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商圈  拼音:shāng quān
因交通发达,顾客众多,而吸引业者群聚开店的地区。衡量商圈大小,须考虑顾客往返所需的时间和距离、人口数、家庭等因素。如大台北商圈。
《国语辞典》:点券(点券)  拼音:diǎn quàn
商家为促销商品或提供折扣优惠时附赠给顾客的兑换凭證,累积一定点数后,即可兑换商品或奖品。如:「这家商店推出购物附赠点券,并可累计兑换的优惠活动,以吸引顾客。」
《国语辞典》:店保  拼音:diàn bǎo
旧称旅店或酒馆中接待顾客的人。也称为「店小二」。
《国语辞典》:娱乐税(娱乐税)  拼音:yú lè shuì
对娱乐场所的顾客消费额,所课徵的租税。
《国语辞典》:贸易区(贸易区)  拼音:mào yì qū
有商业交易行为的地区,包括商店顾客的来处,货品对外销售所及的地方。
《国语辞典》:领位员(领位员)  拼音:lǐng wèi yuán
餐厅或饭馆中负责为顾客带位的服务人员。如:「那家餐厅的领位员,服务亲切,礼貌周到,让人印象深刻。」
《国语辞典》:拉保险(拉保险)  拼音:lā bǎo xiǎn
保险业者向顾客解说保险内容,游说顾客投保的行为。如:「如今国人对于保险业者上门拉保险一事,已不像过去那么忌讳了。」
《国语辞典》:拉主顾(拉主顾)  拼音:lā zhǔ gu
以优惠、服务好等令客户满意的方式吸引顾客,希望因此建立长期的交易关系。如:「巷口新开的便利商店,为了拉主顾,所有的商品都打八折。」
《国语辞典》:拉生意  拼音:lā shēng yì
招揽顾客上门。如:「由于竞争激烈,商家莫不各出奇招来拉生意。」《糊涂世界》卷五:「却说曹来苏,本来是亿利金号的副管事,东家因为他认得的人多,所以叫他在外边拉生意,他才搬到香炉营二条胡同住下。」
《国语辞典》:上座儿(上座儿)  拼音:shàng zuò ér
戏园饭馆等处顾客陆续莅临。也作「上人儿」。
《漢語大詞典》:公平秤
商业单位没置的供顾客检验所购商品分量是否准确的标准秤。
《國語辭典》:货郎鼓(貨郎鼓)  拼音:huò láng gǔ
货郎为招揽顾客所用的手摇小鼓。
《漢語大詞典》:播鼗鼓
货郎用以招引顾客的小摇鼓。 清 李渔 《风筝误·惊丑》:“满手持来满袖装,清晨买到日昏黄,手中只少播鼗鼓,竟是街头卖货郎!”
《國語辭典》:拨浪鼓(撥浪鼓)  拼音:bō làng gǔ
一种儿童玩具。两旁各栓有一颗坠子,用手摇动会发出声音的小鼓。也作「波浪鼓」。
《國語辭典》:超级市场(超級市場)  拼音:chāo jí shì cháng
一种现代新兴的商店。出售食品、日用百货等,分类开架陈列,采取自助式服务,由顾客自取,至收银台付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