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311,分88页显示  上一页  13  14  15  16  17  19  20  21  22 下一页
词典(续上)
隐机
隐章
隐凤
壶隐
隐道
隐湖
隐化
隐衷
隐田
褥隐
遁隐
隐生
隐远
遗隐
笑隐
《漢語大詞典》:隐机(隱機)
见“ 隐几 ”。
隐藏着的危机。 明 张居正 《答上师相徐存斋并附与诸公书》二:“近来世局,几更易矣。流俗之见,睹朝野无虞,便谓太平景象。不知隐机伏祸,深有可虑。”
分類:隐藏危机
《國語辭典》:隐几(隱几)  拼音:yìn jǐ
倚靠几案。《孟子。公孙丑下》:「坐而言,不应,隐几而卧。」唐。杜甫〈小寒食舟中作〉诗:「佳辰强饮食犹寒,隐几萧条带鹖冠。」
《漢語大詞典》:隐章(隱章)
指 汉 初的约法三章。据汉书·刑法志载: 汉 兴之初,约法三章,刑网疏阔。后因以“隐章”借指疏阔宽大的法律。 清 钱谦益 《苕上吴子德舆次东坡狱中寄子由韵感而和之》之一:“祸遘隐章知 汉 法,行逢赠策感 秦 人。”
《分类字锦》:隐凤(隐凤)
谢灵运逸民赋其见也则如游龙其潜也则如隐凤
分类:隐逸
《骈字类编》:壶隐(壶隐)
树萱录壶隐仙人尝吟诗曰杯贤与酌圣与我万户封
《漢語大詞典》:隐道(隱道)
(1).隐遁的缘由。 汉 扬雄 《法言·渊骞》:“或曰:‘隐道多端。’曰:固也!圣言圣行,不逢其时,圣人隐也。贤言贤行,不逢其时,贤者隐也。谈言谈行,而不逢其时,谈者隐也。”
(2).不求仕进以保持名节的处世态度。《孔子家语·三恕》:“隐道宜行然亦不忍。今欲身不穷,道亦不隐,为之有道乎?” 王肃 注:“世乱则隐道为行,然亦不忍为隐事。”
《分类字锦》:隐湖(隐湖)
越绝书昆湖周一十六顷一亩一名隐湖
分类:
《漢語大詞典》:隐化(隱化)
死的别称。 唐 陈子昂 《我府君有周居士文林郎陈公墓志铭》:“七月七日己未,隐化於私馆。孤子 子昂 愚昧,鞠然在疚,不知所从。” 唐 李白 《江夏送倩公归汉东序》:“先生六十而隐化,若继跡而起者,惟 倩公 矣。” 清 梁章钜 浪迹丛谈·人死别称:“凡人死,曰卒,曰没,曰疾终……又有称隐化者。”
分類:
《國語辭典》:隐衷(隱衷)  拼音:yǐn zhōng
不愿告人的心事。
《漢語大詞典》:隐田(隱田)
瞒报的田地。宋史·食货志上二:“ 丁谓 著《会计録》云:‘总得一百八十六万餘顷。以是岁七百二十二万餘户计之,是四户耕田一顷,繇是而知天下隐田多矣’。”
分類:田地
《骈字类编》:褥隐(褥隐)
唐 杜甫 李监宅 屏开金孔雀,褥隐绣芙蓉。
《漢語大詞典》:遁隐(遁隱)
亦作“遯隐”。
(1).犹隐藏。 唐 柳宗元 《始得西山宴游记》:“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遯隐。”一本作“ 遁隐 ”。
(2).遁世隐居。 唐 柳宗元 《龙安海禅师碑》:“遁隐乖离,浮游散迁,莫徵旁行,徒听诬言。” 郭沫若 《我们的文学新运动》:“我们宜不染于污泥,遁隐山林,与自然为友而为人生之逃遁者。”
《漢語大詞典》:隐生(隱生)
犹隐居。 汉 刘桢 《诗》:“隐生寘翳林,控倊自迫速。”
分類:隐居
《漢語大詞典》:隐远(隱遠)
隐微幽深。后汉书·方术传序:“而斯道隐远,玄奥难原,故圣人不语怪神,罕言性命。”
分類:隐微幽深
《漢語大詞典》:遗隐(遺隱)
遗漏隐匿。宋书·刘穆之传:“ 穆之 亦竭节尽诚,无所遗隐。”南史·梁纪上·武帝:“若怀宝迷邦,藴奇待价,蓄响藏真,不求闻达,各依名腾奏,罔或遗隐。”
分類:遗漏隐匿
《韵府拾遗 吻韵》:笑隐(笑隐)
翁处静词西园猛忆逢迎翠纨障面花间笑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