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682,分46页显示 上一页 40 41 42 43 44 46 下一页
顾家相(字 辅卿 号 励堂 )
顾光照
顾寿椿
顾璜(字 渔溪 )
顾祖彭
顾承曾(字 伯寅 )
顾准曾
顾德邻
顾保瑢(字 幼芙 号 婉娟、怀鹃 )
顾琅(字 石臣 号 硕臣 )
郭则沄(字 蛰云、养云、养洪、孑庵、雪蘋 号 啸麓、孑厂、蛰园、龙顾山人 )
顾印愚(字 印伯 号 所持、塞向翁 )
顾颉刚( 诵坤 字 铭坚 )
顾随(字 羡季 号 苦水、驼庵、角、召前进 为 名 顾宝随 )
其它辞典(续上)
顾瑗(字 亚蘧 )顾家相(字 辅卿 号 励堂 )
顾光照
顾寿椿
顾璜(字 渔溪 )
顾祖彭
顾承曾(字 伯寅 )
顾准曾
顾德邻
顾保瑢(字 幼芙 号 婉娟、怀鹃 )
顾琅(字 石臣 号 硕臣 )
郭则沄(字 蛰云、养云、养洪、孑庵、雪蘋 号 啸麓、孑厂、蛰园、龙顾山人 )
顾印愚(字 印伯 号 所持、塞向翁 )
顾颉刚( 诵坤 字 铭坚 )
顾随(字 羡季 号 苦水、驼庵、角、召前进 为 名 顾宝随 )
人物简介
晚晴簃诗汇·卷一七八
顾瑗,字亚蘧,祥符人。光绪壬辰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有《西征集》。
人物简介
维基
顾家相(1853年—1917年),字辅卿,号励堂,浙江会稽人,清末官员,史学家、金石学家。光绪二年丙子年(1876年)进士。清末,在江苏、河南、江西做过官,官至知县、知府。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时任萍乡县令的顾家相主持修建了江西省第一条铁路——萍(乡)安(源)铁路。任萍乡县令期间,亦积极倡办新式学校。辛亥革命后,自认为满清遗老,曾做《哀思曲》表明心绪。1903年至1912年在河南省开封市河南省高等学堂任学监、总办。后任浙江省建设局《浙江通志》中《厘税志》、《金石志》纂修。完成《厘税志》,《金石志》未脱稿便去世了。其子顾燮光亦是书画家、金石学家。
人物简介
维基
顾光照,江苏省扬州府江都县人,同进士出身。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参加光绪乙未科殿试,登进士三甲13名。同年五月,以主事分部学习。
人物简介
维基
顾寿椿,陕西省西安府咸宁县人,进士出身。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参加光绪乙未科殿试,登进士二甲81名。同年五月,以主事分部学习。
人物简介
晚晴簃诗汇·卷一七○
顾璜,字渔溪,祥符人。光绪丙子进士,改庶吉士,历官通政使,改镶白旗汉军副都统。维基
顾璜(1856年—1927年),字渔溪,河南开封人,清朝及中华民国官员。顾璜家族原籍为江苏昆山。明朝中叶,该家族迁居。顾璜的祖先顾方竹因避难而迁居江苏江宁。顾璜的祖父顾逊之(字子巽)是岁贡生,后被河南巡抚潘铎(江宁人,儿时曾和顾逊之同塾念书)邀请到河南开封教其子。顾逊之到开封一年后就病逝了,临终时留下遗言“葬吾汴梁郭外,后世子孙其勿离此。”此后顾家落籍开封。顾璜的父亲顾大成(字展卿)诰封光禄大夫。顾璜出生于河南开封。少年时,顾璜即文采飞扬,曾经和南方的才子当面对对联。光绪元年(1875年),顾璜参加乡试中举人。