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783,分53页显示  上一页  5  6  7  8  9  11  12  13  14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摇震
五震
戴震
震波
震湖
震遑
震矜
震扑
震区
震天雷
震音
震隐
震照
震业
兵震
《漢語大詞典》:摇震
摇动震荡。 汉 班固 《东都赋》:“日月为之夺明,丘陵为之摇震。” 明 陈子龙 《议财用》:“叛藩剧盗,海内摇震。” 郭沫若 《瓶》诗之四:“我的心旌呀,你怎么这般摇震?”
分類:摇动震荡
《骈字类编》:五震
齐书五行志永元元年九月十五日地五震
《国语辞典》:戴震  拼音:dài zhèn
人名。(西元1723~1777)字东原,清学者,安徽休宁人。长于考辨,尤精小学,著有《考工记图》、《孟子字义疏證》、《原善》等书多达二十馀种,立说精辟透澈,为清代的名儒。
《國語辭典》:震波  拼音:zhèn bō
1.物体或声源以高于音速运动时所产生的高压脉冲。如飞机以超音速飞行时会产生极强烈的震波。
2.因地震或人工爆炸而产生向四面传动的震动。
《漢語大詞典》:震湖
即 太湖 。 太湖 古称 震泽 ,故称。云笈七籤卷三引《灵宝略纪》:“ 孔子 愀然不答。良久乃言曰:‘ 丘 闻童謡云: 吴王 出游观 震湖 , 龙威丈人 山隐居,北上 包山 入灵墟,乃入 洞庭 窃《禹书》。’”
分類:太湖震泽
《漢語大詞典》:震遑
见“ 震惶 ”。
《漢語大詞典》:震惶
亦作“ 震遑 ”。 震惊,惊惶。三国志·吴志·孙坚传“郡中震慄,无求不获” 裴松之 注引 晋 胡冲 《吴历》:“初 坚 至 南阳 , 咨 既不给军粮,又不肯见 坚 。 坚 欲进兵,恐有后患,乃诈得急疾,举军震惶,迎呼巫医,祷祀山川。” 晋 潘岳 《马汧督诔》:“圣朝西顾, 关 右震惶。” 宋 范仲淹 《除枢密副使召赴阙陈让第五状》:“夙夜震遑,若无所措。”
分類:震惊惊惶
《漢語大詞典》:震矜
《公羊传·僖公九年》:“ 葵丘 之会, 桓公 震而矜之,叛者九国。震之者何?犹曰振振然。矜之者何?犹曰莫若我也。”后以“震矜”为自得之意。 章炳麟 《五无论》:“今人震矜无政府説,以为典型。” 章炳麟 《〈社会通诠〉商兑》:“人心所震矜者,往往以门户标榜为準,习闻其説以为神圣,而自蔽其智能。”参阅左传·僖公九年 杨伯峻 注。
分類:自得得之
《漢語大詞典》:震扑(震撲)
怒而攻打。 汉 扬雄 《法言·重黎》:“若 秦 楚 彊鬩震扑,胎藉三正,播其虐於黎苗,子弟且欲丧之,况於民乎?” 汪荣宝 义疏:“《太玄》:‘释震于廷。’ 范 注云:‘震,怒也。’《淮南子·説林》 高 注云:‘扑,击也。’”《艺文类聚》卷二五引 汉 陈琳 《应讥》:“而背枉违难,耀兹武功,徒独震扑山东,剥落元元。”
分類:攻打
《漢語大詞典》:震区(震區)
(1).指东方。 南朝 梁 任昉 《泛长溪》诗:“ 长溪 永东舍,震区穷水域。”
(2).发生地震的地区。
《國語辭典》:震天雷  拼音:zhèn tiān léi
一种火炮。以铁罐盛药,用火点燃发射,其声如雷,威力强大。金人曾用来抵抗蒙古人。
分類:种火火炮
《国语辞典》:震音  拼音:zhèn yīn
Tremolo
装饰音名称。原意为震动、抖动,指同一音上的震动。也称为「抖音」:(1)声乐中是指一个音快速反覆,所构成的一种辅音。(2)乐器演奏中,为同一音高的快速强弱震动,以及音程大于二度的两音间之快速反覆。
《漢語大詞典》:震隐(震隱)
形容声音宏大响亮。
《韵府拾遗 啸韵》:震照
宋祁明堂颂宝字署颜震照多物
《漢語大詞典》:震业(震業)
帝王的事业。乐府诗集·郊庙歌辞十一·唐享隐太子庙乐章五:“弄兵隳震业,啟圣隆祠典。”
分類:帝王事业
《韵府拾遗 震韵》:兵震
史记蔡泽传吴起为楚悼王立法定楚国之政兵震天下威服诸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