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县泉(縣泉)
山顶上的泉水;瀑布。管子·地员:“高陵土山二十施,百四十尺,而至於泉,山之上,命之曰县泉。” 郭沫若 等集校引 夏纬瑛 曰:“‘县泉’与 崑崙 之 县圃 同例,当指高山之顶有泉处。” 明 刘基 《郁离子·牧豭》:“县泉沃之,湿蘚被焉。”
《國語辭典》:羽冠  拼音:yǔ guān
竖立于飞禽类动物头顶上较长而别致的羽毛,称为「羽冠」。如孔雀的羽冠。
《國語辭典》:正头(正頭)  拼音:zhèng tóu
正室、正房,指大老婆。刘知远〈诸宫调。第一二〉:「那堪取慈母,火坑内得出离。争忍做正头,乞交为偏室。」
《國語辭典》:钟乳石(鐘乳石)  拼音:zhōng rǔ shí
雨水沿岩层缝裂溶蚀石灰岩,等到雨水因碳酸氢钙含量饱和而从洞穴顶部下滴时,中途因蒸发及碳、氧逃逸,而逐渐凝固成的沉积物。因其系从上至下增长而成,状如钟乳,故称为「钟乳石」。也称为「石钟乳」。
《漢語大詞典》:薄栌(薄櫨)
即欂栌。又称斗拱。是一种垫在立柱顶上用以承接横梁的建筑结构。汉书·扬雄传上:“香芬茀以穷隆兮,击薄櫨而将荣。”
《國語辭典》:顶子(頂子)  拼音:dǐng zi
1.亭子、塔、轿子等顶上的装饰物。
2.清朝官员的品秩以顶珠的颜色与质地为别。也作「顶珠」。
3.房顶。
《國語辭典》:石钟乳(石鐘乳)  拼音:shí zhōng rǔ
石灰岩洞中悬在洞顶壁上的锥状物体,由含碳酸钙的水溶液逐渐蒸发凝结而成。也称为「钟乳石」。
《國語辭典》:头直上(頭直上)  拼音:tóu zhí shàng
头顶上。元。张国宾《合汗衫》第一折:「有一日马颏下缨似火,头直上伞盖似云,愿哥哥你可便为官早立身。」《西游记》第二二回:「孙行者在后面牵了龙马,半云半雾相跟,头直上有木叉拥护。」
分類:头顶顶上
《漢語大詞典》:顶板(頂板)
(1).比喻互相冲突、争持。 沈从文 《主妇集·贵生》:“ 贵生 不知为什么总不大欢喜那癞子,两人谈话常常顶板。”
(2).矿井内巷道顶上的岩石层。《当代》1983年第2期:“现在,战胜了顶板的‘综采’正在各矿推广运用,他梦寐以求的这一天终于来了。”
《國語辭典》:晒台(晒臺)  拼音:shài tái
1.在露天平台以竹木、钢铁等为支架,供作晾晒衣物的地方。如:「下雨了!快把晒台上的衣服收进来。」
2.北方方言。摆脱、搁置不管。如:「这件事有我在,没人敢晒台。」
《國語辭典》:抓髻  拼音:zhuā jì
将头发梳拢盘结于头顶所成的髻,为女孩或女仆所梳的发式。《老残游记》第二回:「帘子里面出来一个姑娘,约有十六、七岁,长长鸭蛋脸儿,梳了一个抓髻。」也作「髽髻」。
《漢語大詞典》:盖板
用来封闭或盖住容器、箱子或结构物截面的端部或顶部的盖、罩或顶
木板房的外墙上或木房顶上的第一层木板或防水材料
《漢語大詞典》:箬包船
一种头部尖狭,船顶上包有穹形箬篷以蔽烈日、雨雪的船。 清 王应奎 《箬包船纪事》诗:“有船鋭其首,以箬包裹之。名为箬包船,聚泊疑茅茨。浮家无定所,忽湖忽江湄。”
《漢語大詞典》:角觜
鹰鹞头顶上的毛角。说文·角部:“觜,鴟旧头上角觜也。” 段玉裁 注:“角觜,‘萑’下云,毛角是也。毛角,头上毛有似角者也。” 闻一多 《古典新义·诗经通义》:“説文曰:‘觜,鴟旧头上角觜也。’头上角觜即毛角。鸟之毛角当以象角而得名。”
《國語辭典》:屋顶花园(屋頂花園)  拼音:wū dǐng huā yuán
楼顶上布置的庭园。供人游憩,并可净化空气,美化市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