光绪二年(1876年),他到北京参加会试,中二甲第三名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后来,他历任户部主事、员外郎、郎中,军机处行走,记名道府,内阁侍读学士兼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行走,太仆寺少卿,通政使司副使。在光绪十九年(1893年)癸巳恩科乡试中,顾璜作为正主考官主持广东乡试。康有为参加了此科乡试并中举,遂称顾璜为恩师。后来,顾璜曾署顺天府府尹、都察院左副都御史、通政使司通政使等职。光绪二十年(1894年),顾璜的父亲顾大成肝病加重,顾璜上疏“请致政侍养”,遂回河南开封。此后他“谢职后依侍膝前”将近十年。清廷设资政院后,他复出,到北京任帮办资政院事务,直到清朝灭亡。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顾璜回到开封。中华民国初年及1920年代,他曾受聘为河南督军署及河南省长公署顾问。他和王德懋等地方知名人士经常就有关民生及地方利益的事务向当局进言。1927年,顾璜在开封逝世。
人物简介
维基
顾祖彭,江苏省江宁府上元县人,同进士出身。光绪二十年(1894年),参加光绪甲午科殿试,登进士三甲145名。次年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光绪二十九年四月,散馆,著以部属用。
人物简介
维基
顾承曾,字伯寅,河南祥符县人。进士出身。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中式癸卯科二甲进士。同年闰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翰林院编修。
人物简介
维基
顾准曾,河南省开封府祥符县人,进士出身。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参加光绪癸卯科殿试,登进士二甲第23名。同年闰五月,以主事分部学习。
人物简介
维基
顾德邻顺天府宛平县人,清朝官员。顾德邻早年经京师大学堂派遣留学日本,后来在日本法政大学学习法律。毕业归国后,1908年,他29岁时参加了清朝学部所办的留学生考试,成绩最优等,获法政科进士。在参加第二届廷试的留学毕业生中名列一等,以主事按所学科目分部录用。宣统元年四月初三日(1909年),宪政编查馆奏调顾德邻等人充任馆务。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1879-1966,字幼芙,号婉娟,又号怀鹃,江苏松江人,高燮室,南社社员。
人物简介
维基
顾琅(1880年—?),原名芮体乾,字石臣,号硕臣,江苏南京人。中国矿业工程师。1902年3月,南京矿路学堂总办俞明震带6名该学堂学生赴日本留学,其中有5名官费生:周树人(即鲁迅)、张邦华、芮体乾、伍仲文、刘乃弼,以及1名自费生陈衡恪。顾琅原名“芮体乾”,初到日本时便改名“顾琅”。他们这批学生同入日本弘文学院学习。在弘文学院期间,他曾和鲁迅合作编著了《中国矿产志》。后来他毕业于日本东京帝国大学。回国后,他获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游学毕业进士。此后他曾任天津直隶高等工业学堂教务长、奉天本溪湖煤矿公司技师、农商部第二区矿务监督、实业部参事、专门委员等。
人物简介
