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随随便便(随随便便)  拼音:suí suí biàn biàn
不拘束、不认真的样子。如:「他虽然不拘小节,但不是个随随便便的人。」《官场现形记》第一七回:「毕竟心怀鬼胎,见了胡统领,比前反觉殷勤。胡统领本是个随随便便的人,倒也并不在意。」
《國語辭典》:因循  拼音:yīn xún
1.遵循旧习而无所改动。《后汉书。卷三四。梁统传》:「自高祖之兴,至于孝宣,君明臣忠,谟谋深博,犹因循旧章,不轻改革。」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史传》:「及班固述汉,因循前业,观司马迁之辞,思实过半。」
2.敷衍慢怠。唐。韩愈酬裴十六功曹巡府西驿涂中见寄〉诗:「多才自劳苦,无用祗因循。」元。关汉卿《哭存孝》第二折:「我这里傍边侧立索慇勤,怎敢道怠因循!」
3.悠游閒散。唐。罗隐 寄第五尊师诗:「苕溪烟月久因循,野鹤衣裘独茧纶。」唐。韩偓 拥鼻诗:「却要因循添逸兴,若为趋竞怆离忧。」
4.蹉跎、延误。唐。白居易和微之诗。和栉沐寄道友〉诗:「因循掷白日,积渐凋朱颜。」
《國語辭典》:苟然  拼音:gǒu rán
随随便便就会这样。宋。苏轼 日喻:「南方多没人。日与水居也,七岁而能涉,十岁而能浮,十五而能没矣。夫没者岂苟然哉?必将有得于水之道者。」
分類:随随便便
《国语辞典》:不端不正  拼音:bù duān bù zhèng
1.恰好、正好。《水浒传》第二四回:「这妇人正手里拿叉竿不牢,失手滑将倒去,不端不正,却好打在那人头巾上。」《清平山堂话本。错认尸》:「吃了早饭又入城来寻问,不端不正走到新桥上过。」也作「不当不对」。
2.随随便便。如:「你瞧这人,举止不端不正。」也作「不当不正」。
《國語辭典》:闲闲(閑閑)  拼音:xián xián
1.从容优閒的样子。《诗经。魏风。十亩之间》:「十亩之间兮,桑者闲闲兮。」唐。王维 归嵩山作诗:「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
2.广阔博大的样子。《庄子。齐物论》:「大知闲闲,小知閒閒。」唐。成玄英。疏:「闲闲,宽裕也。」
3.动摇的样子。《汉书。卷一○○。叙传下》:「戎车七征,冲輣闲闲。」
4.小孩学说话时的声音。《金瓶梅》第三五回:「平安儿从新做了小孩儿,才学闲闲。他又会顽,成日只踢毬儿耍子。」
《漢語大詞典》:漫散
犹散漫。随随便便,不受约束。 清 戴震 《原善下》:“见夺而沮丧,漫散无检押,心任其责也。” 许地山 《春桃》:“其实,他这两天在道上漫散地走,不晓得要往那里去。”
《国语辞典》:胡厮混(胡厮混)  拼音:hú sī hùn
随随便便的胡乱过日子。元。无名氏《小尉迟》第二折:「本来不醉佯妆醉,则在营里胡厮混。」
《國語辭典》:大大咧咧  拼音:dà da liē liē
态度傲慢的样子。也作「大模大样」。
《國語辭典》:大大落落  拼音:dà da luò luò
大方的样子。如:「她真不愧是名门之后,举手投足间大大落落的。」
《國語辭典》:漫不经心(漫不經心)  拼音:màn bù jīng xīn
毫不留意。《三侠五义》第六九回:「往往有那不读书的人,以为先生的饭食随便俱可,漫不经心的很多。那似这秦员外拿著先生当天神敬的一般。」也作「漫不经意」。
《漢語大詞典》:谩视(謾視)
谓随随便便地看。谩,通“ 漫 ”。太平广记卷四四四引《续江氏传·欧阳纥》:“妇人数十被服鲜泽,嬉游歌笑,出入其中,见人皆谩视迟立。”
分類:随随便便
《漢語大詞典》:谩不经意(謾不經意)
谓随随便便不放在心上。谩,通“ 漫 ”。 明 张居正 《乞鉴别忠邪以定国事疏》:“今谓皇上谩不经意,一切委之于臣,何其敢于厚诬皇上耶?”
《漢語大詞典》:落落托托
满不在乎,随随便便。 元 关汉卿 《鲁斋郎》第四折:“不是我自间阔,趁浪逐波,落落托托,大笑呵呵。”《花月痕》第一回:“你看那一班潦倒名士,有些子聪明,偏做出怪怪奇奇的事,动人耳根;又做出落落托托的样,搭他架子。”亦作“ 落落陀陀 ”、“ 落落酡酡 ”、“ 落落跎跎 ”。 元 曾瑞 《端正好·自序》套曲:“既功名不入 凌烟阁 ,放疎狂落落陀陀。” 元 张可久 《齐天乐过红衫儿·隐居》曲:“日日朝朝,落落跎跎。酒瓮边行,花丛里过。” 明 康海 《祆神急·述隐》套曲:“风清月朗闲过活,可不儘由喒落落酡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