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皇元风雅
樵川
雪里坚那颜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蒙古彻兀台氏。从成吉思汗与王罕战,同饮班真河水,以功授千户,领彻里台部,征讨诸国,卒于河西。
姚雪心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台州黄岩人。工画墨竹。

人物简介

简介
未详。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温州乐清人,字学之,号雪溪。从章仕尧学。隐居不仕。有《雪溪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名一作雪岩。元温州人,寓华亭青龙镇。工画花鸟,设色有法,亦善墨竹。
胡彝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81—1338 【介绍】: 元彰德路安阳人,字安常,号雪野。累迁河南行省员外郎,历中书右司都事、工部侍郎、户部尚书,终淮东宪使。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吉安吉水人,字在翁,号灞雪。英宗至治元年进士,授建昌州判,迁江西儒学副提举,终知封州。所至兴学恤民,练军养士。
御选元诗姓名爵里
字在翁,号灞雪,吉水人。至治辛酉进士,授建昌州判元统中历知封州

人物简介

皇明名僧辑略
师名悟光。字公实。姓杨氏。号雪窗。成都之新都人。以三昧力入智慧海。初说法于白马寺。已而住育王天童。四会说法。虞文清公赞。谓佛果一枝。凤毛麟角。洪武十四年记。
新续高僧传·义解篇第二之二
释悟光,字公实,号雪窗,姓杨氏,蜀之新都人也。母张氏,感白衣大士授贯珠而孕。及生,有风云光景之异。幼而岐嶷,性不好弄。父母继没,哀痛尽礼如成人。舅氏贤公学佛天王寺,光往依之,日事讲习。贤没,乃受度于了冲。间与同侣游谭,便识旨趣。年十有五,诣大慈讲席,纵观钞疏,慨然曰:“以名义为宗,毋乃滞于见解乎?”欲化徐门户,妙彻真诠,振衣出峡,遍历禅林。至杭,谒东屿海知,一见即待以法器,杖厉频加。光坚坐苦究,夜半飞蛾扑镫,见之有省,旦造方丈应答如响,群疑顿释。自是愤发,益通内外典,充净慈记室。海迁灵隐,复侍巾瓶,尽启心要,声闻日闳。元至顺元年,平江白马寺,请光开法,朝夕提撕,学徒整肃,时论归之。元统元年,广教都督管府请主开元寺,勿就,郡守士民强起之。属天旱,光至说法,甘霖大沛。至正二年,行宣政院使纳麟欲革僧寺旧弊,举光主阿育山。先是,诸僧搆讼,产业沦没,光力除其蠹,旬月之间,山川草木为之改观,恳田既复,仓庾日积,殿庑禅房,次第完饰,重建祖堂,整严神相,朝廷以释迦佛舍利所藏,岁颁金帛,至是宠渥益加。光悉以市材木,筑承恩阁以侈上赐。复锡号曰佛日圆明普济禅师。会天童虚席,宣政院俾兼领寺事,光以五日分会说法。俄示微疾,危坐作书,遗偈而逝,时至正十七年六月甲辰朔也。世寿六十有六,坐夏五十有三。悟光虽事参究,而三谛圆融,一心朗澈,著有《心要四会语录》行世。所为诗清丽可传,有《雪窗集稿》二卷。塔于鄮峰草堂,大司农临川危素为之铭。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98—1369 【介绍】: 元饶州人,字伯温,号玉雪坡真逸。周应极子。幼入国学为上舍生,以荫补南海簿,三转为翰林修撰,顺帝至正中累迁参知政事,招谕平江张士诚,拜江浙行省左丞,留平江十余年。士诚灭,乃归,寻卒。仪观温雅,博学工文章,尤以篆隶真草擅名。有《说文字原》、《六书正讹》等。
元诗选
伯琦,字伯温,饶州人。集贤待制应极之子,自幼随父宦游京师,入国学为上舍生。以荫补南海簿,三转为翰林修撰。至正间,令南士得居省台,除兵部侍郎。遂与贡师泰同擢监察御史。两人皆南士之望,时论荣之。十四年,起江东肃政廉访使。宁国陷,改调浙西。十七年,行省丞相达识帖睦尔承制假参知政事。招谕平江张士诚,拜江浙行省左丞,留平江者十馀年。除南行台侍御史,不赴。张氏亡,乃归鄱阳,寻卒。所著有《六书正讹》、《说文字原》及诗文稿若干卷。伯温别号「玉雪坡真逸」。仪观温雅,尤善篆隶书法。至正初元,改奎章阁为宣文阁、艺文监为崇文监。伯温迁授经郎,命篆宣文阁宝,仍题扁于阁。摹王右军《兰亭序》及智永《千文》,刻石阁中。自是累转,皆在宣文、崇文之间。故《近光》、《扈从》两集,其宠遇隆渥可證也。及被留吴中,张氏为造第宅于乘鱼桥北。厚其廪给,日与诸文士以文墨留连,因亦忘归。明太祖平吴,元臣之用事于吴者,多被诛戮,而伯温与陈敬初俱获免。敬初以廉谨见容,而史称伯温遭时多艰,善于自保,良不虚云。