词学图录
郭则沄(1882-1946) 字啸麓,又字孑庵、雪蘋,号蛰云、蛰园、龙顾山人等。福州人。光绪进士,曾任国务院秘书长、侨务局总裁等职。有《清词玉屑》、《龙顾山房全集》,词三卷附焉。沧海遗珠
郭则沄(1881-1947)字蛰云、养云、养洪,号啸麓,别号孑厂(音庵)、龙顾山人、遁圃老迂,福建侯官县人,光绪二十九年(1903)进士,历任温州、处州兵备道道员。辛亥革命后,历任北洋政府总统府秘书长、铨叙局长、侨务局总裁等。1922年退职后,寓居天津,入须社。著有《龙顾山房诗集》《龙顾山房诗馀》《十朝诗乘》《旧德述闻》等。龙顾山房全集
1882-1946,字蛰云、养云、养洪,号啸麓,别号孑厂(音庵),侯官县(今福州市区)人。生于浙江台山龙顾山试院。为礼部右侍郎郭曾炘长子。清光绪 二十九年(1903年)进士,授庶吉士、武英殿协修。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派赴日本早稻田大学留学。不久,回国任东三省总督徐世昌二等秘书官。宣 统元年(1909年),改任浙江金华知府,后署浙江提学使,创机织学堂。后任浙江温处道道台。民国建立后,历任北洋政府国务院秘书厅秘书、政事堂参议、铨 叙局局长、兼代国务院秘书长、经济调查局副总裁、侨务局总裁。民国11年,第一次直奉战争后去职,在京、津购地建房隐居,讲学著作。民国26年,在北海团 城创办古学院,被推为副院长兼教师,访求古籍,研读古文,培养人才,校印古书,暇则撰写小说。北京沦陷后,拒任伪“礼制会顾问”、伪“北京政权秘书长”等 职,只在国学书院任研究班词章门导师。民国31年,周作人请则沄出任日伪“华北教育总署署长”职务,则沄坚决拒绝,并在国学书院《国学丛刊》上发表《致周 启明(周作人)却聘书》,以明心志。逝世后安葬于香山云巢坟园。著述甚丰,有《瀛海采风录》2卷、《十朝诗乘》24卷、《清词玉屑》12卷、《旧德述闻》 1册、《竹轩摭录》8卷、《庚子诗鉴》4册、《南屋述闻》1册、《遁圃詹言》10卷、《知寒轩谈荟》多册、《龙顾山房全集》等20馀种刊行,还有《洞灵小 志》、《洞灵续志》、《洞灵补志》传世,小说《红楼真梦》(又名《石头补记》)是《红楼梦》续书中最有影响的著作,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印行。龙顾山房诗馀·序
词惟小道,原于诗之比兴讽刺。天水一朝,乐章滋畅,续骚抗雅,群怨兼存。时乎清泰,厥有山抹微云之丽,露花倒影之工。时乎沦胥,厥有丛台暮云之恨,斜阳烟 柳之凄。正变不同,源流斯贯。秀上人罪鲁直劝淫,冯当世顾小晏损才,补德固嫌迂持。刘后村又谓长短句当使雪儿啭春莺,可歌方是本色,亦难衡于值流乱而抗音 者焉。余持此旨,谬以自写,而啸麓词宗许以应■。于时海水群飞,钧天方醉,悠然人世,渺兮余怀。相与筮遁云津,寓声汐社。乍 栖毫而风咽,旋擪笛而波凉。言以达心,滋危苦之凑会;乐以宣滞,乃郁纡其弗申。始恍然于身世所际,若玉田之万花吹泪,一叶飘零;碧山之病翼惊秋,枯形阅世 者,适取之矣。啸麓天才轶举,靡不精诣,而感时揽物,托寄微至所不尽,时出曼声,于悱于恻,回荡于肠魄;一珠一泪,拍 浮于酒悲。读所著词,但觉织绡腕底,去尘眼中。菽夏中仙,郁焉何远。余少嗜此道,每恨悠忽乎世,初不能托旨骋妍,中岁而还,又嫌于吞声损格,废弃者有年 矣。近与啸麓从事社咏,回理前绪,繁音急拍,无当雅趣。以视啸麓,涵情婉约,一往而深,其能不有愧于中乎。戊辰晚秋姜盦徐沆。
人物简介
晚晴簃诗汇·卷一七二
