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人。少从张栻讲学,以为士君子之学,不过一“实”字。历官皆在六部,不事干谒,不肯附丽。出知南康军,为政一遵朱熹之旧,有循绩。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三三一九
黄集,字长孺,越州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在徽宗世。

人物简介

全宋诗
叶集之,生平不详,曾与释惠洪有唱和(《石门文字禅》卷三《次韵叶集之同秀实敦素道夫游北山会周氏书房》)。今录诗三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扬子人。事母笃孝,居乡里谦恭谨慎。喜藏书,善为诗。卒年七十七。王安石为表其墓,称为淮南善士。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二○二七
郭集,元丰间滑县敬福禅院侍奉行者。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郑集,丽水(今属浙江)人。徽宗大观三年(一一○九)进士(清同治《丽水县志》卷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漳州漳浦人,字子集。高宗绍兴间秦桧当国,隐居渐山石榴洞,讲授儒学。与陈俊卿、林择之聚会赋诗。孝宗乾道中奉檄湖、湘,往来京、浙。有《梅月诗卷》、《笔义》、《经疑传稿》。

人物简介

全宋诗
周真一,号集虚斋高士(《洞霄诗集》卷六)。与孝宗淳熙时道士徐仲渊有交。
曾集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简介
绍熙二年(1191)任南康军知军。绍熙四年(1193)任南安军知军。绍熙五年(1194)任建昌军知军。庆元二年(1196)任严州知州。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95—1234 【介绍】: 金河中人,字钦用。李献能从弟。博通书传,尤精《左传》及地理。宣宗兴定五年进士,辟行台令史。哀宗时,为书表官从冯延登使夏议和有功,授庆阳总帅府经历官。以功迁镇南军节度使。蔡州陷,死之。有《天倪集》。
中州集
献甫字钦用,钦叔从弟也。兄钦止、钦若,皆中朝名胜家,故将种,而同时四进士,人门之秀,照映一时。钦用博通书传,于左氏及地理之学为精,为人有干局,心所到则绝人远甚,故时人有精神满腹之目。历咸阳簿,辟行台掾属。正大初,夏人请和,朝廷以冯子骏往议,钦用预行夏使,有口辩,冯善人,无以折之,往复之际,至以岁币为言。钦用不能平,从旁进曰:夏国与敝邑和好百年,今虽易君臣之名而为兄弟之国,使兄而输币,宁有据耶?曰:兄弟且不论,宋日曾与吾家二十五万匹,典故具在,君独不知耶?金朝必欲脩旧好,非此例不可。钦用作色曰:使者尚忍言耶?宋以岁币饵君家而赐之姓,岸然以君父自居,夏国君臣无一悟者,诚谓使者当以为讳,乃今公言之。使者果能主此议以从赐姓之例,敝邑虽岁捐五十万,某请以身任之。夏使语塞,和议乃定。使还,朝廷录其功,授庆阳总帅府经历官,寻辟长安令。京兆行台所在供须之繁,急于星火,钦用所以处之者,常若有馀,县民赖之以安。入为尚书省掾,壬辰之兵,奏充行六部员外郎,守备之策,时相倚任之。以功迁镇南军节度副使兼右警巡使。车驾东巡,死于蔡州之难,时年四十。所著诗书文,号天倪集者,留京师。钦用死,其家亦破,非同年华阴、王元礼购得之,几有人琴俱亡之恨。然则文字言语之传与否,亦有数存于其间耶。

人物简介

全宋诗
徐集孙,字义夫,建安(今福建建瓯)人。理宗时尝在临安作过小官(《休日招李山房杜北山访渭滨秋浦于孤山》“不枉微官客日边”),退居后名其居室为竹所。有《竹所吟稿》。事见《南宋文范作者考》卷下。 徐集孙诗,以汲古阁影宋抄《南宋六十家小集》本为底本,参校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本(简称名贤集)、顾氏读画斋刊《南宋群贤小集》本(简称群贤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龚集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简介
景定二年(1261)任屯田郎中。景定三年(1262)任刑部郎中。咸淳八年(1272)任衢州知州。

人物简介

御选元诗姓名爵里
字成甫,蜀人。宋大理少卿瓛长子。登咸淳进士,仕元为溧阳州教授历上元县主簿致仕自号隆山有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72—1348 【介绍】: 元临川崇仁人,字伯生,号邵庵。先世为蜀人。宋亡,父汲侨居崇仁。少受家学,读诸经,通其大义。尝从吴澄游。成宗大德初,以荐授大都路儒学教授,历国子助教、博士。仁宗时,迁集贤修撰,议学校事,主张学官当用经明行修成德之士,不可猥以资格用人。除翰林待制。文宗即位,累除奎章阁侍书学士。领修《经世大典》。帝崩,以目疾,又为贵近所忌,谢病归。卒谥文靖。集弘才博识,工诗文。有《道园学古录》、《道园遗稿》。
元诗选
集字伯生,蜀郡人。宋丞相允文五世孙也。父汲,侨寓临川之崇仁。以契家子从草庐吴先生澄游。大德初,荐授大都路儒学教授,历国子助教博士,累迁秘书少监、翰林直学士兼国子祭酒,拜奎章阁侍书学士。命修经世大典,进侍讲学士。文宗晏驾,谢病归。至正八年五月卒,年七十有七,赠江西行省参知政事,仁寿郡公,谥文靖。欧阳元功曰:皇元统一之初,金、宋旧儒,布列馆阁,然其文气,高者崛强,下者委靡,时见馀习。承平日久,四方俊彦萃于京师,笙镛相宣,风雅迭唱。于时虞公方回翔冑监容台间,有识之士,早以斯文之任归之。至治、天历,公仕显融,文亦优裕。一时宗庙朝廷之典册、公卿大夫之碑版咸出其手,粹然成一家之言。家素贫,束修羔雁之入,还以为宾客费,虽空乏弗恤也。早岁与弟槃辟书舍为二室,书陶渊明、邵尧夫诗于壁,左曰「陶庵」,右曰「邵庵」,故世称邵庵先生。先生为文万篇,存者十二三。门人订其在朝、应制、归田、方外诸稿,釐为五十卷,曰《道园学古录》。(诗稿亦曰《芝亭永言》。)先生诗与浦城杨仲弘、清江范德机、富州揭曼硕先后齐名。人称虞、杨、范、揭,为有元一代之极盛。先生尝谓仲弘诗如百战健儿,德机诗如唐临晋帖,曼硕诗如美女簪花,人或问曰:「公诗如何?」先生曰:「虞集乃汉廷老吏也。」盖先生未免自负,而公论皆以为然。
词学图录
虞集(1272-1348) 字伯生,号道园。临川人。宋丞相虞允文五世孙。早岁与弟槃辟二书舍,左室书陶渊明诗,题日陶庵;右室书邵雍诗,题曰邵庵。故世称邵庵先生。累迁至翰林直学士兼国子祭酒。文宗时,除奎章阁侍书学士。后谢病归。卒赠江西行省参知政事,封仁寿郡公,谥文靖。弘才博识,一时大典册咸出其手。每承顾问,必委曲尽言,随时讽谏。工诗文,"元代四大家"之一。擅书,真行草篆皆圆婉而有法度。有《道园学古录》、《道园乐府》。
御选元诗姓名爵里
字伯生,蜀郡人。徙临川之崇仁累迁秘书少监翰林直学士兼国子祭酒拜奎章阁侍书进侍讲学士卒谥文靖有道园学古录五十卷

人物简介

御选元诗姓名爵里
吴人。至正元年中乡试备榜知崇明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