人物简介

简介
郑誧(1309年—1345年),高丽王朝末期大臣、诗人。字仲孚,号雪谷,清州人,官至左司议大夫。有《雪谷集》传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75 【介绍】: 元末明初广东番禺人,字庸之。元末,何真据岭南,开府辟士,哲与孙蕡、王佐、赵介、李德并受礼遇,称五先生。朱元璋建吴国,招徕名儒,拜翰林待制。明洪武初出知东阿县,剖决如流,案牍无滞。后判东平,以诖误得罪,得释归。后仍追治,被杀。尝构轩名听雪蓬,学者称雪蓬先生。工诗,有《雪蓬集》。
全粤诗·卷六六
黄哲(?——一三七五),字庸之。番禺人。南园五先生之一。明初太祖驻师金陵,招徕名儒。哲以李善长、汪广洋之荐,拜翰林待制。寻出知山东东阿县。洪武四年(一三七一),升东平府通判。寻上疏陈时务数十事,太祖怒其狂诽,欲治其罪。会山东分省奏哲有政绩,始释不问。哲南归后,于洪武八年复徵还东平,治在郡诖误,竟置于法。著《雪篷集》。《明史》卷二八五有传。明黄佐《广州人物传》亦有传。黄哲诗主要从明黄佐《南园前五先生诗》辑录整理而成。
槜李诗系·卷三十九
字庸之,番禺人。洪武时,官翰林待制。
明诗纪事·甲签·卷九
哲字庸之,番禺人。明初以荐拜翰林待制,入书阁侍太子读书。寻兼翰林典签,出为东阿知县,迁东平通判,罢归,寻坐法死。有雪篷集。 (黄佐《广州人物传》:庸之刻苦读书,《通五经》,尝借《文选》手抄之,遂能作诗。性好山水,结庐蒲涧,往来罗浮、峡山、南华诸名胜,以为未足,辞家度庾岭,游吴、楚、齐、燕,一时湖海英豪皆与游焉。当风雪时,泊舟秦淮,遇朱文昭,涂颖辈,相与握手吟咏,沽酒大噱,二人唶曰:「君才如《白雪》,吾虽知音,如寡和何?」自是益有名。 田按:孙西庵应制《赋醉学士歌》赠宋景濂,景濂集后附录独不载此歌。西庵本集亦不录,殊为缺典。西庵集中应制游钟山诸诗,亦不见好。庸之官翰林典签时,左丞相徐达北伐捷闻,太祖命赋诗称旨。末几祈雨钟山犹应,御制七言诗志喜,庸之复应命奉和云:「雨阳时若民乃康,孰令熯旱忧吾王。九土如焚嗟亢阳,天津欲竭阴虹藏。斋宫对越腾馨香,真宰默应徵休祥。灵祗率职妖魃禳,甘霖信宿乃汪洋。白龙后土占岁穰,黍稷报功王道昌。小臣颂述歌虞唐,巍巍端拱垂衣裳。」音节殊自高朗。庸之非徒擅长风雅,吏治亦复可观。知东阿时值旱,麦苗尽雕,乃斋戒徒跣烈日中,诣洪范祠龙池祷雨,词旨哀恻,甘澍应时优渥,民呼曰:「此黄公雨也。」庸之有诗纪事云:「斋沐戒徒禦,星言趋绛坛。属兹愆阳序,雩祀罄衷丹。龙湫窅深,神物时蜿蟠。馨洁始云荐,灵祈纷可干。沛然感敷施,霢霂济多艰。淅淅在林畹,冥冥被冈峦。焦原幸沾濡,庶类同忻欢。鸣鹳集穹窒,翔鳞跃纹澜。郊垌悦童耄,庠塾庆衣冠。所协咏归趣,方希民俗安。赓歌《诵云汉》,元化奚能殚。」诵此诗,如见元鲁山一辈人也。)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高邮人,字长年,号雪篷。