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亭伯雄词

相关人物
崔骃


《后汉书》卷五十二〈崔骃列传·崔骃〉~708~
毅生骃,年十三能通诗、易、春秋,博学有伟才,尽通古今训诂百家之言,善属文。少游太学,与班固、傅毅同时齐名。……元和中,肃宗始修古礼,巡狩方岳。骃上四巡颂以称汉德,辞甚典美,文多故不载。帝雅好文章,自见骃颂后,常嗟叹之。

典故
子云投阁
 
投天禄
  
投阁先生
 
扬雄投阁
 
扬雄阁

相关人物
扬雄
 
王莽


《汉书》卷八十七下〈扬雄列传下〉~3584~
王莽时,刘歆、甄丰皆为上公,莽既以符命自立,即位之后欲绝其原以神前事,而丰子寻、歆子棻复献之。莽诛丰父子,投棻四裔,辞所连及,便收不请。时雄校书天禄阁上,治狱使者来,欲收雄,雄恐不能自免,乃从阁上自投下,几死。莽闻之曰:「雄素不与事,何故在此?」间请问其故,乃刘棻尝从雄学作奇字,雄不知情。有诏勿问。然京师为之语曰:「惟寂寞,自投阁;爰清静,作符命。」唐·颜师古注:「以雄解嘲之言讥之也。今流俗本云:『惟寂惟寞,自投于阁;爰清爰静,作符命。』妄增之。」

简释

扬雄投阁:喻无故受牵连而获罪,走投无路。宋陆游《丰年行》:“书生识字亦聊尔,莫作扬雄老投阁。”


例句

投阁嗤扬子,飞书代鲁连。 张继 酬李书记校书越城秋夜见赠

投阁良可叹,但为此辈嗤。 李白 古风之八

扬子淹投阁,邹生惜曳裾。 杜甫 秋日荆南送石首薛明府辞满告别奉寄薛尚书颂德叙怀斐然之作三十韵

独惭投汉阁,俱议哭秦庭。 杜甫 秦州见敕目薛三璩授司议郎毕四曜除监察与二子有故远喜迁官兼述索居凡三十韵

相如逸才亲涤器,子云识字终投阁。 杜甫 醉时歌

牵裾惊魏帝,投阁为刘歆。 杜甫 风疾舟中伏枕书怀三十六韵奉呈湖南亲友

典故
相关人物
扬雄


旧题晋·葛洪《西京杂记》卷二
「扬雄读书,有人语之曰:『无为自苦,元故难传。』忽然不见。雄著《太玄经》。梦吐凤凰集《玄》之上,顷而灭。」

例句

子云吞白凤,遂吐太玄书。 李群玉 感兴四首之一

积学萤尝聚,微词凤早吞。 杜牧 川守大夫刘公早岁寓居敦行里肆有题壁十韵今之置第乃获旧居洛下大僚因有唱和叹咏不足辄献此诗

典故 
子云奇字

相关人物
扬雄


《汉书》卷八十七下〈扬雄列传下〉~3584~
王莽时,刘歆、甄丰皆为上公,莽既以符命自立,即位之后欲绝其原以神前事,而丰子寻、歆子棻复献之。莽诛丰父子,投棻四裔,辞所连及,便收不请。时雄校书天禄阁上,治狱使者来,欲收雄,雄恐不能自免,乃从阁上自投下,几死。莽闻之曰:「雄素不与事,何故在此?」间请问其故,乃刘棻尝从雄学作奇字,雄不知情。有诏勿问。然京师为之语曰:「惟寂寞,自投阁;爰清静,作符命。」唐·颜师古注:「古文之异者。」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后汉文》卷四十九〈许慎·说文解字叙〉~74~
时有六书。一曰古文。孔子壁中书也。二曰奇字。即古文而异者也。三曰篆书。即小篆。秦始皇帝使下杜人程邈之所作也。四曰左书。本作佐书。依小徐本改。即秦隶书。五曰缪篆。所以摹印也。六曰鸟虫书。所以书幡信也。
典故
扬雄空读书
 