顾印愚,字印伯,号所持,华阳人。光绪己卯兴人,官湖北知县。二十世纪诗词文献汇编
顾印愚(1855—1913),字印伯,四川成都市人。少入尊经书院,颇受张之洞赏识。后张为湖广总督,顾入幕府,曾任湖北汉阳知县、武昌通判等职。拙于仕官而工诗,书法尤著名。辛亥鼎革,奉母隐居,病殁于北京。门人宁乡程康为刻《成都顾先生诗集》十卷。历代蜀词全辑
1885-1913,字印伯,号所持,又号塞向翁,四川华阳人。生于清文宗咸丰五年,卒于民国二年,年五十九岁。为张之洞入室弟子。光绪五年(1879)举人。官湖北知县。印愚喜饮酒、作书。斗诗钟,偶为诗,类宋人语。
人物简介
词学图录
顾颉刚(1893—1980) 原名诵坤,字铭坚。苏州人。历史学家、民俗学家,中央研究院院士。古史辨学派代表人物,中国历史地理学、民俗学开创者之一。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部,历任厦门、中山、燕京、北京、云南、齐鲁、中央、复旦、兰州等大学教授,中山大学历史语言研究所主任、齐鲁大学国学研究所主任等职。1949年后曾任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有《秦汉的方士和儒生》、《三皇考》、《史林杂识初编》、《中国历史地图集》(古代史)、《孟姜女故事研究集》、《吴歌甲集》等。
人物简介
词学图录
顾随(1897-1960) 本名顾宝随,字羡季,号苦水,别号驼庵。河北清河人。191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任河北、燕京、辅仁大学教授。有《无病词》、《味辛词》、《荒原词》、《留春词》、《积木词》、《霰集词》、《濡露词》、《闻角词》、《苦水诗存》、《倦驼庵稼轩词说》、《倦驼庵东坡词说》、《顾随文集》、《顾随诗文论丛》。互动百科
顾随(1897—1960)字羡季,别号苦水,晚号驼庵,河北清河县人。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终身执教并从事于学术研究与文学创作。先后在河北女师学院、燕京大学、辅仁大学、中法大学、中国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河北大学等校讲授中国古代文学,四十多年来桃李满天下,很多弟子早已是享誉海内外的专家学者,叶嘉莹、周汝昌、史树青、郭预衡、颜一烟等便是其中的突出代表。由《稼轩词说》、《东坡词说》、《元明残剧八种》、《揣龠录》、《佛典翻译文学》等多种学术著作行世,并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出版《顾随文集》、《顾随:诗文丛论》、《顾随说禅》、《顾随诗词讲记》等。荒原词·序
羡季取其近二年中所为词,命名曰「荒原」,又最录其所删旧日稿如干首,命名曰「弃馀」。合为一册,将继其「无病」、「味辛」两集而付印。且属宗藩为序。余自维既不能词,又不能文,将何以序也?虽然吾两人订交且十年,羡季视余若长兄,余虽未敢即弟视之,然友朋中知羡季宜莫余若者矣,是则不可以无一言。以余所知,八年以来,羡季殆无一日不读词,又未尝十日不作,其用力可谓勤矣!人之读「无病」词者,曰是学少游、清真;读「味辛」词者,曰是学「樵歌」、稼轩。不知人之读是集者,又将谓其何所学也。而余则谓:「无病」如天际微阴,薄云未雨;「味辛」如山雨欲来,万木号风;及夫「荒原」,则霶飙之后,又有渐趋睛明之势。