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787,分120页显示  上一页  100  101  102  103  104  106  107  108  109 下一页
词典(续上)
面子帐
面色如衫
面弱
面如土色
蜜面
面圪瘩
面疙瘩
面馆
面果子
面果子
面颔
面很
面红耳赤
面红耳热
面红颈赤
《漢語大詞典》:面子帐(面子帳)
犹言应场面,做样子。《官场现形记》第九回:“你这回请讼师不过面子帐,用不着他替你着力。”
分類:场面
《分类字锦》:面色如衫
倦游杂录谢汲戏胡旦饮酒面赤曰舍人面色如衫色胡曰学士心头似幞头
分类:
《國語辭典》:面弱  拼音:miàn ruò
脸皮嫩、脸皮薄。《西游记》第三二回:「你罢软的老和尚,捉掐的弼马温,面弱的沙和尚。」
《國語辭典》:面如土色  拼音:miàn rú tǔ sè
脸色像泥土一样。形容惊恐到了极点。《红楼梦》第九三回:「贾芹拾来一看,吓得面如土色。」《警世通言。卷九。李谪仙醉草吓蛮书》:「李白重读一遍,读得声韵铿锵,番使不敢则声,面如土色,不免山呼拜舞辞朝。」也作「面如灰土」、「面色如土」。
《漢語大詞典》:蜜面(蜜麵,蜜麪)
和蜜的米面食品。 宋 林洪 《山家清供·寒具》:“及考 朱氏 註《楚词》:‘粔籹蜜饵,有餦餭些。’谓以米麵煎熬作之寒具也。以是知《楚词》一句,是自三品:粔籹乃蜜麪之乾者,十月开炉饼也;蜜饵乃蜜麵少润者,七夕蜜食也;餦餭,乃寒食具,无可疑者。”
《漢語大詞典》:面圪瘩
亦作“麵圪瘩”。 见“ 麪疙瘩 ”。
《國語辭典》:面疙瘩(麵疙瘩)  拼音:miàn gē da
1.一种面食。作法是将一小块一小块的面团放入滚水中煮熟即成。再加入配料就可食用。
2.切面条时所馀下的面屑。
《國語辭典》:面疙瘩(麵疙瘩)  拼音:miàn gē da
1.一种面食。作法是将一小块一小块的面团放入滚水中煮熟即成。再加入配料就可食用。
2.切面条时所馀下的面屑。
《國語辭典》:面馆(麵館)  拼音:miàn guǎn
卖面食的馆子。《文明小史》第二六回:「济川无奈,只得在就近小面馆里买碗面吃了。」
《漢語大詞典》:面果子(麪菓子)
油炸的面制品。红楼梦第四一回:“又看那一样是奶油炸的各色小麪菓子,也不喜欢。”
分類:油炸制品
《漢語大詞典》:面果子
油炸的面制品。
分類:油炸制品
《漢語大詞典》:面颔(面頷)
头面与下巴。指头部。亦借指物体上部。 清 傅山 《堤行》诗之一:“霜醉河滩草面頷,西山一带紫縈嵐。”
《漢語大詞典》:面很
相貌凶狠。国语·晋语九:“ 宵 之佷在面, 瑶 之佷在心。心佷败国,面佷不害。” 韦昭 注:“佷,佷戾,不从人也。”
分類:相貌凶狠
《國語辭典》:面红耳赤(面紅耳赤)  拼音:miàn hóng ěr chì
形容因高温、羞愧、焦急或发怒时而脸上、耳朵发红的样子。《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回:「冷时便浑身发抖,热时便流汗浃背,不住的面红耳赤,意往神驰,身上不知怎样才好。」《官场现形记》第七回:「后来众人见他急的面红耳赤,也就罢了。」
《國語辭典》:面红耳热(面紅耳熱)  拼音:miàn hóng ěr rè
羞愧的样子。《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忖了忖,面红耳热,颠倒讨不出价钱来。」
《國語辭典》:面红耳赤(面紅耳赤)  拼音:miàn hóng ěr chì
形容因高温、羞愧、焦急或发怒时而脸上、耳朵发红的样子。《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回:「冷时便浑身发抖,热时便流汗浃背,不住的面红耳赤,意往神驰,身上不知怎样才好。」《官场现形记》第七回:「后来众人见他急的面红耳赤,也就罢了。」
《漢語大詞典》:面红颈赤(面紅頸赤)
见“ 面红耳赤 ”。
《國語辭典》:面红耳赤(面紅耳赤)  拼音:miàn hóng ěr chì
形容因高温、羞愧、焦急或发怒时而脸上、耳朵发红的样子。《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回:「冷时便浑身发抖,热时便流汗浃背,不住的面红耳赤,意往神驰,身上不知怎样才好。」《官场现形记》第七回:「后来众人见他急的面红耳赤,也就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