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隽英(雋英)
杰出人物。 宋 欧阳修 《送杨先辈登第还家》:“解榻方欣待雋英,掛帆千里忽南征。”
《漢語大詞典》:隽人(雋人)
杰出人物。雋,通“ 俊 ”。 唐 刘禹锡 《〈唐吕和叔文集〉序》:“五行秀气得之居多者为雋人。”一本作“ 俊人 ”。侯鲭录卷一引 唐 皇甫松 《醉乡日月记》:“醉文人宜谨节令,除章程;醉雋人宜益觥盂,加旗帜。”一本作“ 俊人 ”。 宋 周密 《癸辛杂识别集·刘朔斋再娶》:“二人皆 蜀 之雋人,识者无不惜之。”
《漢語大詞典》:隽逸(雋逸)
亦作“隽逸”。
(1).俊秀飘逸;超群拔俗。红楼梦第七八回:“临散时,忽谈及一事,最是千古佳谈,‘风流隽逸,忠义感慨’,八字皆备。”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五:“ 韦 柳 雋逸,不宜长篇。” 郑振铎 《中国俗文学史》第二章:“《陈风》里的‘月出皎兮’,写怀人的心境最为尖新隽逸。”
(2).才智俊秀不凡之士。 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六册第五章第一节:“ 明元帝 在即位之初,就分遣使者巡求‘隽逸’,网罗‘豪门彊族’和‘先贤世胄’到 平城 做官。”
《漢語大詞典》:奇隽(奇雋)
见“ 奇俊 ”。
《國語辭典》:奇俊  拼音:qí jùn
有杰出才识的人。《北史。卷八一。儒林传。序》:「于是超擢奇俊,厚赏诸儒。」
《漢語大詞典》:髦隽(髦雋)
见“ 髦俊 ”。
《國語辭典》:髦俊  拼音:máo jùn
才智过人之士。《文选。陆机。演连珠五○首之三》:「臣闻髦俊之才,世所希乏。」也作「髦彦」。
分類:才智杰出
《漢語大詞典》:隽茂(雋茂)
才智出众的人。 宋 曾巩 《黄好谦户部员外郎刘珵户部郎中制》:“邦之雋茂,俾服厥官。”
分類:才智出众
《漢語大詞典》:隽武(雋武)
超人的武勇。 晋 陆云 《吴故丞相陆公诔》:“方堣肃清,烈文雋武,舍爵明堂,册勋天府。”
分類:超人武勇
《漢語大詞典》:隽士(雋士)
(1).才智出众的人。雋,通“ 俊 ”。 清 唐甄 潜书·养重:“ 骆 殷 二子, 蜀 之雋士也,吾怀其人久矣。” 清 陈田 《明诗纪事己籤·王世贞》:“当公少时,一二雋士,句飣字餖,度不有所震发,欲藉大力者为帜,而以虚声感公。”
(2). 唐 代科举中的一科。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两监:“初入学皆行束脩之礼……各绢二匹;雋士及律书、算学、州县学,各绢一匹。”参见“ 俊士 ”。
《國語辭典》:俊士  拼音:jùn shì
才智出众的人。《后汉书。卷二八上。桓谭传》:「辅佐贤明,则俊士充朝,而理合世务。」
《漢語大詞典》:获隽(獲雋)
会试得中。亦泛指科举考试得中。 清 洪亮吉 北江诗话卷五:“ 胡吏部 万青 等,会试皆以对策获雋。”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二:“﹝ 毛俟园 藻 ﹞赴 金陵 乡试……榜揭, 毛 获雋。”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斠书·赓缦堂杂俎:“是岁春闈, 昆明 获雋七人,前所未有也。”参见“ 获隽公车 ”。
《漢語大詞典》:获隽公车(獲隽公車)
汉 代曾以公家车马送应举的人。后以公车指入京应试举人。“获隽公车”为会试得中的意思。红楼梦第一○三回:“学生自蒙慨赠到都,托庇获隽公车,受任贵乡,始知老先生超悟尘凡,飘举仙境。”
《國語辭典》:隽拔(雋拔)  拼音:jùn bá
英俊挺秀。宋。曾巩戏呈休文屯田〉诗:「陈侯隽拔人所羡,岁晚江湖初识面。」
《漢語大詞典》:名隽(名雋)
见“ 名俊 ”。
《漢語大詞典》:名俊
亦作“ 名儁 ”。亦作“ 名雋 ”。
(1).俊杰,杰出的人。 明 归有光 《通议大夫李公行状》:“公雅自修飭,好交名俊,视庸辈不屑也。” 明 张居正 《答宗伯董幼海》:“当圣皇御极之时,正名儁汇登之日。”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三:“当未撤棘时,学使者 冯云驤 籍 三川 名雋三十人,验其得失。” 朱自清 《三家书店》:“假使有闲工夫,去领略领略那名隽的谈吐,倒也值得的。”
(2).谓俊秀出众。 清 龚自珍 《好事近·补记仲夏情事》词:“名俊出天然,字近《曹娥碑》格。何以报他紈扇,馈一筐梅实。”
《漢語大詞典》:雄隽(雄雋)
犹雄俊。 汉 袁康 越绝书·外传枕中:“举 伊尹 ,收天下雄雋之士。”
分類:雄俊
《漢語大詞典》:隽敏(雋敏)
俊秀敏快。 宋 欧阳修 六一诗话:“时有 安鸿渐 者,文词雋敏,尤好嘲咏。” 宋 洪迈 《夷坚甲志·郑氏得子》:“生男,命之曰 嵩老 。稍长,极雋敏。”
分類:俊秀
《漢語大詞典》:寒隽(寒雋)
寒俊。法书要录卷三引 唐 李嗣真 《书品后》:“右 范 如寒雋之士,亦不可弃。”
《骈字类编》:下隽(下隽)
汉书地理志:长沙国县下隽。后汉书马援传:初军次下隽,有两道可入,从壶头则路近而水崄,从充则涂夷而运远。帝初以为疑。及军至,耿舒欲从充道,援以为弃日费粮,不如进壶头,扼其喉咽,充贼自破。以事上之,帝从援策。注:下隽故城,今辰州沅陵县。晋书刘弘传:张昌窜于下隽山,弘遣军讨昌,斩之,悉降其众。宋书州郡志:湘州刺史。晋惠帝元康九年。分长沙东北下隽诸县立。 山海经海内东经:沅水出象郡镡城西入东注江,入下隽,西合洞庭中。水经:江水又东至长沙下隽县北。沣水、沅水、资水合,东流注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