于齿牙,犹足以赋《远游》而续《离骚》也。
典故
田郎字
 
田凤
 
题桂

相关人物
田凤


东汉·赵岐《三辅决录》
长陵田凤,字季宗,为尚书郎,仪貌端正。入奏事,灵帝目送之,因题殿柱曰:「堂堂乎张,京兆田郎。」(据《二酉堂丛本》)

例句

秦地立春传太史,汉宫题柱忆仙郎。 李颀 寄司勋卢员外

明朝题汉柱,三署有光辉。 沈佺期 酬苏员外味道夏晚寓直省中见赠

爱才称汉主,题柱待回乡。 皇甫曾 寄刘员外长卿

题柱盛名兼绝唱,风流谁继汉田郎。 钱起 和王员外雪晴早朝

伫见田郎字,亲劳御笔题。 钱起 和韦侍御寓直对雨

陶潜岂是铜符吏,田凤终为锦帐郎。 韦庄 九江逢卢员外

典故
题诗压崔颢

相关人物
李白
 
崔颢


《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五〈李谪仙〉
宋·李畋《该闻录》云:「唐崔颢《题武昌黄鹤楼》诗云:『昔人已乘白云去,此地空馀黄鹤楼。……烟波江上使人愁。』李太白负大名,尚曰:『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欲拟之较胜负,乃作《登金陵凤凰台》诗。」
典故
题殄瘁诗

相关人物
郭太


《后汉书》卷六十八《郭太传》
「建宁元年,太傅陈蕃、大将军窦武为阉人所害,林宗哭之于野,恸。既而叹曰:『「人之云亡,邦国殄瘁」。「瞻乌爰止,不知于谁之屋」耳。』」唐·李贤注:「诗大雅之词。」

例句

何处躬耕者,犹题殄瘁诗。 杜牧 和野人殷潜之题筹笔驿十四韵

典故
相关人物
周景
 
陈蕃


《太平御览》卷二六三
谢承《后汉书》曰:「周景为豫州,辟陈蕃为别驾。不就。景题别驾舆曰:「陈仲举座也。」不复更辟。蕃惶惧,起视职。

例句

辍史空三署,题舆佐一方。 张谔 送李著作倅杭州

名参汉望苑,职述景题舆。 杜甫 寄李十四员外布十二韵

国为休徵选,舆因仲举题。 卢藏用 钱许州宋司马赴任

不驻秦京陌,还题蜀郡舆。 苏颋 慈恩寺二日半寓言

稍发仙人履,将题别驾舆。 苏颋 钱荆州崔司马

君非仲举才,谁是题舆者。 马怀素 钱许州宋司马赴任

典故

《汉书》卷八十七上〈扬雄列传上〉~3530~
于是事变物化,目骇耳回,盖天子穆然珍台閒馆琁题玉英蜎蜎蠖濩之中,惟夫所以澄心清魂,储精垂思,感动天地,逆釐三神者。唐·颜师古注引应劭曰:「题,头也。榱椽之头,皆以玉饰,言其英华相烛也。」

