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王谔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王谔(1476年6月16日—?),字直夫,号青门,陕西西安右护卫军籍,白水县人,同进士出身。治《易经》,由国子生中式弘治十四年(1501年)辛酉科陕西乡试第一名举人(解元),年三十三岁中式正德三年(1508年)戊辰科会试第八十二名,第三甲第四十名进士。初授户部主事,升山西司郎中,嘉靖时官至按察司佥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88—1565 【介绍】: 明浙江仁和人,字懋学,一字子登,号青门山人。身本贵介,志则清真,野服山中,浪游海外,诗篇雅调,人称江湖诗人第一流。好古名画,摩挲有得,援笔挥洒,风神气韵绝妙。有《青门诗集》、《唾窗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江西新昌人,字伯华。隆庆二年进士,除刑部主事。张居正起复,同舍郎艾穆、沈思孝以抗疏廷杖,文范慷慨护视,谪闽司运官。居正没,起武库郎,出为湖广学使,升广东参议。有《缙云斋稿》、《甘露堂集》。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伯华,瑞州新昌人。隆庆戊辰进士,历官广东布政司参议有缙云斋甘露堂集
维基
蔡文范(1542年—?),字道华,号青门,江西瑞州府新昌县人,民籍。江西乡试第五十五名举人。隆庆二年(1568年)中式戊辰科会试第一百十八名,二甲第七十一名进士。初授刑部主事,以忤张居正,星变考察左迁闽盐官。复除兵部主事,十三年五月与翰林院编修黄洪宪主考福建乡试。升湖广提学佥事,参粤藩。著有《缙云斋稿》、《甘露堂集》。
屈灼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屈灼(1546年—?),字见夫,号青门,陕西西安府华州蒲城县人,军籍,进士出身。陕西乡试第七名,万历二年(1574年)登甲戌科会试第二百九十八名,第三甲第一百九十八名进士。初授阳曲县知县,历官户部郎中,二十年七月升通政司右参议,二十一年七月转左参议,二十六年五月升右通政,因火灾,出为河南睢陈兵备副使。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常州府武进人,字青门,一作字上宇,号青门。吴中行侄。万历三十二年进士,授编修。崇祯六年进建极殿大学士。七年改中极殿。时帝惩诸臣积玩,政尚严核,宗达调剂宽严间,裨益殊多。卒谥文端。
维基
吴宗达(1572年—1636年),字上于,号青门,南直隶常州府武进县洗马桥(今武进市)人,祖籍宜兴县北渠里(今闸口镇)。探花。出身官宦世家。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登甲戌科一甲第三名(探花),授翰林院编修。崇祯三年(1630年)升礼部尚书,六月兼东阁大学士。崇祯八年(1635年)五月归里。谥文端。著有《涣亭存稿》。

人物简介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维烈,尚书用懋子。万历丙辰进士。初任应天教授,迁南国子助教,历吏部郎中,出为山东按察副使,官至户部右侍郎。
维基
申绍芳,字维烈,号青门,南直隶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同进士出身。申时行孙,申用嘉子。万历四十三年乙卯科举人,四十四年(1616年),联登丙辰科进士,授应天府教授。天启年间,官至南京礼部郎中、考功司郎中。崇祯元年三月,登山东按察使,后降任山西副使。崇祯三年,任福建右参政;崇祯五年,升福建按察使。此后官至户部右侍郎。弘光时,起原官。僧大悲之狱,词连绍芳及钱谦益,二人疏辨,获免。
《漢語大詞典》:青门道(青門道)
