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大詞典》:朗润(朗潤)
(1).明亮润泽。《周书·高琳传》:“ 琳 母尝祓禊 泗 滨,遇见一石,光彩朗润,遂持以归。” 唐太宗 《大唐三藏圣教序》:“仙露明珠,詎能方其朗润。” 陶曾佑 《中国文学之概观》:“若凤凰之雝喈,圭璋之朗润。” 冰心 《一个母亲》:“那一个孩子不像出水的莲花一般,发出自然朗润的光辉。”
(2).爽朗温和。 唐 王勃 《梓州郪县兜率寺浮图碑》:“长史 河东 裴某 ,风神朗润,操履贞勤。” 明 李东阳 《光禄寺少卿李君墓志铭》:“生而朗润,数岁能属对,人争诵之。”
(3).谓声音响亮圆润。 清 梅曾亮 《原任予告大学士戴公墓碑》:“吐词流音,朗润畅远。” 茅盾 《无题》:“开头的一二分钟,虽然念得快,声音倒是朗润的。”
(2).爽朗温和。 唐 王勃 《梓州郪县兜率寺浮图碑》:“长史 河东 裴某 ,风神朗润,操履贞勤。” 明 李东阳 《光禄寺少卿李君墓志铭》:“生而朗润,数岁能属对,人争诵之。”
(3).谓声音响亮圆润。 清 梅曾亮 《原任予告大学士戴公墓碑》:“吐词流音,朗润畅远。” 茅盾 《无题》:“开头的一二分钟,虽然念得快,声音倒是朗润的。”
《漢語大詞典》:凡响(凡響)
(1).平凡的音响、音调。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九:“诗有音节清脆,如雪竹冰丝,非人间凡响,皆由天性使然,非关学问。”《老残游记》第十回:“从前听过 孙琴秋 先生弹琴,有《汉宫秋》一曲,以为絶非凡响。” 郑振铎 《蝉与纺织娘》:“那鸣虫的作响,真不是凡响。”
(2).指平庸的作品。 清 黄景仁 《贾礼耕用昌黎石鼓歌韵赠诗和赠一首》:“文章鼓吹有根柢,以混凡响奚能讹。” 清 昭梿 《啸亭杂录·果恭王之俭》:“善诗词,幼受业於 沈确士 尚书,故词宗归於正音,不为凡响。”
(2).指平庸的作品。 清 黄景仁 《贾礼耕用昌黎石鼓歌韵赠诗和赠一首》:“文章鼓吹有根柢,以混凡响奚能讹。” 清 昭梿 《啸亭杂录·果恭王之俭》:“善诗词,幼受业於 沈确士 尚书,故词宗归於正音,不为凡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