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面目  拼音:miàn mù
1.容貌、相貌。《庄子。秋水》:「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文明小史》第一七回:「谁知除了眼镜,两眼模糊,反辨不出那人的面目。」
2.面子、体面。《国语。吴语》:「若其有知,吾何面目以见员也。」《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二:「昨日感卿包容,不然小生面目难施了。」
《國語辭典》:真面目  拼音:zhēn miàn mù
本来的面貌、形态。宋。苏轼 题西林壁诗:「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三:「今日郎君与妹子成亲过了,妾所以才把真面目与郎相见。」
分類:面貌真相
《国语辞典》:无面目(无面目)  拼音:wú miàn mù
不讲交情。《水浒传》第六七回:「平生最无面目,到处投人不著。」也作「没面目」。
《漢語大詞典》:有何面目
反诘语。表示无颜,没有脸面。战国策·秦策五:“王召 姚贾 而问曰:‘吾闻子以寡人财交於诸侯,有诸?’对曰:‘有。’王曰:‘有何面目復见寡人?’”后汉书·独行传·赵苞:“食禄而避乱,非忠也;杀母以全义,非孝也。如是,有何面目立於天下?”《水浒传》第一一九回:“今日 宋江 虽存,有何面目再见 山东 父老、故乡亲戚?”
《漢語大詞典》:无面目见江东父老(無面目見江東父老)
语本史记·项羽本纪:“於是 项王 乃欲东渡 乌江 。 乌江 亭长檥船待…… 项王 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 籍 与 江东 子弟八千人渡 江 而西,今无一人还,纵 江东 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后以“无面目见江东父老”为羞见故乡人之典实。二刻拍案惊奇卷三七:“ 程宰 兄弟两人因是做折了本钱,怕归来受人笑话,羞惭渗沮,无面目见 江东 父老,不思量还乡去了。”
《国语辞典》:难施面目(难施面目)  拼音:nán shī miàn mù
无颜面对他人。唐。沈既济《任氏传》:「事可愧耻,难施面目。」
《国语辞典》:面目黄瘦(面目黄瘦)  拼音:miàn mù huáng shòu
身体虚弱、消瘦有病容。《红楼梦》第五五回:「他虽不肯说出来,众人见他面目黄瘦,便知失于调养。」
《国语辞典》:面目清秀  拼音:miàn mù qīng xiù
清爽秀美的面貌。《红楼梦》第六回:「只听一路靴子脚响,进来了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年,面目清秀,身才夭矫,轻裘宝带,美服华冠。」
《国语辞典》:面目狰狞(面目狰狞)  拼音:miàn mù zhēng níng
面目凶恶可怕。如:「看他那面目狰狞的样子,难怪谁都不敢去惹他。」
《国语辞典》:没有面目(没有面目)  拼音:méi yǒu miàn mù
没脸、不好意思。如:「你今日竟做了这样背恩义的事!我也没有面目去见他。」《醒世姻缘传》第九回:「晁大舍正在枕边与珍哥算计:『这是天不由他,我倒说休不成了,他却自己没有面目,要回娘家去住。』」
分类:不好意思
《国语辞典》:三日不读书,面目可憎(三日不读书,面目可憎)  拼音:sān rì bù dú shū,miàn mù kě zēng
形容人不努力充实学问,以致孤陋寡闻,令人厌恶。如:「『三日不读书,面目可憎』,在工作之馀,也应多读好书充实自己。」
《国语辞典》:大头面目(大头面目)  拼音:dà tóu miàn mù
高级官员或有头有脸的大人物。《金瓶梅》第五二回:「他曾见过甚么大头面目?且比哥那咱的勾当?题起来,把他諕杀了罢了!」
《國語辭典》:不识庐山真面目(不識廬山真面目)  拼音:bù shì lú shān zhēn miàn mù
无法认识庐山的全貌。语出宋。苏轼题西林壁〉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后常用此语来比喻人因陷于事物环境中,以致只见局部,不能知道事物的全面。如:「在这紫禁城中,东逛西逛,也只能欣赏一隅,真有不识庐山真面目之憾啊!」也可引喻对刻意遮掩的事物难窥究竟。如:「到底谁是天字第一号?不识庐山真面目。」
《國語辭典》:本来面目(本來面目)  拼音:běn lái miàn mù
1.佛教用语。指人固有的心性、本分。《五灯会元。卷二。蒙山道明禅师》:「不思善,不思恶,正恁么时,阿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
2.事物原本的样子。《镜花缘》第四六回:「任他变幻,何能脱却本来面目!」
《國語辭典》:没面目(沒面目)  拼音:méi miàn mù
不顾情面、不容讲情。《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张协状元。第三五出》:「末云:『怕伤触了别人。』净云:『我最没面目,爹来也不相识。』」也作「无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