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538,分36页显示  上一页  8  9  10  11  12  14  15  16  17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窃伏
隐遁
采蕨
云巢
违世
怀山
禅栖
兔窟
陶隐
玄晏
臞儒
耕烟
隐心
鹤栖
系匏
《漢語大詞典》:窃伏(竊伏)
私下潜处。指隐居。 宋 曾巩 《答范资政书》:“若 巩 之鄙,窃伏草茅,阁下於羈旅之中,一见而已。” 明 高启 《妫蜼子歌为友王常宗作盖其号也》:“窃伏在草野,冥心究皇坟。”
分類:私下隐居
《國語辭典》:隐遁(隱遁)  拼音:yǐn dùn
1.隐居避世。《后汉书。卷二七。宣秉传》:「遂隐遁深山,州郡连召,常称疾不仕。」《南史。卷七五。隐逸传上。戴颙传》:「父逵,兄勃,并隐遁有高名。」
2.隐匿身躯。《西游记》第八回:「众神各归本处,把个土地赶在城隍庙里暂住,他师徒们隐遁真形。」
《漢語大詞典》:采蕨
借指隐居不仕的生活。 唐 张九龄 《在郡秋怀》诗之二:“挂冠东都门,采蕨南山岑。”
《漢語大詞典》:云巢(雲巢)
(1).高处的鸟窠。文选·张协〈七命〉:“仰倾云巢,俯殫地穴。” 吕向 注:“云巢,高巢也。” 宋 陆游 《秋思》诗之六:“露浓乍警云巢鹤,风劲先凋玉井桐。”
(2).隐居修道之处。 宋 陆游 《书怀》诗:“ 青城 结云巢,拟住三千年。” 宋 杨万里 《过土笕冈》诗:“衰年走尘鞅,何计返云巢。” 元 虞集 《为汪华玉题所藏〈长江万鸦图〉》诗:“云巢幽人爱 江 渚,抽思挥毫写横素。”
《漢語大詞典》:违世(違世)
(1).去世。左传·文公六年:“ 秦穆 之不为盟主也宜哉!死而弃民。先王违世,犹詒之法,而况夺之善人乎?” 南朝 梁 沈约 《齐明帝哀策文》:“哲王违世,克播遗尘。”资治通鉴·后唐明宗天成四年:“先王违世,兄为人子,初不临丧,可乎?”
(2).避开尘世。子华子·神气:“吾闻之:太上违世,其次违地,其次违人。”亦指逃避世事而隐居。 宋 曾巩 《虞部郎中戚公墓志铭》:“侍郎家 梁 自祖 琮 ,违世恬幽树儒术。” 元 范梈 《送吴真人持招宁亲》诗:“千骑万骑中,孰是违世儔。”
《漢語大詞典》:怀山(懷山)
(1).包围山陵。 晋 葛洪 抱朴子·广譬:“开源不忆仞,则无怀山之流。”参见“ 怀山襄陵 ”。
(2).怀念山林。谓欲隐居避世。 明 杨慎 升庵诗话·濂溪诗:“今之人,口为怀山之言,暗行媚灶之计,良可恶也。”
《國語辭典》:怀山襄陵(懷山襄陵)  拼音:huái shān xiāng líng
怀,包。襄,上。怀山襄陵指洪水漫漫,汹涌奔腾直上山陵。《书经。尧典》:「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唐。杜光庭 皇太子为皇帝修金箓斋词:「虽流金烁石,汤德弥光。怀山襄陵,尧风益扇。」
《漢語大詞典》:禅栖(禪棲)
谓出家隐居。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淄水:“所谓修修释子,眇眇禪栖者也。”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清水:“南峯北岭,多结禪栖之士,东巖西谷,又是刹灵之图。” 明 陈汝元 《金莲记·诟奸》:“经年一别对禪栖,门外红尘总不知。”
分類:出家隐居
《漢語大詞典》:兔窟
(1).兔子的巢穴。亦喻隐居之地。 宋 程俱 《山中对酒》诗:“何年顾兔窟,桂子落山腹。” 元 袁桷 《客舍书事》诗之六:“犬能搜兔窟,马解避驰车。”
