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29,分22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5  6  7  8 下一页
词典(续上)
秋霄
霄峰
腾霄
连霄
横霄
太霄
霄露
半霄
霄月
霄客
霄翰
霄气
璿霄
微霄
鹏霄
《骈字类编》:秋霄
唐 元稹 和乐天感鹤 秋霄一滴露,声闻林外天。
《漢語大詞典》:霄峰
高入云霄的山峰。《云笈七籤》卷九六:“灵山造太霞,竖巖絶霄峯。”
《漢語大詞典》:腾霄(騰霄)
腾空,冲天。 南朝 梁 沈约 《华阳先生登楼不复下赠呈》诗:“侧闻上士説,尺木乃腾霄。云駢不展地,仙居多丽譙。” 宋 苏轼 《辨道歌》:“水精池产红莲花,赤龙腾霄惊盘蛇。”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蛰龙:“﹝龙﹞又一折反,霹靂震惊,腾霄而去。”
分類:腾空冲天
《漢語大詞典》:连霄(連霄)
连天;满天。 宋 苏辙 《舜泉复发》诗:“连霄暑雨源初接,发地春雷夜有声。”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二:“连天地叫杀不住,齐吹画角,愁云蔽日,杀气连霄。”
分類:满天
《漢語大詞典》:横霄
横越天空。 唐 李白 《明堂赋》:“阳乌转影而翻飞,大鹏横霄而侧度。”
分類:横越
《漢語大詞典》:太霄
天空极高处。 南朝 梁 陶弘景 《周氏冥通记》卷四:“太霄何冥冥,灵真时下游。” 唐 杨炯 《老人星赋》:“瞻太霄而踊跃,伏前庭而俯僂。” 明 屠隆 《綵毫记·仙官列奏》:“荡累神宇澄,遗尘太霄逈。”
分類:高处
《漢語大詞典》:霄露
云露。 南朝 梁 刘孝标 《与举法师书》:“衣裳虹蜺,帷幕霄露。”
《漢語大詞典》:半霄
半空,空中。 宋 范成大 《小峨眉》诗:“ 三峨 参横 大峨 高,奔崖侧势倚半霄。” 元 王逢 《淮安忠武王箭歌题垂虹桥亭》诗:“水波恍浸铜柱标,仰见浮屠半霄起。”
分類:空中
《漢語大詞典》:霄月
高空的月亮。 晋 潘岳 《京陵公主女王氏哀辞》:“皎皎霄月,载盈载微。” 南朝 宋 谢灵运 《捣衣》诗:“夕阴空结幕,霄月皓中闺。”
分類:高空
《漢語大詞典》:霄客
指仙人。
分類:仙人
《漢語大詞典》:霄翰
指毛笔。 北魏 宗钦 《赠高允》诗之五:“口吐琼音,手挥霄翰。”
分類:毛笔
《漢語大詞典》:霄气(霄氣)
云气。北齐书·文苑传·祖鸿勋:“簷下流烟,共霄气而舒卷;园中桃李,杂椿柏而葱蒨。”
分類:云气
《骈字类编》:璿霄
邓文原贺圣节表见玉署下流沈一贯日方升赋碧落展苍茫之景璿霄 沆瀣之精
《漢語大詞典》:微霄
稀薄的云气。 晋 陶潜 《时运》诗:“山涤餘靄,宇曖微霄。” 清 曹寅 《虎丘雪霁寄松斋大兄筠石二弟》诗之三:“黯黯微霄玉塔光,僧庐稠迭腊梅香。”
分類:稀薄云气
《漢語大詞典》:鹏霄(鵬霄)
九天云霄。 唐 王勃 《乾元殿颂》:“臣闻鹏霄上廓,琼都开紫帝之庭;鼇纪下清,珍野闢黄灵之馆。” 宋 向敏中 《酬寇平仲》诗:“九万鹏霄振翼时,与君同折月中枝。” 明 张居正 《贺元旦表》之一:“迓淑气于鹏霄,垂宪章于象闕。”
分類:九天云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