指古 长安 青门 外的大道。 唐 李白 《寓言》诗之三:“ 长安 春色归,先入 青门道 。” 王琦 注:“《雍録》:‘ 青门 ,在 汉 都城,为东面南来第一门,即 邵平 种瓜之地。’” 南唐 冯延巳 《菩萨蛮》词:“回廊远砌生秋草,梦魂千里 青门道 。”参见“ 青门 ”。
《國語辭典》:青门(青門)  拼音:qīng mén
汉代长安城东南的霸城门,因城门为青色,故俗称为「青门」。后借以泛指京城的城门。《文选。阮籍。咏怀诗十七首之九》:「昔闻东陵瓜,近在青门外。」宋。欧阳修 玉楼春。春山敛黛低歌扇词:「青门柳色随人远,望欲断时肠已断。」
《漢語大詞典》:种瓜人(種瓜人)
指 秦 时 东陵侯 召平 。 秦 破,为布衣,种瓜 青门 外。 唐 李白 《古风》之九:“ 青门 种瓜人,旧日 东陵侯 。”
《漢語大詞典》:青门柳(青門柳)
古 长安 东 霸城门 ,俗称 青门 , 青门 外有桥名 霸桥 , 汉 人送行至此,折柳赠别。后因以“青门柳”为赠别送行的典故。 明 袁宏道 《送周尚宝左迁海澄典史》诗之二:“几度 青门 柳,荣枯送尔行。”参见“ 青门 ”。
《國語辭典》:青门(青門)  拼音:qīng mén
汉代长安城东南的霸城门,因城门为青色,故俗称为「青门」。后借以泛指京城的城门。《文选。阮籍。咏怀诗十七首之九》:「昔闻东陵瓜,近在青门外。」宋。欧阳修 玉楼春。春山敛黛低歌扇词:「青门柳色随人远,望欲断时肠已断。」
《漢語大詞典》:青门隐(青門隱)
秦 东陵侯 召平 , 秦 灭后隐居 长安 青门 外,以种瓜为业。后因以“青门隐”指隐居。 唐 王绩 《晚年叙志示翟处士》诗:“失路 青门 隐,藏门 白社 游。”亦用指 召平 。 唐 白居易 《新昌新居书事四十韵因寄元郎中张博士》:“跡慕 青门 隐,名惭紫禁仙。”
《漢語大詞典》:青绮门(青綺門)
即 青门 。 长安 古城门名。古代常用为送别之处。三辅黄图·都城十二门:“ 长安城 东出南头第一门曰 霸城门 ,民见门色青,名曰 青城门 ,或曰 青门 ……《庙记》曰 霸城门 亦曰 青綺门 。” 唐 李白 《送裴十八图南归嵩山》诗之一:“何处可为别, 长安 青綺门 。”亦省作“ 青綺 ”。 北周 庾信 《终南山义谷铭》:“ 青綺 春门,沟渠交映。” 唐 苏颋 《幸新丰及同州敕》:“ 左翊 之地,近入黄图; 新丰 之邑,甫邻 青綺 。”
《漢語大詞典》:邵平园(邵平園)
秦 遗老 邵平 在 长安 城东 青门 种植的瓜园。后常用为感叹故园变迁的典故。 唐 沈佺期 《初冬从幸汉故青门应制》诗:“朝市俱东逝,坟陵共北原。荒凉 萧相 闕,芜没 邵平 园。” 唐 岑参 《送崔员外入秦因访故园》诗:“竹里 巴山 道,花间 汉水 源。凭将两行泪,为访 邵平 园。”
《漢語大詞典》:青门饯(青門餞)
古 长安城 东 青门 ,古来为折柳送别之处。后以“青门饯”为送行饯别的典故。 唐玄宗 《送贺知章归四明》诗:“方外散幽禁,独有 青门 饯。”参见“ 青门 ”。
《國語辭典》:青门(青門)  拼音:qīng mén
汉代长安城东南的霸城门,因城门为青色,故俗称为「青门」。后借以泛指京城的城门。《文选。阮籍。咏怀诗十七首之九》:「昔闻东陵瓜,近在青门外。」宋。欧阳修 玉楼春。春山敛黛低歌扇词:「青门柳色随人远,望欲断时肠已断。」
《国语辞典》:密屋  拼音:mì wū
密闭的房间。泛指隐密的房间。元。杨维桢〈青门处士墓铭〉:「处士性醇懿靓深,恒怕外挠,闭置一身密屋中,如处女然。」《儒林外史》第五回:「吃罢,又请到一间密屋里。」
《漢語大詞典》:青门解袂(青門解袂)
古 长安 东 青门 ,为折柳送别之地。后因以“青门解袂”为分手别离的典故。 宋 贺铸 《万年欢·断湘弦》词:“ 青门 解袂,画桥回首;初沉 汉 佩,永断 湘 絃。”参见“ 青门 ”。
《國語辭典》:青门(青門)  拼音:qīng mén
汉代长安城东南的霸城门,因城门为青色,故俗称为「青门」。后借以泛指京城的城门。《文选。阮籍。咏怀诗十七首之九》:「昔闻东陵瓜,近在青门外。」宋。欧阳修 玉楼春。春山敛黛低歌扇词:「青门柳色随人远,望欲断时肠已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