笑扬雄

相关人物
扬雄


《汉书》卷八十七上《扬雄传上》
「扬雄字子云,蜀郡成都人也。」「雄少而好学,不为章句,训诂通而已,博览无所不见。为人简易佚荡,口吃不能剧谈,默而好深湛之思,清静亡为,少耆欲,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不修廉隅以徼名当世。」
《汉书》卷八十七下《扬雄赞传》
「钜鹿侯芭常从雄居,受其《太玄》、《法言》焉。刘歆亦尝观之,谓雄曰:『空自苦!今学者有禄利,然尚不能明易,又如玄何?吾恐后人用覆酱瓿也。』」

例句

扬雄闭门空读书,门前碧草春离离。 戴叔伦 行路难

谬惭知蓟子,真怯笑扬雄。 杜甫 奉寄河南韦尹丈人(原注。甫敝庐在偃师。承韦公频有访问。故有下句。韦即韦济。)

典故
雄都壮丽

相关人物
刘邦(汉高祖)
 
萧何


《史记》卷八《高祖本纪》
萧丞相营作未央宫,立东阙、北阙、前殿、武库、太仓。高祖还,见宫阙壮甚,怒,谓萧何曰:「天下匈匈苦战数岁,成败未可知,是何治宫室过度也?」萧何曰:「天下方未定,故可因遂就宫室。且夫天子四海为家,非壮丽无以重威,且无令后世有以加也。」高祖乃说。

例句

雄都元壮丽,望幸歘威神。 杜甫 江陵望幸

典故

《全唐诗》卷二百一十八〈前出塞九首〉
〈前出塞九首〉其八:「单于寇我垒,百里风尘昏。雄剑四五动,彼军为我奔。虏其名王归,系颈授辕门。潜身备行列,一胜何足论。」

《新唐书》卷一百六十八〈柳宗元列传〉~542~
宗元少时嗜进,谓功业可就。既坐废,遂不振。然其才实高,名盖一时。韩愈评其文曰:「雄深雅健,似司马子长,崔、蔡不足多也。」既没,柳人怀之,托言降于州之堂,人有慢者辄死。庙于罗池,愈因碑以实之云。
典故
相关人物
司马相如
 
扬雄

参考典故
扬雄赋
 
献赋


《文心雕龙·丽辞》
「自扬马张蔡,崇盛丽辞。」
《文心雕龙·程器》
「彼扬马之徒,有文无质,所以终乎下位。」
《文心雕龙·辨骚》
「是以枚贾追风以入丽,马扬沿波而得奇。」

典故
子云
 
扬雄才
 
扬雄赋

相关人物
扬雄

参考典故
扬雄未迁


《汉书》卷八十七上〈扬雄列传上〉
扬雄字子云,蜀郡成都人也。其先出自有周伯侨者,以支庶初食采于晋之扬,因氏焉,不知伯侨周何别也。扬在河、汾之间,周衰而扬氏或称侯,号曰扬侯。会晋六卿争权,韩、魏、赵兴而范中行、知伯弊。当是时,偪扬侯,扬侯逃于楚巫山,因家焉。楚汉之兴也,扬氏溯江上,处巴江州。而扬季官至庐江太守,汉元鼎间避仇复溯江上,处岷山之阳曰郫,有田一廛,有宅一区,世世以农桑为业。自季至雄,五世而传一子,故雄亡它扬于蜀。……蜀有司马相如,作赋甚弘丽温雅,雄心壮之,每作赋,常拟之以为式。……孝成帝时,客有荐雄文似相如者,上方郊祠甘泉泰畤、汾阴后土,以求继嗣,召雄待诏承明之庭。正月,从上甘泉,还奏甘泉赋以风。
《汉书》卷八十七下〈扬雄传下〉
「雄以为赋者,将以风也,必推类而言,极丽靡之辞,闳侈钜衍,竞于使人不能加也,既乃归之于正,然览者已过矣。」

例句

无人荐子云,太息竟谁辨。 储光羲 秋次霸亭寄申大

不轻文举少,深叹子云疲。 崔融 哭蒋詹事俨

疾起扬雄赋,魂游谢客诗。 张说 崔司业挽歌二首

才雄子云笔,学广仲舒帷。 张说 酬崔光禄冬日述怀赠答

子云窥未遍,方朔谐太枉。 杜甫 八哀诗故著作郎贬台州司户荥阳郑公虔

赋料扬雄敌,诗看子建亲。 杜甫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韦济。天宝七载为河南尹。迁尚书左丞。)