余之所能言者,如斯而已。抑更有进者。八年中,作者每有新作,辄先以示余。余受而读之,觉其或愀然以悲,或悠然以思。或倏然意远。或磅礴郁积而不能自已。作者固一任感情之冲动而不加以遏止约束,而极其所至亦未必无与古人暗合之处。要其初,本无心于规规之摹拟,盖假词之形式而表现其胸中所欲言。当其下笔。不自如为填词,其心目中庸讵复有古人?惟其忘词,故词益工;惟其无古人,雨后或与古人台也。然而羡季今兹病矣!故是集卷末诸词,虽不能自掩其崛强奔放之本色,要亦渐趋于平淡萧疏之途。余不知此集出版后,作者尚作词否耶?余又不知作者此后如有所作,即循此途以进否耶?羡季尝语余曰:自来作家,年龄既老大,则其作品亦逐渐趋于硬化,而衰老,而乾枯。宗藩每取昔之「无病」与今之「荒原」比并而观之,深惧夫羡季之作品亦将硬化也。郑板桥自序其词,谓:人亦何能逃气数?「荒原」词之作者殆亦难逃此气数也夫! 一九三〇年秋日涿县卢宗藩序于旧京宣外之直隶新馆。留春词·自序
此《留春词》一卷,计词四十又六首。除卷尾二首外皆一九三〇年秋至一九三三年夏所作。三年之中仅有此数,较之已往,荒疏多矣。然亦自有故。二十年春忽肆力为诗,摈词不作,一也;年华既长。世故益深,旧日之感慨已渐减少,希望半就幻灭,即偶有所触,又以昔者已曾言之矣,今玆不必著笔,二也;以此形式写我胸臆,而我所欲言又或非此形式所能表现,所能限制,遂不能不遁入他途,三也。有此三故,则其产量之少不亦宜乎。自家暇时,亦往往翻阅此词稿,辄觉不如前此所作之有生气。气之衰耶,力之竭耶,才之尽耶,厕吾乌乎知之?然吾有喻,于此小小园地开垦种莳者有年,地力渐薄,人力不继,天时又乖,则其中之植物或种焉而不生,或生焉而不茁壮、不华、不实,华焉、实焉而不肥、不腴,亦固其所。《留春词》或亦有类于斯耳。后不如前,正宜藏拙,付之排印,抑又何说?则以二十年前一时兴之所至,忽学填词。后来一发而不能收拾。及夫《无病》、《味辛》、《荒原》三本小册子相继出版,见者遂多,年来意兴阑珊,知交或不及知,或知焉而不详其由,每见辄问近中时时为小词乎?积作若干?何时印第四本小册子乎?虽不必意出于督催,而逖听之下,亦若有不能自已者在。秋来课暇,因整理此稿便交排印,并略述其经过,后此即再有作。亦断断乎不为小词矣。 一九三三年秋日于北平东城萝月斋。积木词·自序
余旧所居斋曰「萝月」,盖以窗前有藤萝一架,每更深独坐,明月在天,枝影横地。此际辄若有所得,遂窃取少陵诗而零割之,名为「萝月」云耳。初,伯屏与余同寓三载,去秋始移居西城,其旧所居室既閒废,余乃入而据焉。客来茗谈或小饮,客去时亦于其中读书作文。室北向,终日不能得日,殊卑湿。回忆伯屏在此时,似不尔也。冬日酷寒,安炉爇火,乃若可居,而夜坐尤相宜,室狭小易暖故。背邻长巷,坐略久,叫卖赛梨萝卜、冰糖葫芦及硬面饽饽之声,络绎破空而至,遂又命之为「夜漫漫斋」。萝月斋实不成其为斋耳。小女与佣媪或其大姊往往于身后座侧嬉,既碍读,又妨思;友来谈亦时为歌声啼声所扰。今玆之夜漫漫斋,真斋矣。于是各校皆停课甚閒,遂病,自一九三五年残腊迄三六年新正仍未愈,病中恶喧,坐夜漫漫斋里时益多。有友人送《花间集》一部,来时尚未病也,置之案头。至是乃取而读之。《花间》是旧所爱读之书,尤喜飞卿、端己二家作。今乃取《浣花词》尽和之。问何以不和金荃?则曰:飞卿词太润太圆,自家天性中素乏此二美,不能和;飞卿词太甜太腻,病中肠胃与此不相宜,不愿和也。然则和端己似端己乎?即又不然。