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700,分47页显示  上一页  7  8  9  10  11  13  14  15  16 下一页
词典(续上)
碧顶
承顶
安顶
焚顶
绀顶
顶对
顶端
顶巅
顶搭
顶多
顶公
顶瓜
顶换
顶趾
顶药
《骈字类编》:碧顶(碧顶)
唐 齐己 送白处士游峨嵋 闲身谁道是羁游,西指峨嵋碧顶头。
《漢語大詞典》:承顶(承頂)
接受转让。《廿载繁华梦》第十四回:“实在説,把个库书让过贤弟做去,也不用贤弟拿银子来承顶。”
分類:接受转让
《骈字类编》:安顶(安顶)
旧唐书地理志爱州隋九真郡武德五年置爱州领九真松源杨山安顶四县
《漢語大詞典》:焚顶(焚頂)
(1).焚香顶礼。镜花缘第四五回:“倘脱火坑,情愿身入空门,一世焚顶。”
(2).佛教徒焚灼头顶。表示虔诚奉佛。 唐 韩愈 《论佛骨表》:“焚顶烧指,百十为羣。”
《骈字类编》:绀顶(绀顶)
杜氏通典见紫翼下
《漢語大詞典》:顶对(頂對)
对本。谓利润和本钱相等。《官场现形记》第五十回:“ 张太太 见两桩买卖都已成功,利钱又大,大约算起来,不上三年就有一个顶对;於是心上甚是感激 刁迈彭 。”《花城》1981年第3期:“他还说:‘算了算了,队里卖给我们只五分,我们赚了个顶对,问心问理好透了。’”
《國語辭典》:顶端(頂端)  拼音:dǐng duān
最高处。如:「我们终于爬上铁塔的顶端。」
《漢語大詞典》:顶巅(頂巔)
(1).山顶,山巅。 茅盾 《雾》:“我来此的第一夜就看见那最高的一座山的顶巅像钻石装成的宝冕似的灯火。”
(2).物体的顶端,最高处。 许地山 《女儿心》二:“晚烟好像一匹无尽头的白链,从远地穿林织树一直来到篱笆与茅屋底顶巅。”
(3).事物发展的极点。《花城》1981年第2期:“他们执意向必然挑战,历经危难,居然也攀上了理想的顶巅。”
《國語辭典》:顶搭(頂搭)  拼音:dǐng dā
婴幼儿剃发时,留在头顶上的一撮头发。《西游记》第三一回:「正戏处,被行者赶上前,也不管他是张家李家的,一把抓著顶搭子,提将过来。」
《漢語大詞典》:顶搭子(頂搭子)
孩童薙发时,留在头顶上的一撮头发。《西游记》第三一回:“只见有两个小孩子,在那里使弯头棍……正戏处,被 行者 赶上前,也不管他是 张 家 李 家的,一把抓着顶搭子,提将过来。”亦省称“ 顶搭 ”。《西游记》第四二回:“就袖中取出一把金剃头刀儿,近前去,把那怪分顶剃了几刀,剃作一个 泰山 压顶,与他留下三个顶搭,挽起三个窝角揪儿。”《醒世姻缘传》第五七回:“ 晁思才 狠狠的在脊梁上几个巴掌,提留着顶搭飞跑。”
《国语辞典》:顶多(顶多)  拼音:dǐng duō
最多。如:「这地区可以游览的地方顶多不会超过三处。」
《漢語大詞典》:顶公(頂公)
指屋。 清 梁同书 《直语补证》:“顶公,俗语谓屋也。见 明 吴忠节公 麟徵 年谱。公父售屋与人乃叹云云。”
《漢語大詞典》:顶瓜(頂瓜)
大瓜。 明 李诩戒庵老人漫笔·头通称:“今人以物之极大者为顶,意亦同,如称大瓜为顶瓜也。”
《漢語大詞典》:顶换(頂换)
顶冒替代。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杂课·牙税》:“牙税,乃市侩之身帖,以一帖凡蔽数十人,盖无帖私帮有帖以为影射……是一帖不惟蔽数十人,而可顶换数十人也。”
分類:替代
《漢語大詞典》:顶趾(頂趾)
头顶与足踵。借指全身。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金和尚:“而其为人,鄙不文,顶趾无雅骨。”
《漢語大詞典》:顶药(頂藥)
指头剂汤药。 万国儒 《踩电铃》:“开小组会批评,组长 老方头 找他个别谈话,总不下百次。可是,这只能起顶药作用,好没三天,老毛病就又犯了。”
分類:汤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