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8,分4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分类词汇(续上)
雷楔
佛类词典
霹雳星
其它辞典
释正因( 霹雳 )

人物简介

补续高僧传·习禅篇
正因。杭仁和金浦人。姓俞氏。宋嘉定六年生。出胎紫胞琼质。如莲华捧足状。颔下黑子。出数毫盈寸。童年。能先事而知。凡事不学自解。年十五为人已疾。禦菑辄验。从季父守常。出家于殊胜寺。精修苦学。胁不至席者三年。每欢局于闻见。儗出游参请。时笑翁堪禅师。道价倾动丛林。师往育王礼焉。翁始阳拒之。命坐下板阅月。一夕闻霹雳声。忽通身汗流。快爽如脱壳。拊掌大笑曰。如是如是。亟入见翁。翁肯之。俾侍左右。因自号曰霹雳。初主徽州黄山之祥符。宋秀王诸孙。蚤所赏识。治精蓝霅水上延之。或又以建康之保宁请。皆不就。寻以父丧。归金浦。迎母入寺中。以孝养终其天年。师受知穆陵最深。赐师号紫衣。宗藩戚畹。下逮闾巷信善。靡不皈依。以为真佛子也。杭既归元。民生理未定。师为粥食饿者。日以千计。每岁佛欢喜日。设无遮会。普资冥福。世祖寻访江南人物。御史中丞崔某言。杭州殊胜寺因长老。有异德。聘不能致。诏侍臣。强起至京。引见说法。称旨。退就集贤院。锡赉优厚。越五年。告老还山。宣授圆明通应禅师。诏公卿大夫名师宿德。设祖道都门外送之。以荣其归。师在京时。当丁亥秋潦。饥民视昨逾甚。杭父老。盻盻然觊师言还。而未得请。飞书勉其徒。悉出衣钵之资。为续艰食。赖全活者甚众。既还山。进诸弟子语之曰。吾老矣。山门营葺缺如。倾囊侧囷。非所靳。将鸠工度料。其相与亟图之。众翕乐以听。各尽其力。不数年。殊胜为之焕然。未几示疾。勉弟子以道曰。吾二十七日去矣。至期端坐而寂。塔全身于后圃。世寿八十五。僧腊六十一。
《漢語大詞典》:雷楔
(1).传说中雷神用以发霹雳的工具。其形如斧楔,故称。 宋 沈括 梦溪笔谈·神奇:“世人有得雷斧、雷楔者云:‘雷神所坠,多於震雷之下得之。’而未尝得见。 元丰 中,予居 随州 ,夏月大雷,震一木折,其下乃得一楔,信如所传。凡雷斧多以铜铁为之,楔乃石耳,似斧而无孔。” 宋 蔡绦 铁围山丛谈卷四:“纔出城东门未数里,即雷雨骤兴,有黑云追逐,及霹靂一声,而 谢秀才 震死矣。屡葬则屡为雷所发,伺其肉溃散,乃焚焉。腹中得一雷楔也。”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一:“ 雍正 壬子,有宦家子妇,素无勃谿状。突狂电穿牖,如火光激射,雷楔贯心而入,洞左脇而出。”参见“ 雷斧 ”。
(2).药物名。即霹雳砧。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石二·霹雳砧
《漢語大詞典》:雷斧
(1).传说中雷神用以发霹雳的工具。其形如斧,故称。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下:“﹝ 雷州 人﹞有收得雷斧、雷墨者,以为禁药。” 宋 何薳 春渚纪闻·雷斧研铭:“余经 霅川 ,偶得数雷斧於耕夫。” 宋 苏轼 《次韵滕大夫·雪浪石》:“画师争摹雪浪势,天工不见雷斧痕。” 王十朋 集注:“ 陈藏器 《本草》云:‘霹靂鉞,伺候震处,掘地三尺得之,其形非一,亦有似斧刃者。’”
(2).形容器物制作精巧,非人工所能为。 明 宋濂 《滩哥石砚歌》:“鬼工雷斧琢削古,天光电影生新容。”
(3).谓雷劈。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四:“时 八里庄 三官庙 ,有雷击蝎虎一事, 安 问以物久通灵,多婴雷斧,岂长生亦造物所忌乎。”
霹雳星
【佛学大辞典】
(界名)胎藏界外金刚部院东方日天旁之尊,应为日天眷属。表世之梦幻者。肉色童子形,于顶上合掌,作飞行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