《浣花》之瘦之劲之清之苦,确所爱好,今之和并不见其瘦劲清苦,盖胸中本无可言及欲言者,徒以病中既喜幽静,又苦寂寞,遵而因逐韵觅辞、敷辞成章,但求其似词,焉敢望其似《浣花》?顾醉时所说乃醒时之言,无心之语亦往往为心声;观人于揖让不若于游戏,揖让者矜持,游戏者性情之流露也。或又问:《留春词 自叙》声言断断乎不为小词,今之和《浣花》何?夫昔言断乎,今玆破戒,定力不坚,更复奚言?会当自释曰:此和也,非作也。余之弱女喜弄积木,长短方圆。依势安排,当其得意,往往移晷。此一卷和词,其余病中之积木乎! 一九三六年一月苦水自叙于旧都东城之夜漫漫斋。时墙外正有人叫卖葫芦冰糖也。积木词·序
春来无日不风。一日风又大作。天地玄黄,室中飞尘漠漠,若无居人,忽有来款扉者,声甚急,启视之,则吾友顾君羡季也,以其新著《积木词》属序于余。羡季与余有同砚之谊,著有《无病》、《荒原》、《留春》词草,足以卓尔名家,其蜚声艺囿者非一日矣。仆不文。于倚声一道惭无所知,偶陈詹言,以为世笑,何足以序羡季之词,而羡季之词宁以吾序重耶。故羡季之问序于余,似小失之,而余忝颜受之不辞者,亦僭也。虽然,语不云乎:「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盍不喜。」又曰:「逃空虚者,闻人足音蛩然而喜矣。」畴昔之情既与之相若,则聊叙吾怀云耳。若夫羡季之词则所谓不托飞驰之势而芬烈自永于后者,后吾而览之者咸当自得之,固将无待于予言矣。序曰:河曲之水,其源可以滥觞,及其东流而到海,则俨然挟怀山襄陵之势与偕。何哉?始纤而将毕者巨也。诃之兴,托地甚卑,小道而己,积渐可观。及其致也,则亦一归之于温柔敦厚,遂骎骎乎与诗教比隆,方将夺诗人之席而与君代兴。向之幽微灵秀、宛折缠绵之境,诗所不能骤致者,无不可假词以达之,如驾轻车而就熟路然。善夫张惠言之叙《诃选》曰:「其缘情造端,兴于微言以相感动,极命风谣里巷男女哀乐,以道贤人君子幽约怨悱不能自言之情,低徊要眇以喻其致。」常州派固多头巾气,惟此一语,实已洞达词心,非同河汉。斯怀也。为人心之所同,固长存于天壤之间耳,使其不言也,则亦飘泊而已,湮没而已。夫飘泊可也,飘泊而湮没亦可也,其长存于天壤之间者自若。虽然,使其以不言为无奈,而以言之为幸存,则亦人之情也已。未免有情,谁能遣此。温其如玉,其貌然也,风流可怀,是谓词想。然则如何言之耶?斯怀也,里巷男女之所不能言,贤人君子亦不能言也。使里巷男女言之,则亦普通之歌谣而已;使贤人君子言之,则亦普通之文章而已,其奈此风流缱绻无奈之情何。假借之,然后可也。或假贤人君子之笔,以宣里巷男女之情;或假里巷男女之口,以写贤人君子之心,其归一也。于是乎有词曲,而词尤婉于曲。夫假借之道何?不假借可乎?曰可。夫情,有径而致者,有曲而致者。径而致者。不烦曲而致;曲而致者,径或不必遂致,致或不必尽也。夫《花闻》者,结集于五代之际,如泉始达,如花初胎,盖善以曲喻情而为词家不祧之祖。欧阳一序,最为分明,所谓「南朝宫体,北里倡风」,已道破词之本质,而「诗客曲子词」一语又为《花间》及其支流之定评。夫曰曲子词者,当不甚高,而出于诗客之手当亦不甚卑,不高不卑,自然当行,其成为一代之著作,千古之文章,亦一大因缘也。由是而南唐,而北宋,而南宋,其支流日益繁,其疆宇日益扩,别起附庸,蔚为大国。然莫为之先,虽美勿彰,先河后海,则《花间》夐矣。尝于《花间》得两种观照,--实则凡词皆然,不独《花间》然,特在此两种区别尤为显著耳。或深思之,或浅尝乏。不浅尝不得其真。不深思不得其美。真者,其本来之固然,美者,其引申假借之或然也。