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少管閒事  拼音:shǎo guǎn xián shì
非分内的事情不要去干涉处理。多用于劝诫、请求或愤怒生气时对他人的警语。如:「你最好少管閒事,免得惹祸上身。」、「你少管閒事好不好!」
《国语辞典》:染指于鼎(染指于鼎)  拼音:rǎn zhǐ yú dǐng
语出《左传。宣公四年》:「及食大夫鼋,召子公而弗与也。子公怒,染指于鼎,尝之而出。」比喻觊觎非分的利益。
《国语辞典》:告天拜斗  拼音:gào tiān bài dǒu
祭告上帝,参拜星斗。《六部成语注解。刑部》:「告天拜斗:求告上天,礼拜星斗,妄思非分也。」比喻心中常存有非分的想法。
《国语辞典》:觊觎之心(觊觎之心)  拼音:jì yú zhī xīn
非分的意念或企图。《金瓶梅》第一七回:「这蒋竹山从与妇人看病之时,怀觊觎之心,已非一日。」《隋唐演义》第九三回:「可知那声色犬马、奇技淫物,适足以起大盗觊觎之心。」也作「觊觎之志」。
《国语辞典》:觊觎之志(觊觎之志)  拼音:jì yú zhī zhì
非分的意念或企图。《东周列国志》第八回:「君多内宠,公子突、公子仪、公子亹三人,皆有觊觎之志。」也作「觊觎之心」。
《国语辞典》:朋友妻,不可欺  拼音:péng yǒu qī,bù kě qī
对于友人的妻室,应该尊重爱护,不能有非分的想法。《缀白裘。卷一。花鼓》:「(净)大相公,怎么样?朋友妻,不可欺。」
《国语辞典》:饱暖生淫(饱暖生淫)  拼音:bǎo nuǎn shēng yín
生活饱暖安逸之馀,内心却产生超越礼法的非分之想。比喻欲望无止境。元。关汉卿《救风尘》第三折:「你穷杀呵甘心守分挨贫困,你富呵休笑我饱暖生淫惹议论。」也作「饱暖生淫欲」、「饱暖思淫欲」。
《国语辞典》:沾便宜  拼音:zhān pián yí
分享非分的益处。如:「我最不喜欢沾便宜,那是会惹人讨厌的。」
《漢語大詞典》:强得易贫(强得易貧)
谓非分之得容易失去。 夏丏尊 叶圣陶 《文心》三一:“如果内里并不充实,也想信口开河,提笔乱挥,取得‘自然’的美名,结果必然不成东西,徒然使自己后悔,供人家嘲笑,这便是‘强得易贫’了。”
《漢語大詞典》:觑觎(覰覦)
亦作“覷覦”。 非分的希望或企图。 清 钱泳 《履园丛话·臆论·无学》:“功名富贵,未到手时,望之如在天上,一得手后,亦不过尔尔。然从此便生出无数波折,无数覷覦。” 清 钱泳 《履园丛话·收藏·总论》:“收藏书画是雅事,原似云烟过眼,可以过而不留,若一贪恋,便生覷覦之心,变雅而为俗矣。”
《漢語大詞典》:省身克己
检查自身过失,克制自己非分之想。 明 钱德洪 《王文成公〈大学问〉跋》:“吾党各以己见立説,学者稍见本体,即好为径超顿悟之説,无復有省身克己之功。”亦省作“ 省克 ”。 叶圣陶 《病夫》:“现在正缺乏一种修养的书籍给他们看,让他们做一点省克的工夫。”
《漢語大詞典》:神仙不是凡人作
比喻不作非分之想。儿女英雄传第三七回:“却説那个 长姐儿 看着两位奶奶合大爷这番觥筹交错,心里明知‘神仙不是凡人作’,却又不能没个‘梦到神仙梦也甜’的非非想。”
分類:不作非分
《漢語大詞典》:侥取(僥取)
非分谋取。 清 龚自珍 《发大心文》:“脱令我今世进身坎軻,横见贬抑,便须知我前生侥取荣利,贪赂罔法,不畏人王,不耻姗笑故。”
分類:非分谋取
《漢語大詞典》:冒践(冒踐)
(1).犹冒涉。《后汉书·袁绍传》:“故冒践霜雪,不惮劬勤,实庶一捷之福,以立终身之功。”参见“ 冒涉 ”。
(2).谦词。谓非分而居其位。 唐 李峤 《为武攸暨让官封表》:“方就散秩之辈,幸沾朝请之流,寧可以冒践槐廷,更增茅土。”
分類:谦词非分
《漢語大詞典》:冒涉
谓不顾艰险而跋涉。后汉书·东平献王苍传:“帝以 苍 冒涉寒露,遣謁者赐貂裘。” 唐 韩愈 《送灵师》诗:“ 灵师 不掛怀,冒涉道转延。”宋史·外国传四·交趾:“﹝ 丁承正 等﹞由 海口 入大海,冒涉风涛,颇歷危险。” 明 田汝成 西湖游览志馀·方外玄踪二:“﹝ 葛洪 ﹞寻书问义,不远数千里,崎嶇冒涉,期於必得。”
分類:艰险跋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