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夏黄公
商山 四皓之一。 汉 初隐士。姓 崔 名 广 ,字 少通 。 齐 人。因隐居 夏里 修道,故号 夏黄公 。见《史记·留侯世家》 司马贞 索隐。 宋 司马光 《陪致政太师内翰燕集为三公寿》诗:“忠纯 汲长孺 ,高洁 夏黄公 。”
《漢語大詞典》:二隐(二隱)
二隐士。指 南朝 齐 臧荣绪 与 关康之 。南史·隐逸传下·臧荣绪:“初, 荣绪 与 关康之 俱隐在 京口 ,时号为二隐。”
分類:隐士
《漢語大詞典》:纸袄(紙襖)
纸制的有衬里的上衣。古代道家、隐士或贫民常有衣之者。 唐 殷尧藩 《赠惟俨师》诗:“云锁木龕聊息影,雪香纸袄不生尘。” 宋 曾慥 《集仙传》:“ 王先生 隐 王屋山 ,常衣纸袄,人呼 王纸袄 。” 元 张可久 《醉太平·山中小隐》曲:“裹白云纸袄,挂翠竹麻絛。一壶村酒话渔樵,望 蓬莱 縹緲。”
《漢語大詞典》:解薜
脱掉隐士的麻衣。指入仕。 唐 王维 《留别山中温古上人兄并示舍弟缙》诗:“解薜登天朝,去师偶时哲。” 唐 李群玉 《言怀纪事呈同馆诸公二十四韵》:“解薜龙凤署,怀铅兰桂丛。”
《漢語大詞典》:梅岑
浙江省 普陀山 的别名。相传 汉 隐士 梅福 曾来此炼药,故称。 元 吴莱 《甬东山水古迹记》:“东到 梅岑山 , 梅子真 炼药处,梵书所谓 补怛洛迦山 也。” 明 王志坚 《表异录·地理二·山川》:“ 普陀山 一名 梅岑 。”
《漢語大詞典》:岩客(巖客)
(1).居于山中的隐士。 宋 苏辙 《赠史文通奉议》诗之二:“早岁识巖客,近时逢絳生。”
(2).木犀的异名。 宋 姚宽 西溪丛语卷上:“木犀为巖客。”
《國語辭典》:幽真  拼音:yōu zhēn
仙灵。宋。王安石〈张氏静居院〉诗:「南堂栖幽真,晨起瞻像图。」
《漢語大詞典》:楮冠
以楮树皮所制之冠。多为贫士、隐士所用。《韩诗外传》卷一:“ 子贡 乘肥马、衣轻裘,中紺而表素,轩车不容巷,而往见之。 原宪 楮冠、黎杖而应门,正冠则缨絶,振襟则肘见,纳履则踵决。” 宋 陆游 《杂题》诗:“三生元是出家人,一念差来堕荐绅。二寸楮冠双草屨,天公还我水云身。”
《漢語大詞典》:避秦客
指隐士或躲避战乱的人。 元 邓文原 《赵干〈春山曲嵨图〉》诗:“往来岂是避 秦 客,理乱不闻度岁华。” 清 黄景仁 《杂咏》:“ 渊明 有心人,归拟避 秦 客。”
《漢語大詞典》:玄馆(玄館)
幽静的房舍。多指隐士的居处。 明 高启 《次倪云林韵》:“爱写沧洲趣,閒来玄馆游。”
《漢語大詞典》:避唐
传说上古 唐尧 时有隐士 许由 、 巢父 ,德行高尚。 尧 以天下让 巢父 ,不受;又让 许由 ,也不受,二人均逃去。事见 晋 皇甫谧 高士传·许由、又《巢父》。后以“避唐”指 许由 、 巢父 逃避 唐尧 以天下相让之事。 元 耶律楚材 《再用张敏之韵》:“ 綺 夏 终辞 汉 , 巢 由 固避 唐 。”
《漢語大詞典》:角绮(角綺)
汉 初隐士 角里先生 和 绮里季 的并称。 宋 曾巩 《送郑州邰资政》诗:“衣冠惊 角 綺 ,宾友重 邹 枚 。”参见“ 商山四皓 ”。
《國語辭典》:商山四皓  拼音:shāng shān sì hào
秦末隐士东园公、夏黄公、绮里季、甪里先生四人,因避乱世而隐居商山,年皆八十馀岁,须眉皓白,世称为「商山四皓」。简称为「四皓」。
《漢語大詞典》:遁士
亦作“遯士”。 隐士。 唐 权德舆 《送崔谕德致政东归》诗:“懿此嘉遯士,蒲车赴丘中。”
分類:隐士
《漢語大詞典》:苦斋
书斋名。元末明初浙江隐士章溢建于匡山之巅。例如:苦斋者,名其室曰苦斋。——·刘基《苦斋记》
《漢語大詞典》:云外人(雲外人)
指山中隐士。 唐 李涉 《山中五无奈何》诗:“欲访云外人,都迷上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