夫浅尝而得其固然,斯无间然矣;若深思而求其或然,则正是俗语所谓钻到牛角尖里去,吾来见其如何而有合也。作者亦有此意否?若固有之,虽洞极深微,穷探奥窔,亦无所谓深求也。若本无而责以有,深则深矣,奈实非何。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三思且由不可,况乃过之。然必谓文词之意穷于作者之意中,又安得为知类通方乎。赤水玄珠得之象罔。文章之出于意匠惨澹经营中者固系常情,而其若有神助者,亦非例外也。迷离惝恍之间,颠倒梦想之例,或向晚支颐,或挑灯拥髻;其逸兴之遄飞也,其文如之,则如野云孤飞矣,其深情之摇荡也,其文又如之,则如绿波之摇荡矣。亦有意乎?亦无意乎?安见其可浅尝而不可深思乎?又安见其浅尝之之得多于深思之之得乎?安见其浅尝则是而深思者非乎?彼谓一意者一词,一词者一意,如花相对,如叶相当,凡志之所之,笔皆可往,而笔之所宣,意辄与会;此盖已擅定意尽于文,而文章之意尽于想也,不特为事之所无。并非理之所有,貌似明清,实难通晓,近世妄人之见,太抵类是。狂言信口,羡季其恕之。及读自序之文,有曰:「顾醉时所说,乃醒时之言,无心之语。亦往往为真心之声。」知其于疾徐甘苦之诣,居之安而资之深,将有左右逢源之乐矣,则于吾言也,殆有苔岑之雅,而曰于我心有戚戚焉乎。今玆之作,得《流花词》之全。更杂和《花间》,其用力之劬与夫匠心之巧,异日披卷重寻,作者固当忆其遇,而读者能不思其人乎。若夫微婉善讽,触类兴怀,方之原作,亦鲜惭德,虽复深自撝抑而曰:「但求其似词,焉敢望其似《浣花》。」窃有说焉。夫似是者实非,似词则足矣,似《浣花》胡为耶?当曰相当于《浣花》可耳。然吾逆知羡季于斯言也必不之许,以其方谦让未遑也。其昔年所作,善以新意境入旧格律,而《积木》新词则合意境格律为一体,固缘述作有殊,而真积力久,宜其然耳。其发扬蹈厉,少日之豪情,夫亦稍稍衰矣。中年哀乐,端赖丝竹以陶之。今之词客,已无复西因羽盖之欢,南国莲舟之宠,宁如《花间》耶。荒斋暝写,灯明未央,故纸秃毫,亦吾人之丝竹矣。以《积木》名词者,据序文言,亦嫛婗之戏耳,此殆作者深自撝抑之又一面,然吾观积木之形,后来者居上,其亦有意否乎?亦曾想及否乎?羡季近方治南北曲,会将深通近代乐府之原委,其业方兴而未有艾,则吾之放言高论也,亦为日方长而机会方多,故乐为之序。丙子闰三月即望。 俞平伯序于北平之清华园濡露词·小记
曩者宜序《留春词》,曾有「断断乎不为小词」之言,盖其时立志将专力于剧曲之创作也。其结果则为《苦水作剧》三种。然自是而后,身心交病,俯仰浮沈,了无生趣,构思命笔,几俱不能。而词也者,吾少之所习而嗜焉者也。憩息偃卧之馀,痛苦忧患之际,定力既弛,结习为祟,遂不能自禁而弗为,此《濡露词》一卷则皆去岁秋间病中之所作也,计其起迄不过一月耳。史子庶卿(弟子史树青,又作庶卿)见而好之,既得予同意乃付之排印。噫!予之为是诸词也,予之无聊也;而史子之印之也,又何其好事也。无聊而不遇好事,则其无聊也不彰;好事而适遇无聊,则其好事也,不亦同于无聊矣乎!至《倦驼庵词》则皆前乎此二年中之作,破碎支离,殆尤甚于「濡露」也。校印将竟,乃为斯记,既谢庶卿,且用自白。 一九四四年初春苦水。闻角词·剩题记
卅年前读尹默师《秋明集》,其《破晓》五律一首发端即曰「破晓闻清角」,甚喜之,至今弗能忘,固名吾词曰「闻角」。角者,号角也。建设事业,云蒸霞蔚,一日千里,每读报未尝不鼓舞奋发,譬闻角声,号召前进。词名「闻角」,是其义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