子云清自守,今日起为官。 杜甫 送杨六判官使西蕃

子云尝燕居,作赋似相如。 权德舆 户部王曹长杨考功崔刑部二院长并同钟陵使府之旧因以寄赠又陪郎署喜甚常僚因书所怀且叙所知

器惭公理拙,才谢子云微。 沈佺期 自考功员外授给事中

子云推辨博,公理擅词雄。 沈佺期 酬杨给事兼见赠台中

闻道甘泉能献赋,悬知独有子云才。 王维 和太常韦主簿五郎温汤寓目之作

潘岳叙年因鬓发,扬雄托谏在文章。 卢纶 和王员外冬夜寓直

子云今在宅,应见柳条新。 窦常 途中立春寄杨郇伯

规谏扬雄赋,邅回贾谊官。 罗隐 寄侯博士

农桑子云业,书籍蔡邕家。 耿湋 题杨著别业

宁夸子云从,只为猎扶风。 苏颋 奉和圣制至长春宫登楼望稼穑之作

看取年年金榜上,几人才气似扬雄。 郑谷 赠杨夔二首

子云祗自守,奚事九衢尘。 韩愈 闲游二首

典故
扬子寂寥
 
扬雄未迁
 
滞扬云

相关人物
扬雄


《汉书》卷八十七下《扬雄传下》
「雄年四十馀,自蜀来至游京师,大司马车骑将军王音奇其文雅,召以为门下史,荐雄待诏,岁馀,奏羽猎赋,除为郎,给事黄门,与王莽、刘歆并。哀帝之初,又与董贤同官。当成、哀、平间,莽、贤皆为三公,权倾人主,所荐莫不拔擢,而雄三世不徙官。」

例句

永怀芸阁友,寂寞滞扬云。 孟浩然 初出关旅亭夜坐怀王大校书

贾生流寓日,扬子寂寥时。 张九龄 酬王六寒朝见贻

贾谊才方达,扬雄老未迁。 胡皓 同蔡孚起居咏鹦鹉(一作裴漼诗)

典故
子云居
 
扬子宅
 
扬子业
 
扬雄宅

相关人物
扬雄


《汉书》卷八十七上《扬雄传上》
「扬季官至庐江太守,汉元鼎间避仇复江上,处岷山之阳曰郫,有田一,有宅一区,世世以农桑为业。自季至雄,五世而传一子,故雄亡它扬于蜀。雄少而好学,不为章句,训诂通而已,博览无所不见。为人简易佚荡,口吃不能剧谈,默而好深湛之思,清静亡为,少耆欲,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不修廉隅以徼名当世。家产不过十金,乏无儋石之储,晏如也。」
《汉书》卷八十七下《扬雄赞传》
「雄以病免,复召为大夫。家素贫,耆酒,人希至其门。时有好事者载酒肴从游学,而钜鹿侯芭常从雄居,受其《太玄》、《法言》焉。」

例句

披襟扬子宅,舒啸仰重闱。 任希古(一作知古。一作奉古。) 和长孙秘监伏日苦热

子云应寂寞,公叔为吹嘘。 张九龄 初发道中赠王司马兼寄诸公

朝忆相如台,夜梦子云宅。 李白 淮南卧病书怀寄蜀中赵征君蕤

暮雨扬雄宅,秋风向秀园。 李郢 园居

昔为扬子宅,今是李膺门。 杜牧 川守大夫刘公早岁寓居敦行里肆有题壁十韵今之置第乃获旧居洛下大僚因有唱和叹咏不足辄献此诗

醉酒扬雄宅,升堂子贱琴。 杜甫 夏日杨长宁宅送崔侍御常正字入京(得深字韵)

昔日扬雄宅,还无乡相舆。 杨发 小园秋兴(一作晚)

