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98,分34页显示  上一页  5  6  7  8  9  11  12  13  14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塔婆
夏娃
寿司
凌波舞
钵多罗
迦蓝
轨范师
纳粹
穆民
苹婆
芭蕾舞
逻些
兀剌赤
探戈
偷婆
《漢語大詞典》:塔婆
梵语stūpa或古 印度 俗语thūpa的音译。塔。 唐 玄应 一切经音义卷十六:“塔婆:或言‘偷婆’,或言‘藪斗波’,皆讹也。正言‘窣覩波’,此言‘庙’也。”释氏要览·送终立塔:“梵语‘塔婆’,此云‘高显’,今略称‘塔’也。”
《國語辭典》:夏娃  拼音:xià wá
根据《旧约》创世纪记载,上帝照自己肖像造就了一男一女,男的称为「亚当」,女的称为「夏娃」。今泛指女性。为希伯来语Hawwah的音译。也译作「厄娃」。
《国语辞典》:寿司(寿司)  拼音:shòu sī
一种日本料理。为日语すし的音译。在刚蒸熟的饭中,放入醋、糖、盐等调味料,搅拌均匀,使之冷却。在细竹帘上先铺上一层海苔皮,再铺上一层饭,然后再铺上生鱼片、渍菜、蛋等食品,最后再压紧成长筒状,切成小块食用。
《国语辞典》:凌波舞  拼音:líng bō wǔ
一种源自中美洲的舞蹈。凌波为英语Limbo的音译。舞者跳时一面后仰,一面以跳舞方式,穿过逐次降低的横杆。
《漢語大詞典》:钵多罗(鉢多羅)
钵。梵语的音译。 唐 宗密《盂兰盆经疏》卷下:“鉢和罗饭者,鉢中饭也。梵云鉢多罗,此云应量器,和字讹也。今时但云鉢者,畧也。”
分類:梵语音译
《國語辭典》:迦蓝(迦藍)  拼音:jiā lán
佛教用语。佛寺、寺院。为梵语saṁghārāma的音译。
《漢語大詞典》:轨范师(軌範師)
佛寺中传授佛法者的职位称号。音译为阿闍梨。 唐 义净 南海寄归内法传·二十五师资之道:“﹝本﹞或问云:阿遮利耶存念﹝註﹞译为轨范师,是能教弟子法式之义。”亦省称“ 轨范 ”。《敦煌变文集·佛说阿弥陀经讲经文》:“轨范每常长不闕,威仪未省暂离身。”
《國語辭典》:纳粹(納粹)  拼音:nà cuì
纳粹党的简称。参见「纳粹党」条。
《國語辭典》:穆民  拼音:mù mín
回教徒的自称。穆罕默德的子民。
《漢語大詞典》:苹婆(蘋婆)
梵语bimba音译。苹果。 明 谢肇浙 《五杂俎·物部三》:“上苑之苹婆, 西凉 之蒲萄, 吴 下之杨梅,美矣。” 清 曹寅 《冲谷四兄归浭阳予从猎汤泉同行不相见十三日禁中见月感赋兼呈二兄》诗:“争似苹婆双院里,挥毫日日醉春风。”
《國語辭典》:芭蕾舞  拼音:bā lěi wǔ
欧洲古典舞剧的统称。芭蕾为英语ballet的音译。起源于十五世纪义大利宫廷,为一种典雅带有戏剧性的舞蹈。有一套完整的训练方式,强调足尖舞蹈技巧,并以动作表现多种感情。舞者必须保持高度平衡及轻盈,展现高尚文雅的仪态。各国的芭蕾均有独特风格,如美国芭蕾舞节奏明快、富活力,英国芭蕾舞典雅,俄国的芭蕾舞有力而华丽。芭蕾舞的主题初为具道德或政治意识的神话戏剧,十九世纪渐转向逃避现实、追求异国情调。现今的芭蕾舞剧,多已非戏剧性的表演,仅是表现一段音乐或某一动作发展出来的舞蹈,强调心境与感受的表达,也反映生活紧张的压迫感。
《漢語大詞典》:逻些(邏些)
藏语的音译。 吐蕃 的都城。即今 西藏自治区 拉萨市 。旧唐书·吐蕃传上:“其国都城号为 逻些城 。”旧五代史·外国传二·吐蕃:“其俗随畜牧无常居,然亦有城郭,都城号 逻些城 。”
《國語辭典》:兀剌赤  拼音:wù là chì
马夫。译自蒙古语。管理驿马的人。元。施惠《幽闺记》第一○出:「兀剌赤,兀剌赤,门外等多时。」明。高明《琵琶记。牛相出京宣旨》:「兀剌赤!俺路上要吃得些介分例。」也作「乌拉赤」。
《國語辭典》:探戈  拼音:tàn gē
一种二十世纪初源于南美洲的交际舞。为英语tango的音译。舞曲的节拍有四分之二与四分之四两种,舞步多为滑步,有较长时间的停顿,且变化很多。也译作「糖果舞」。
《漢語大詞典》:偷婆
佛塔。梵语stupa的音译。 唐 玄应 一切经音义卷十:“偷婆,经中或作兜婆,或云塔婆,或言藪斗波,皆讹也。正言窣堵波。此云庙,或言方坟,皆义释也。”法苑珠林卷五四:“若菩萨为 如来 故,若供养偷婆,若窟若舍,若故若新,是名支提供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