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41
词典
1
分类词汇
40
共40,分3页显示
上一页
1
1
2
3
3
下一页
分类词汇
(续上)
牙音
音学
正韵
洪细
通转
李登
对转
类隔
旁转
阴声
今音
四呼
旁纽
吕静
协句
《國語辭典》:
牙音
拼音:
yá yīn
旧谓舌后阻之音为「牙音」。如三十六字母中的见、溪、群、疑为牙音。
分類:
语音
音韵学
《國語辭典》:
音学(音學)
拼音:
yīn xué
研究声音现象如音波、反射、共振等的学科。也称为「声学」、「音响学」。
分類:
音韵学
旧称
《國語辭典》:
正韵(正韻)
拼音:
zhèng yùn
书名。洪武正韵的简称。参见「洪武正韵」条。
分類:
音韵学
《漢語大詞典》:
洪细(洪細)
(1).大小。 南朝 梁武帝
《申敕诸州讯狱诏》
:“朕自藩部,常躬讯録,求理得情,洪细必尽。”
(2).音韵学名词。洪音和细音的合称。 晋
陆机
《演连珠》
之十六:“臣闻赴曲之音,洪细入韵。”参见“ 洪音 ”。
分類:
大小
音韵学
音和
《國語辭典》:
洪音
拼音:
hóng yīn
声韵学上指主要母音舌位较低、较后、口腔共鸣器空隙大的音。相对于细音而言。如宋、元等韵学家将一、二等韵视为洪音,把三、四等韵当做细音。
分類:
音韵学
发音
口腔
共鸣
空隙
《漢語大詞典》:
通转(通轉)
音韵学名词。古音学上指阴声韵、阳声韵、入声韵三者之间及各自的韵转现象。凡主要元音不变,仅韵尾发生变化的称对转;而阴声韵和阴声韵、阳声韵和阳声韵、入声韵和入声韵之间的相互变化称旁转。
分類:
音韵学
古音
声韵
入声
《国语辞典》:
李登
拼音:
lǐ dēng
人名。生卒年不详。三国魏音韵学家,曾任左校令。著《声类》十卷,以宫、商、角、徵、羽五声区别字音,尚未分立韵部,为汉语史上最早的韵书。书已不传。
分类:
人名
音韵学
《國語辭典》:
对转(對轉)
拼音:
duì zhuǎn
声韵学上指语音中阴声韵与阳声韵发生互通的现象。参见「阴阳对转」条。
分類:
对转
音韵学
官吏
古音
直接
越级
元音
迁调
入声
相互
转变
《國語辭典》:
类隔(類隔)
拼音:
lèi gé
音韵学上指反切上字与所切之字有重唇、轻唇或舌头、舌上的不同,称为「类隔切」。切语上字与被切之字古音本相同,但后世演变成不同的声类,因而造成切语不合的现象,即称为「类隔」。清。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卷五。舌音类隔之说不可信》:「古人制反切,皆取音和,如方、府、甫、武、符等,古人皆读重唇,后儒不识古音,谓之类隔,非古人意也。」
分類:
音韵学
反切
上字
之字
舌头
《國語辭典》:
旁转(旁轉)
拼音:
páng zhuǎn
音韵学上指古音中阳声与阳声或阴声与阴声的相互转变。但条件必须是双方的主要元音相近,发音部位相似。例如:〔a〕转变为〔ε〕、〔en〕转变为〔εn〕。
分類:
音韵学
运转
三类
韵部
邻近
相互
转变
《國語辭典》:
阴声(陰聲)
拼音:
yīn shēng
1.古代乐律上属阴声之音,即大吕、应钟、南吕、函钟、小吕、夹钟。《周礼。春官。大师》:「大师掌六律六同以合阴阳之声。阳声:黄钟、大蔟、姑洗、蕤宾、夷则、无射;阴声:大吕、应钟、南吕、函钟、小吕、夹钟。皆文之五声──宫、商、角、徵、羽;皆播之以八音──金、石、土、革、丝、木、匏、竹。」
2.声韵学上指无鼻音韵尾的韵母。参见「阴声韵」条。
分類:
音韵学
清浊
高下
声音
分成
阴阳
二类
韵尾
元音
有韵
韵母
《國語辭典》:
今音
拼音:
jīn yīn
1.现代的语音。
2.音韵学上指以《切韵》、《广韵》等韵书为代表的隋唐音。与以《诗经》押韵、《说文》谐声等为代表的周秦音(古音)相对。
分類:
现代
音韵学
语语
语音
等韵
韵书
《國語辭典》:
四呼
拼音:
sì hū
音韵学家分韵母为开口、齐齿、合口、撮口四种,合称为「四呼」。
分類:
音韵学
语音
依据
形态
韵母
合口呼
四类
《國語辭典》:
旁纽(旁紐)
拼音:
páng niǔ
发音部位相同而音值不同的声纽。如帮、滂、并、明皆属重唇音,而音值不同,互称为旁纽声纽。
分類:
旧诗
音韵学
八病
声母
韵母
相近
声调
《漢語大詞典》:
正纽(正紐)
(1).指四声相承的同声母字。如壬、衽、任、入。见 唐 神珙
《四声五音九弄反纽图》
。
(2).谓格律诗八病之一。如壬、衽、任、入四字为一纽,一句之中,已有壬字,更不得安衽、任字。见 明 胡震亨
《
唐音癸籤
》
卷一。
分類:
四声
格律诗
相承
八病
同声
声母
四字
《國語辭典》:
八病
拼音:
bā bìng
诗文声律上的八种弊病,为南朝梁沈约等人提出。八病通常指五言诗在句子音律配合上有平头、上尾、蜂腰、鹤膝、大韵、小韵、旁纽、正纽等八种缺失。
分類:
八病
作诗
声律
上应
应当
避忌
八种
弊病
《国语辞典》:
吕静(吕静)
拼音:
lǚ jìng
人名。晋音韵学家,生卒年不详。曾仿魏李登《声类》编成《韵集》一书,五卷,今已不传。
分类:
人名
音韵学
《漢語大詞典》:
协句(協句)
即协韵。音韵学用语。 清
钱大昕
《音韵问答》
:“ 沉重 作
《毛诗音》
,于今韵有不合者,谓之协句,如
《燕燕》
首章:‘远送于野’,云:‘协句宜音时预反’……协句亦谓之协韵。” 清
钱大昕
《
十驾斋养新录
》
卷一:“协句即古音也,自 陆德明 剏为古人韵缓,不烦改字之説,於 沈 ( 沉重 )所云协句者,皆如字读。”参见“ 协韵 ”。
分類:
协韵
音韵学
《國語辭典》:
协韵(協韻)
拼音:
xié yùn
1.符合韵律。诗词歌赋中,于相当的句末以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相押韵,使音调和谐优美,称为「协韵」。《红楼梦》第四○回:「无论诗词歌赋,成语俗话,比上一句都要协韵,错了的罚一杯。」
2.今韵与古韵不同,以今音读古韵,多不能谐。北周沈重作《毛诗音义》,创协韵之说,随意将某字临时改读某音,以求和谐。至明末陈第始用语音演变的道理加以反驳,认为时有古今,地有南北,今韵不协,正是语音演变的證据,不能任意随文改读。应求古韵,以證其和谐。
分類:
协韵
音韵学
押韵
符合
合韵
韵律
种因
不知
随意
临时
读为
求和
和谐
作法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