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骈字类编》:兴颂(兴颂)
傅休奕答程晓诗穆穆雍雍兴颂作歌
《漢語大詞典》:谣颂(謡頌)
亦作“谣讼”。 民间流传的赞颂。 唐 元结 《崔潭州表》:“謡颂之声,达于朝廷。” 唐 司空图 《唐宣州王公行状》:“横扰既絶,謡讼溢境。” 宋 苏轼 《与林天和长官书》之十:“某启,人来辱手教,具审起居佳胜,吏民畏爱,謡颂布闻,甚慰所望。”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老龙舡户:“自昭雪后,遐邇懽腾,謡颂成集焉。”
《漢語大詞典》:感颂(感頌)
感激颂扬。 清 梁章钜 归田琐记·致刘次白抚部鸿翱书:“凡薄海含生负气之伦,无不感颂皇仁,而咨嗟太息於臣工措理之失当也。”
分類:感激颂扬
《漢語大詞典》:颂台(頌臺)
指古代太常寺之类专司礼乐、祭祀的官署,因其多祝颂之事,故称。 明 方孝孺 《祭郑仲舒太常文》:“世之仕者,恒以困州县沉下僚为憾,而公之所歷,讲殿、禁林、学省、颂臺,众人望之,若高举而登僊。”
《國語辭典》:赞颂(讚頌)  拼音:zàn sòng
赞扬、称颂。如:「他舍己救人的高尚情操,为人们赞颂不已。」
《國語辭典》:偈颂(偈頌)  拼音:jì sòng
1.印度文学的诗歌。无韵,以四句为一偈颂,每句音节长短须相同。亦专指佛经中诗歌形式的部分。
2.中国僧侣所写蕴含佛法的诗。也称为「偈子」、「偈言」。
《漢語大詞典》:颂祝(頌祝)
颂扬祝福。 宋 陆游 《天申节进奉银状》:“效颂祝於万年,适逢盛际。” 清 严有禧 《漱华随笔·先文靖》:“尝搆小楼於室之东北隅,既落成矣,宾朋酒酣,相为颂祝。” 阿英 《漫谈初期报刊的年画和日历》:“其他大小报纸,也大都有‘贺年小启’和颂祝新年文章。”
《漢語大詞典》:椒颂(椒頌)
见“ 椒花颂 ”。
《國語辭典》:椒花颂(椒花頌)  拼音:jiāo huā sòng
1.文章名。晋代刘臻妻陈氏所作,为新年祝颂君王长寿的颂辞。
2.泛指新年祝词。唐。戴叔伦 二灵寺守岁诗:「无人更献椒花颂,有客同参柏子禅。」《幼学琼林。卷一。岁时类》:「元日献君以椒花颂,为祝遐龄。」
《漢語大詞典》:颂叹(頌歎)
赞颂感叹。 汉 班固 《西都赋》:“ 秦 汉 之所极观, 渊 云 之所颂叹。” 汉 王充 论衡·宣汉:“非以身生 汉 世,可褒增颂叹,以求媚称也。” 清 姚鼐 《复蒋松如书》:“聊识其意於行间,顾犹恐颂叹盛美之有弗尽。”
分類:赞颂感叹
《漢語大詞典》:祷颂(禱頌)
祈祷祝颂。 宋 曾巩 《贺杭州赵资政冬状》:“ 巩 祗服冠箴,远违门著。素积依归之望,弥深祷颂之勤。” 宋 陈师道 《代与宰相贺正书》:“岁时月之三元,惟此夏时之正,德寿康之五福,莫如君子之宜,凡在陶鎔,举兴祷颂。”
《漢語大詞典》:颂鲁(頌魯)
春秋 鲁僖公 臣 公子鱼 ,字 奚斯 ,作《鲁颂·閟宫》,颂扬自己的君主与国家,“颂美 僖公 能復 周公 之宇”。见诗·鲁颂·閟宫 郑 笺 孔 疏。后因以“颂鲁”谓人臣颂扬君主功德的美行。文选·班固〈两都赋〉序:“故 皋陶 歌 虞 , 奚斯 颂 鲁 ,同见采於 孔氏 ,列于,其义一也。” 李善 注:“《韩诗·鲁颂》曰:新庙奕奕, 奚斯 所作。 薛君 曰:‘ 奚斯 , 鲁 公子也。言其“新庙奕奕”然盛,是诗公子 奚斯 所作也。’”后汉书·曹褒传:“昔 奚斯 颂 鲁 , 考甫 咏 殷 。夫人臣依义显君,竭忠彰主,行之美也。”
《國語辭典》:橘颂(橘頌)  拼音:jú sòng
《楚辞》九章的篇名。战国楚屈原所作。作者称颂橘树,以橘来自比,言己之志节坚贞,眷恋故国。
《漢語大詞典》:楚颂(楚頌)
楚辞·九章·橘颂。 清 陈维崧 《浣溪纱·咏橘》词:“今日亭臺无 楚 《颂》,旧时橘柚满 吴 天。风流人去一千年。”
《骈字类编》:清颂(清颂)
唐 吴融 闻李翰林游池上有寄 皇恩自抱丹心报,清颂谁将白雪酬。
《漢語大詞典》:中兴颂(中興頌)
(1).指 汉 刘苍 所作《光武受命中兴颂》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帝( 明帝 )以所作《光武本纪》示 苍 , 苍 因上《光武受命中兴颂》。”
(2).泛指为帝王歌功颂德的诗文。 唐 司空图 《漫题》诗:“经乱年年厌别离,歌声喜似太平时。词臣更有《中兴颂》,磨取 莲峯 便作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