顺帝至正末避兵嘉定,授徒养母,屡辟不就。张士诚据吴,强起授江浙行省都事。善诗文。有《雪篷行稿》、《沟亭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26—1378 【介绍】: 元明间苏州府吴县人,字孟载,号眉庵。原籍四川嘉州,其祖官吴中,因而定居。少聪颖,九岁能背诵六经。善诗文,兼工书画。元末隐吴之赤山,张士诚辟为丞相府记室,未几即辞去。入明,被迁往临濠,又徙河南。洪武二年放归。旋被起用,官至山西按察使。被诬夺官,罚服苦役,卒于役所。与高启、张羽、徐贲称吴中四杰。有《眉庵集》。
词学图录
杨基(1326-1378后) 字孟载,号眉庵。苏州长洲(今吴县)人,原籍嘉州(乐山)。与高启、张羽、徐贲并称"吴中四杰"。精书画。有《眉庵集》,词在集中。
黄鹤楼志·人物篇
杨基(1326—1378后) 明代诗人。字孟载,号眉庵,别号去非,又号雪海。原籍嘉州(今四川乐山),生长吴中(今江苏苏州)。元末入起义军首领张士诚幕,明初为荥阳知县,官至山西按察使。与高启、徐贲、张羽合称“吴中四杰”。工诗,擅书画,有《眉庵集》《眉庵词》等。洪武六年(1373)奉使湖广,十二月二十一日初到武昌,慕名登临黄鹤楼,写七古《黄鹤楼看雪》,描写黄鹤楼的雪中奇景。后再次登临,写七古《雪中再登黄鹤楼》,抒发“平生不愿万户侯”和“但愿武昌连日雪,日日醉登黄鹤楼”的感慨;诗句“玉树参差”、“瀛洲浩荡”被后世书法家题写在高冠山上五座石牌坊中的“冬坊”横额上。
槜李诗系·卷三十九
字孟载,吴人。㓋武时官按察。有眉庵集。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孟载,其先嘉州人。居吴,初以饶介客安置临濠,复徙河南,放归,起知荥阳县,谪钟离,以荐为江西行省幕官,坐罪落职。复起奉使湖南广右,还授兵部员外郎,出为山西按察司副使,进按察使,寻夺职供役。有眉庵集十二卷。
明诗纪事·甲签·卷七
基字孟载,其先嘉州人,家于吴,为张士诚记室。明初安置临濠,旋徙河南,放归。起为荣阳知县,召至京,改太常典簿,再谪钟离。被荐为江西行省幕官,以省臣得罪,落职。复起,奉使湖南、广西,授兵部员外郎,出为山西按察副使,进按察使,夺官输作,卒于工所。有《眉庵集》十二巷。 (陶宗仪《书史会要》:杨基正书师钟元常,行草师二王。《画史会要》:孟载善山水竹石。 《麓堂诗话》:杨孟载《春草》诗最传,其曰:「六朝旧恨斜阳外,南浦新愁细雨中。」曰:「平川十里人归晚,无数牛羊一笛风。」诚佳。然「绿迷歌扇,红衬舞裙」已不能脱元诗气习,至「帘为看山尽卷西」,更过纤巧,「春来帘幕怕朝东」,乃艳词耳。 《南濠诗话》:世称高、杨、张、徐,孟载诗律尤精。如云「花无桃李非春色,人有笙歌是太平」,「一官不博三竿日,万事无过两鬓星」,予爱其闲旷。