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407,分94页显示  上一页  4  5  6  7  8  10  11  12  13 下一页
词典(续上)
静依
肃静
野静
廉静
静虚
澄静
溪静
静乱
静憩
静待
静渊
绥静
静波
海静
静吟
《骈字类编》:静依(静依)
唐 赵嘏 送韩绛归淮南寄韩绰先辈 江帆自落鸟飞外,月观静依春色边。
《國語辭典》:肃静(肅靜)  拼音:sù jìng
1.严肃寂静。如:「当国家元首进入礼堂时,顿时全场肃静。」
2.平定。如:「肃静叛乱」。
《骈字类编》:野静
清 待考 濠濮间想轩联 野静山气敛;林疏风露长。
《漢語大詞典》:廉静
谓秉性谦逊沉静。南史·傅昭传:“ 明帝 践阼,引 昭 为中书通事舍人。时居此职者,皆权倾天下, 昭 独廉静无所干豫,器服率陋,身安粗糲。”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知己:“ 赵 郡 李崿 伯高 ,含大雅之素; 崿 族子 丹叔南 ,诚庄而文; 丹 族子 惟岳 谋道 ,沉邃廉静。”红楼梦第一二○回:“ 宝釵 小时候,便是廉静寡欲,极爱素淡的,他所以才有这个事。”
《漢語大詞典》:静虚
(1).清净无欲。吕氏春秋·知度:“有道之主因而不为,责而不詔,去想去意,静虚以待。”《孔子家语·好生》:“ 舜 之为君也……德若天地而静虚。” 明 唐顺之 《赠张方士序》:“窃疑二氏专求之静虚,纵不能无毫釐之差,其去圣学,要之较世儒为近。”
(2).恬淡平和。 清 梅曾亮 《太乙舟山房文集序》:“ 新城 礼部侍郎 陈公 ,为古文学……不为熊熊之光,绚烂之色,而静虚澹淡,若近而若远。”
《漢語大詞典》:澄静
平静;清静。《韩诗外传》卷七:“血脉澄静,娉内以定之。”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十六:“此虽眼前语,然非心源澄静者不能道。”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苍白而瘦削的脸上,深湛的黑眼睛有若一泓澄静的古潭。”
分類:平静清静
《骈字类编》:溪静(溪静)
唐 钱起 忆山中寄旧友 树深烟不散,溪静鹭忘飞。
《漢語大詞典》:静乱(静亂)
平定变乱;使安定宁静。 三国 魏 曹植 《求自试表》:“臣之事君,必以杀身静乱。” 北周 庾信 《燕射歌辞·羽调曲一》:“树君所以牧人,立法所以静乱。”隋书·经籍志三:“兵者,所以禁暴静乱者也。”
《漢語大詞典》:静憩
指隐居。 隋 江总 《摄山栖霞寺碑》:“曩日静憩 钟巖 ,余便观止。餐仁饮德,十有餘年。”
分類:隐居
《国语辞典》:静待(静待)  拼音:jìng dài
安静的等待。《文明小史》第三六回:「过了两日,纬卿有信来,说是钦差已经答应了,静待几天,便有回信。」
分类:安静等待
《國語辭典》:静渊(靜淵)  拼音:jìng yuān
安静深远。《史记。卷一。五帝本纪》:「静渊以有谋,疏通而知事。」宋。陈师道〈代兴龙节功德疏〉:「伏愿凭觉皇之外助,效臣子之内心。如河海之静渊,与天地而长久。」
《漢語大詞典》:绥静(綏静)
安抚平定。左传·成公十三年:“诸侯疾之,将致命于 秦 ; 文公 恐惧,绥静诸侯, 秦 师克还无害,则是我有大造于西也。”后汉书·皇后纪上·和熹邓皇后:“援立陛下为天下主,永安 汉 室,绥静四海。”宋史·食货志上:“ 哲宗 即位,诸老大臣维持初政,益务绥静。”明史·四川土司传一·四军民府:“凡遇袭替,务合两省会勘。 蜀 察其世次, 滇 亦按无侵犯,方许起送,亦羈縻绥静之要术也。”
《漢語大詞典》:静波
(1).使波浪平息。 三国 魏 曹植 《洛神赋》:“於是 屏翳 收风, 川后 静波。”
(2).风平浪静,水不扬波。 晋 陆机 《应嘉赋》:“意邈澄霄,神夷静波。” 晋 张华 《武帝哀策文》:“江海静波, 岷岳 无尘。”云笈七籤卷二二:“山海静波,诸天肃清。”
《骈字类编》:海静(海静)
唐 孙逖 和崔司马登称心山寺 岩空迷禹迹,海静望秦馀。
唐 无可 中秋月彩如昼寄上南海从翁侍御 海静天高景气殊,鲸睛失彩蚌潜珠。
《骈字类编》:静吟(静吟)
唐 刘得仁 宿韦津山居 静吟倾美酒,高论出名场。
唐 李中 赠致仕沈彬郎中 多谢维舟处,相留接静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