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单音词(單音詞)  拼音:dān yīn cí
由一个字构成,代表一个意义的语言成分。也作「单词」。
《漢語大詞典》:锵金鸣玉(鏘金鳴玉)
金玉相撞而发声。比喻音节响亮,诗句优美。 唐 骆宾王 《帝京篇》:“绣柱璇题粉壁映,鏘金鸣玉王侯盛。”亦作“ 鏘金鏗玉 ”。 五代 齐己 《读〈李白集〉》:“鏘金鏗玉千餘篇,膾吞炙嚼人口传。”
《國語辭典》:声母(聲母)  拼音:shēng mǔ
1.对韵母而言,指标声的字母。如国语注音符号的ㄅ、ㄆ、ㄇ、ㄈ等。也称为「辅音」、「子音」。
2.形声字的声符,常为形成诸形声字读音之母,故称为「声母」。如仑为伦、沦、崙、纶、轮诸字的声母。
《國語辭典》:声纽(聲紐)  拼音:shēng niǔ
声韵学中指声母的旧称。如帮、滂、并、明等。
《國語辭典》:声母(聲母)  拼音:shēng mǔ
1.对韵母而言,指标声的字母。如国语注音符号的ㄅ、ㄆ、ㄇ、ㄈ等。也称为「辅音」、「子音」。
2.形声字的声符,常为形成诸形声字读音之母,故称为「声母」。如仑为伦、沦、崙、纶、轮诸字的声母。
《漢語大詞典》:铿金戛玉(鏗金戛玉)
形容文词音节铿锵,不同凡响。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一:“ 张菉居 曰: 明 诗四变……吾 豫 当初变时,一人起而左右北地,鏗金戛玉,至今踔厉词坛。”亦作“ 鏗金霏玉 ”。 清 钮琇 觚賸·樵隐:“ 崔 出《樵隐近咏》相示…… 黄 不觉惊赏曰:‘此真鏗金霏玉之音也。’”
《國語辭典》:戛玉敲冰  拼音:jiá yù qiāo bīng
形容声音响亮清脆或文章音节铿锵有声。唐。白居易 听田顺儿歌:「戛玉敲冰声未停,嫌云不遏入青冥。」也作「戛玉敲金」、「戛玉锵金」。
《漢語大詞典》:戛玉
亦作“戞玉”。 敲击玉片。形容声音清脆悦耳。 唐 崔致远 《石峰》诗:“点苏寒影粧新雪,戞玉清音喷细泉。” 宋 罗烨 醉翁谈录·王魁负心桂英死报:“ 谢 氏筵中闻雅唱,何人戞玉在帘幃?” 清 俞蛟 《潮嘉风月记·丽景》:“月夕花朝,鬢影流香,歌声戛玉。”
《國語辭典》:戛玉敲金  拼音:jiá yù qiāo jīn
形容声音清脆或诗文音节铿锵。《聊斋志异。卷六。八大王》:「雅谑则飞花粲齿,高吟则戛玉敲金。」也作「戛玉敲冰」、「戛玉锵金」。
《國語辭典》:戛玉锵金(戛玉鏘金)  拼音:jiá yù qiāng jīn
形容声音响亮清脆或诗文音节铿锵。宋。王迈 祭海阳县尉林磻䱷先生文:「先生之学,涵古茹今;先生之文,戛玉锵金。」也作「戛玉敲冰」、「戛玉敲金」。
《國語辭典》:联绵字(聯綿字)  拼音:lián mián zì
汉语中某些含双音节的单词,只具一个词素,不可分开解释,否则无意义,状似联绵二字为一语,作用同一般单音节的单词。可概分为以下三类:一、叠字:如:「关关」、「凄凄」等。二、双声:如:「丁当」、「淋漓」等。三、叠韵:如:「仓皇」、「龙钟」等。大部分的联绵字为形容词、副词、拟声词,也有一些为名词、叹词等。写法在文献上也往往并不固定。也作「连绵字」、「謰语」、「衍声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