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题名(題名)  拼音:tí míng
1.题记姓名。如:「题名留念」。
2.唐代举人及第后有曲江会题名席,进士张莒亦有雁塔题名的故事,因此以题名为应考录取之意。如:「金榜题名」。
3.文体名。为留下纪念或表扬人事而作的文字。清。徐师曾〈文体明辨序说。题名〉:「按题名者,纪识登览寻访之岁月与其同游之人也,其叙事欲简而赡,其秉笔欲健而严,独昌黎集有之,亦文之一体也。」
4.作品的命名。如:「有新作出版,请长辈题名。」
5.说出来。《警世通言。卷三六。皂角林大王假形》:「莫怪,不知道是真的。若得回东京,切莫题名!」
《國語辭典》:题名录(題名錄)  拼音:tí míng lù
唐宋以后,将会试及第同榜者的姓名、年龄、籍贯等汇编成册,称为「题名录」。《官话指南。卷四。官话问答》:「我是前日到的家,看见题名录了。知道老弟高中了,所以今日特来贺喜。」
《漢語大詞典》:题名道姓
犹言指名道姓。谓对人不尊敬。 元 郑廷玉《忍字记》第一折:“这个穷弟子孩儿,要钱则要钱,题名道姓怎的。”《金瓶梅词话》第九一回:“你进门几日,就题名道姓叫我,我是你手里使的人也怎的?”
分類:尊敬
《漢語大詞典》:题名会
唐 代进士试中,称同年,皆集会于 长安 慈恩寺塔 ,列书姓名,以资纪念,谓之“题名会”。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下:“﹝进士﹞既捷,列书其姓名於 慈恩寺塔 ,谓之题名会。”
《漢語大詞典》:题名乡会
宋 代进士及第,各集同乡于佛寺,列书姓名,以资纪念,谓之题名乡会。 宋 赵昇 朝野类要·题名:“进士及第,各集乡人于佛寺,作题名乡会,此起于 唐 之 慈恩寺塔 也。若官司州县厅事,各立题碑者,盖备遗亡尔。”
《國語辭典》:雁塔题名(雁塔題名)  拼音:yàn tǎ tí míng
唐朝新科进士于皇帝赐宴后,须前往长安慈恩塔题写姓名。见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二一。王禹玉》。后比喻科举中试,金榜题名。元。郑光祖《㑳梅香》第三折:「你若是凤墀得志,雁塔题名,可早来呵。」
《國語辭典》:雁塔  拼音:yàn tǎ
座落于今陕西省长安县南的塔楼。旧有雁塔二座;一在慈恩寺,称为「大雁塔」;一在荐福寺,称为「小雁塔」。
《國語辭典》:金榜题名(金榜題名)  拼音:jīn bǎng tí míng
金榜,科举时代殿试揭晓的榜单。金榜题名指考试被录取,名登金榜之上。《清平山堂话本。陈巡检梅岭失妻记》:「旬日之间,金榜题名,已登三甲进士。」明。高明《琵琶记。伯喈牛宅结亲》:「这姻缘不俗,金榜题名,洞房花烛。」也作「金榜挂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