及「乱世身如危处立,异乡人似梦中来」,「千金已废床头剑,一字无存架上书」,则又叹其困穷。如云「红雨落花来衮衮,绿波芳草去迢迢」,「六朝旧恨残阳里,南新愁细雨中」,予爱其含蓄。及云「柳色嫩于鹅破壳,藓痕斑似鹿辞胎」,「小雨透花青见萼,轻雷催笋碧抽尖」,则又惊其新巧。至「翠袖锦筝邀上客,画船银烛照归人」,「高楼锦瑟花连屋,深巷珠帘柳映桥」,则又见其情致之绮麓矣。「宣王石鼓青苔涩,武帝金盘玉露多」,「八阵云开屯虎豹,三江潮落见鼋鼍」,则又见其气象之突兀矣。他如「半醉半醒花冉冉,闲愁闲闷雨沈沈」,「恨不发如春草绿,笑曾花似面颜红」,「万里归心鸥送客,片时残梦鸟惊人」,则又优柔痛快而无牵合排比,其亦诗人之豪者哉! 《诗薮》:杨孟载《结客少年行》,用沈君攸体。如「豪名独擅秋千社,侠气平欺蹴鞠场」,「白璧一双酬剑客,明珠千斛买胡娘」,「金丸挟弹章台左,宝骑闻筝太液旁」,「梅子隔墙羞掷果,桃花深院笑求浆」等语,视沈作远过之。又《岳阳》一首,壮丽欲亚孟浩然,其末句「何入夜吹笛?风急雨冥冥」,尤为脍炙。 《明诗别裁》:杨孟载七言短古,原本李颀、常建诸公。 田按:孟载少负诗名,杨铁崖来吴下,于坐上属赋《铁笛歌》,即效铁体歌云:「铁崖道人吹铁笛,宫徵嚼含太古音。一声吹破混沌窍,一声吹破天地心。一声吹开虎豹闼,彤庭跪献丹扆箴。问君何以得此曲?妙谐律吕,可以召阳而呼阴。都将《春秋》一百四十二年笔削手谱成,透天之窍价重双南金。掉头玉署不肯入,直入弁峰绝顶俯瞰东溟深。王纲正统著高论,唾彼传癖兼书淫。时人不识我不厌,会有使者徽球琳。具区下浸三万六千顷之白银浪,洞庭上立七十二朵之青瑶岑。莫邪老铁作龙吼,丹山凤舞江蛟吟。勖哉宗彦吾所钦,赤泉之盟犹可寻。更吹一声振我清白祖,大鸣盛世载赓阜财解愠南风琴。」铁崖得此诗大喜,挟与俱东,谓从游者曰:「吾在吴又得一铁,优于老铁矣!」此诗虽不见工,然对客挥毫,可以想其豪宕之气矣。《眉庵集》中不乏冲雅之作,特才华烂漫,时伤纤巧。弇州摘其「判醉望愁醒,愁因醉转增」,是词中《菩萨蛮》语。「尚短柳如新折后,已残花似未开时」,是《浣溪沙》调语。竹诧附和之,摘至数十联。昔人评苏子瞻词是诗,秦少游诗是词。弇州、竹诧所云,固未损其声价。)

人物简介

明诗纪事·甲签·卷十四
承直字宗弼,赣州人。元进士。明初被荐授国子博士,迁司业,出为浙江佥事,引疾归。自称崆峒雪樵。 田按:《诗综》云:「承直字宗弼,以字行。」考之他书,无云承直以字行者。洪武二年,召修《礼书》者有刘宗弼,疑别自一人。《实录》:「吴元年定国子学官,升博士刘承直为司业。」既书其名矣,无缘前后互歧复以字行。王子充《书宗弼诗后》云:「宗弼善于诗,而于《选》诗尤工。盖出入鲍、谢,而闯曹、刘之域矣。」又云:「君以文学起家,以政事名世。」盖本末兼该者,惜集不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