(2).“狡兔三窟”之省。比喻藏身之处甚多,避祸有术。 明 田艺蘅 留青日札·严嵩:“ 郿坞 久营,兔窟多术,安能根连株拔,风翦霆灭。”
(3).指明月。 清 陈维嵩 《月当厅·虎丘中秋柬蘧庵先生用梅溪词韵》:“斜倚广寒,一望兔窟清深。”
《漢語大詞典》:陶隐(陶隱)
即 陶弘景 。 陶 隐居 句曲山 时,庭院植松,每闻松风,欣然为乐。见《南史·隐逸传下·陶弘景》。 宋 范仲淹 《知府孙学士见示五首因以缀篇》诗之一:“ 谢 家山色朝晡见, 陶隐 松风寤寐闻。”
《漢語大詞典》:玄晏
(1).指古代圣贤的礼教。文选·陆机〈演连珠〉:“玄晏之风恒存,动神之化已灭。” 李善 注:“ 曹植 《魏德论》:玄晏之化,丰洽之政。” 吕延济 注:“玄晏,礼教也。”
(2). 晋 皇甫谧 沈静寡欲,有高尚之志,隐居不仕,自号 玄晏先生 。后因以“玄晏先生”泛指高人雅士或山林隐逸。 唐 钱起 《过曹钧隐居》诗:“谁当举 玄晏 ,不使作良臣。” 清 曹寅 《题朱赤霞画对牛弹琴图》诗:“柳风飂飂白石磢, 玄晏先生 驰玄赏。” 皇甫谧 曾为 晋 左思 《三都赋》作序, 左 赋为世所重,因亦用为待人题品诗文的典实。 清 沈自南 《春暮钱牧斋宗伯过访》诗:“拟得《三都》待题品,当年 玄晏 最风流。” 清 周亮工 《旅壁步王西樵韵》:“《三都》岂必烦 玄晏 , 五岳 无心待 向平 。”
《漢語大詞典》:臞儒
清瘦的儒者。含有隐居不仕之意。语本汉书·司马相如传下:“ 相如 以为列僊之儒居山泽间,形容甚臞,此非帝王之僊意也。” 宋 苏轼 《雪后刘景文左藏和顺闍黎诗见赠次韵答之》:“载酒邀诗将,臞儒不是仙。” 金 元好问 《寄刘光甫》诗:“山泽臞儒亦自豪,尘埃俗吏岂胜劳。” 明 杨慎 《二伯论下》:“然则 公羊 不出户之臞儒也,其习鄙,其言戇,故曰: 公羊 偏辞也。”
《漢語大詞典》:耕烟(耕煙)
农家的炊烟。借指隐居生活。 南唐 张观 《过衡山赠廖处士》诗:“到头终为苍生起,休恋耕烟 楚水 濆。”
《漢語大詞典》:隐心(隱心)
(1).审度,忖度。文选·崔瑗〈座右铭〉:“隐心而后动,谤议庸何伤。” 李善 注:“ 刘熙 《孟子注》曰:‘隐,度也。’周易曰:‘君子安其身而后动,易其心而后语。’吕氏春秋曰:‘内反於心不慙,然后动也。’” 李周翰 注:“隐,度。庸,常也。言能度心而动。”
(2).昧心。《后汉书·皇甫规传》:“臣诚知阿諛有福,深言近祸,岂敢隐心以避诛责乎!”
(3).忧心;痛心。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哀吊:“隐心而结文则事愜,观文而属心则体奢。”
(4).隐居之意。 唐 祖咏 《苏氏别业》诗:“别业居幽处,到来生隐心。” 清 胡其毅 《偕王雪蕉先生诣碧峰寺访桔木师不遇》诗:“即此问山路,自然生隐心。”
《漢語大詞典》:鹤栖(鶴棲)
指隐居或隐居的人。 唐 崔涂 《秋宿鹤林寺》诗:“步步入林中,山穷意未穷。偏逢僧话久,转与鹤栖同。”
分類:隐居
《漢語大詞典》:系匏(繫匏)
语出论语·阳货:“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繫而不食?”按,匏瓜味苦,故系置不用。后用“繫匏”比喻隐居未仕或弃置闲散。 唐 孙逖 《和左卫武仓曹卫中对雨创韵赠右卫李骑曹》:“道合宜连茹,时清岂繫匏?” 唐 韩偓 《有感》诗:“坚辞羽葆与吹鐃,翻向天涯困繫匏。” 宋 黄庭坚 《次韵刘景文登邺王台》之三:“繫匏两相忆,极目十餘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