《太平广记》卷一百七十八〈贡举一·总叙进士科〉~322~
进士为时所尚久矣,是故俊人由此出者,终身为文人。故争名常切,为时所弊。其都会谓之举场,通称谓之秀才,投刺谓之乡贡,得第谓之前进士;互相推敬,谓之先辈,俱捷谓之同年,有司谓之座主、京兆府考而升者,谓之等第;外府不试而贡者,谓之拔解;将试相保,谓之合保;群居而赋,谓之私试;造请权要,谓之关节;激扬声价,谓之还往;既捷,列姓名于慈恩寺塔,谓之题名。
《唐摭言》卷三〈以其人不称才试而后惊〉
进士题名,自神龙之后,过关宴后,率皆期集于慈恩塔下题名。
《南部新书》卷乙
韦肇初及第,偶于慈恩塔下题名,后进慕效之,遂成故事。
《唐摭言》
神龙以来,杏园宴后,皆于慈恩塔下题名,童年中推善书者纪之。……白乐天一举及第,诗曰:「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时年二十七。
《雍录》卷十〈寺观·慈恩寺〉~507~
钱希白南部新书则曰:「韦肇初及第,偶于慈恩塔下题名,后人慕效,遂为故事。」
《國語辭典》:题诗(題詩)  拼音:tí shī
把所作的诗写在墙上、石上或器物上。唐。白居易〈送王十八归山寄题仙游寺〉诗:「林间暖酒烧红叶,石上题诗扫绿苔。」元。辛文房《唐才子传。卷一。崔颢》:「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國語辭典》:题名(題名)  拼音:tí míng
1.题记姓名。如:「题名留念」。
2.唐代举人及第后有曲江会题名席,进士张莒亦有雁塔题名的故事,因此以题名为应考录取之意。如:「金榜题名」。
3.文体名。为留下纪念或表扬人事而作的文字。清。徐师曾〈文体明辨序说。题名〉:「按题名者,纪识登览寻访之岁月与其同游之人也,其叙事欲简而赡,其秉笔欲健而严,独昌黎集有之,亦文之一体也。」
4.作品的命名。如:「有新作出版,请长辈题名。」
5.说出来。《警世通言。卷三六。皂角林大王假形》:「莫怪,不知道是真的。若得回东京,切莫题名!」
《國語辭典》:品题(品題)  拼音:pǐn tí
1.评论人物,定其高下。唐。李白 与韩荆州书:「今天下以君侯为文章之司命,人物之权衡,一经品题,便作佳士。」《儒林外史》第五三回:「自从杜先生一番品题之后,这些缙绅士大夫家筵席间,定要几个梨园中人,杂坐衣冠队中,说长道短,这个成何体统!」也作「题品」、「题评」。
2.部类的题目。《后汉书。卷六八。许劭传》:「初,劭与靖俱有高名,好共覈论乡党人物,每月辄更其品题,故汝南俗有『月旦评』焉。」
《國語辭典》:留题(留題)  拼音:liú tí
游览风景名胜时,就地题咏诗词文章,以为留念。《红楼梦》第一七回:「抬头忽见山上有镜面白石一块,正是迎面留题处。」清。孔尚任《小忽雷》第二出:「留题处尽名登仕途,那讨个碧纱笼句到寒儒。」
《漢語大詞典》:题句(題句)
(1).谓就一事一物或一文一图写上一句(或几句)话以表示自己想法。 前蜀 韦庄 《和郑拾遗秋日感事一百韵》:“访僧 红叶寺 ,题句 白云房 。”
(2).指题写的字句。 宋 委心子 《新编分门古今类事·谶兆门下·遐周阿环》《青琐》:“ 李遐周 有道术, 天宝 中作题句以兆 禄山 之乱,曰:‘ 燕 市人皆去, 函关 马不归;若逢山下鬼,环上记罗衣。’”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死魂灵百图〉小引》:“移译序文和每图的题句的,也是 孟十还 君的劳作;题句大概依照译本,但有数处不同,现在也不改从一律;最末一图的题句,不见于第一部中。” 鲁迅 《书信集·致孟十还》:“倘有,乞借给我一用,照出后即奉还,如能将图下的题句译示,尤感。”
《漢語大詞典》:新题(新題)
诗文的新题目。 唐 李商隐 《细雨成咏献尚书河东公》:“府公能入咏,聊且续新题。” 宋 范成大 《送郭明复寺丞守蜀州》诗:“潭潭相业堂,新题我所刊。”
分類:诗文题目
《漢語大詞典》:题舆(題輿)
东汉 周景 任 豫州 刺史时,尝辟 陈蕃 (字 仲举 )为别驾。 蕃 辞不就。 景 题别驾舆曰:“ 陈仲举 座也。”不复更辟。 蕃 惶惧,起视职。事见太平御览卷二六三引 三国 吴 谢承 后汉书。后遂用作典故,以“题舆”谓景仰贤达,望其出仕。 唐 杨炯 《从甥梁錡墓志铭》:“ 桓温 之徵 谢奕 ,暂为司马之官; 周景 之礼 陈蕃 ,仍降题舆之命。” 唐 杜甫 《寄李十四员外布十二韵》:“名参 汉 望苑,职述 景 题舆。” 宋 司马光 《送王彦臣同年通判亳州》诗:“圣主怜耆旧,题舆得吏师。”
《漢語大詞典》:璇题(璇題)
亦作“琁题”。 玉饰的椽头。文选·扬雄〈甘泉赋〉:“珍臺閒馆,琁题玉英。” 李善 注引 应劭 曰:“题,头也。榱椽之头,皆以玉饰,言其英华相爥也。” 唐 白居易 《劝酒》诗:“东邻起楼高百尺,璇题照日光相射。”明史·万燝传:“前建佛宇,璇题耀日,珠网悬星,费金钱几百万。”
分類:玉饰应劭
《國語辭典》:雁塔题名(雁塔題名)  拼音:yàn tǎ tí míng
唐朝新科进士于皇帝赐宴后,须前往长安慈恩塔题写姓名。见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二一。王禹玉》。后比喻科举中试,金榜题名。元。郑光祖《㑳梅香》第三折:「你若是凤墀得志,雁塔题名,可早来呵。」
《國語辭典》:雁塔  拼音:yàn tǎ
座落于今陕西省长安县南的塔楼。旧有雁塔二座;一在慈恩寺,称为「大雁塔」;一在荐福寺,称为「小雁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