一区扬雄宅,恬然无所欲。 权德舆 数名诗

路通元亮宅,门对子云居。 牟融 题朱庆馀闲居四首

从来扬子宅,别有尚玄人。 王勃 赠李十四四首

草生元亮径,花暗子云居。 王绩 田家三首

寂寂寥寥扬子居,年年岁岁一床书。 卢照邻 长安古意

卓家人寂寞,扬子业凋残。 耿湋 送蜀客还

河畔雪飞扬子宅,海边花盛越王台。 许浑 冬日登越王台怀归

谢公楼上晚花盛,杨子宅前春草深。 许浑 寄阳陵处士(一作寄昭亭杨处士。一作寄陵阳元处士)

烟深杨子宅,云断越王台。 许浑 王秀才自越见寻(一作访)不遇题诗而回因以酬寄

扬雄宅在唯乔木,杜甫台荒绝旧邻。 郑谷 蜀中三首

夜台今寂寞,独是子云居。 高适 哭单父梁九少府

典故
相关人物
扬雄


《汉书》卷八十七下《扬雄传下》
「雄年四十馀,自蜀来至游京师,大司马车骑将军王音奇其文雅,召以为门下史,荐雄待诏,岁馀,奏羽猎赋,除为郎,给事黄门,与王莽、刘歆并。」
《史记》卷九十二《淮阴侯列传》
「臣事项王,官不过郎中,位不过执戟。」南朝宋·裴骃《史记集解》引三国魏·张晏曰:「郎中,宿卫执戟之人也。」

例句

声名恒压鲍参军,班位不过扬执戟。 李端 赠康洽

应笑白须扬执戟,可怜春日老如何。 杨巨源 上裴中丞

官卑杨执戟,年少贾长沙。 卫象 伤李端

典故
一区扬雄宅

相关人物
扬雄


《汉书》卷八十七上〈扬雄列传上〉~353~
扬雄字子云,蜀郡成都人也。其先出自有周伯侨者,以支庶初食采于晋之扬,因氏焉,不知伯侨周何别也。扬在河、汾之间,周衰而扬氏或称侯,号曰扬侯。会晋六卿争权,韩、魏、赵兴而范中行、知伯弊。当是时,偪扬侯,扬侯逃于楚巫山,因家焉。楚汉之兴也,扬氏溯江上,处巴江州。而扬季官至庐江太守,汉元鼎间避仇复溯江上,处岷山之阳曰郫,有田一廛,有宅一区,世世以农桑为业。自季至雄,五世而传一子,故雄亡它扬于蜀。
《华阳国志》卷十上〈先贤士·二〉~533~
子云玄达,焕乎弘圣。扬雄,字子云,成都人也。少贫,好道。家无担石之储,十金之费,而晏如也。
典故
英雄半


《三国志》卷六〈魏书·刘表传〉~23~
初,表及妻爱少子琮,欲以为后,而蔡瑁、张允为之支党,乃出长子琦为江夏太守,众遂奉琮为嗣。琦与琮遂为雠隙。越、嵩及东曹掾傅巽等说琮归太祖,琮曰:「今与诸君据全楚之地,守先君之业,以观天下,何为不可乎?」巽对曰:「逆顺有大体,彊弱有定势。以人臣而拒人主,逆也;以新造之楚而禦国家,其势弗当也;以刘备而敌曹公,又弗当也。三者皆短,欲以抗王兵之锋,必亡之道也。将军自料何与刘备?」琮曰:「吾不若也。」巽曰:「诚以刘备不足禦曹公乎,则虽保楚之地,不足以自存也;诚以刘备足禦曹公乎,则备不为将军下也。愿将军勿疑。」太祖军到襄阳,琮举州降。备走奔夏口。南朝宋·裴松之注引《傅子》曰:「巽子公悌,瑰伟博达,有知人鉴。辟公府,拜尚书郎,后客荆州,以说刘琮之功,赐爵关内侯。文帝时为侍中,太和中卒,巽在荆州,目庞统为半英雄,證裴潜终以清行显;统遂附刘备,见待次于诸葛亮,潜位至尚书令,并有名德。」
《國語辭典》:投阁(投閣)  拼音:tóu gé
汉王莽由于符命的事情杀了甄丰父子,并放逐刘歆的儿子刘棻。当时扬雄校书天禄阁,怕被牵连,于是从阁上跳下,几乎摔死。后来事白得免。见《汉书。卷八七。扬雄传下》。后以投阁讥讽文人不甘寂寞而遭祸殃。唐。李白〈古风〉五九首之八:「投阁良可叹,但为此辈嗤。」
《漢語大詞典》:吞凤(吞鳳)
(1).传说 汉 扬雄 著太玄经,梦吐凤凰集于经上。事见西京杂记卷二。后因以“吐凤”或“吞凤”称美擅长著作。 唐 李商隐 《为濮阳公陈许举人自代状》:“人惊吞凤之才,士切登龙之誉。” 唐 李群玉 《感兴》之一:“ 子云 吞白凤,遂吐《太玄》书。”
(2).犹吞鸟。 宋 刘克庄 《沁园春·七和》词:“便做些功业,胜穷措大,聚萤 武子 ,吞凤 君章 。”自注:“ 罗含 字 君章 。”详“ 吞鸟 ”。
分類:扬雄凤凰
《漢語大詞典》:吞鸟(吞鳥)
晋书·文苑传·罗含:“﹝ 罗含 ﹞尝昼卧,梦一鸟文彩异常,飞入口中,因起惊説之。 朱氏 (其母)曰:‘鸟有文彩,汝后必有文章。’自此后藻思日新。”后即用为文思灿然之典。 南朝 梁 萧统 《锦带书十二月启·无射九月》:“才过吞鸟之声,德迈怀皎之智。” 唐 李瀚 《蒙求》诗:“ 罗含 吞鸟, 江淹 梦笔。” 清 冒襄 《影梅庵忆语》卷二:“虽有吞鸟梦花之心手,莫能追述。”
分類:为文文思
《國語辭典》:问字(問字)  拼音:wèn zì
汉朝时,刘棻尝从扬雄学作奇字。见《汉书。卷八七。扬雄传下》。后以问字比喻向人请教学问。宋。陆游 小园诗:「客因问字来携酒,僧趁分题就赋诗。」
《國語辭典》:雄剑(雄劍)  拼音:xióng jiàn
1.春秋时吴人干将所铸二剑之一,后献给吴王。唐。陆广微《吴地记》:「干将进雄剑于吴王,而藏雌剑,时时悲伤,忆其雄也。」也泛指对剑之一。《红楼梦》第六六回:「掣出那股雄剑,将万根烦恼丝一挥而尽。」
2.锋利的剑。唐。杜审言〈赠苏味道〉诗:「据鞍雄剑动,插笔羽书飞。」唐。杜甫 前出塞诗九首之七:「雄剑四五动,彼军为我奔。」
《漢語大詞典》:雄深雅健
谓文章雄浑而深沉,典雅而有力。新唐书·柳宗元传:“ 韩愈 评其文曰:‘雄深雅健,似 司马子长 , 崔 蔡 不足多也。’” 宋 辛弃疾 《沁园春·灵山齐庵赋时筑偃湖未成》词:“我觉其间,雄深雅健,如对文章 太史公 。” 林纾 《译〈孝女耐儿传〉序》:“苟以雄深雅健之笔施之,亦尚有其人。”
《漢語大詞典》:扬马(揚馬)
汉 代文学家 扬雄 和 司马相如 的并称。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练字:“故 陈思 称 扬 马 之作,趣幽旨深。” 唐 李端 《赠何兆》诗:“文章似 扬 马 ,风骨又清羸。” 明 张居正 《范比部鲁工部洪山人夜过得龙字》诗:“海南文章几 扬 马 ,天涯笑语自人龙。” 清 王士禛 香祖笔记卷三:“职方郎中 孙樵 ,有 扬 马 之文;前进士 司空图 ,有 巢 许 之风。”
《漢語大詞典》:扬执戟(揚執戟)
指 汉 代 扬雄 。 三国 魏 曹植 《与杨德祖书》有“昔 扬子云 先朝执戟之臣耳,犹称壮夫不为也”语,故称。 唐 李白 《古风》之四六:“独有 扬执戟 ,闭关草《太玄》。” 唐 李端 《赠康洽》诗:“声名常压 鲍参军 ,班位不过 扬执戟 。”
分類:扬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