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四隅  拼音:sì yú
1.四个角落。《礼记。檀弓上》:「蚁结于四隅。」汉。郑玄。注:「书褚之四角。」《尔雅。释宫》:「西南隅谓之奥,西北隅谓之屋漏,东北隅谓之宧,东南隅谓之窔。」宋。邢炳。注:「此别宫中四隅之异名也。」
2.四方。《淮南子。原道》:「经营四隅,还反于枢。」《文选。潘岳。为贾谧作赠陆机诗》:「强秦兼并,吞灭四隅。」
《漢語大詞典》:山隅
亦作“ 山嵎 ”。 山角;山曲。 汉 司马相如 《美人赋》:“防火水中,避溺山隅。”《文选·曹植〈洛神赋〉》:“微幽兰之芳蔼,步踟蹰於山隅。” 张铣 注:“徐步徘徊於山之隅角。” 清 侯方域 《宦官论》:“昔西山之狐往见南山之虎,曰:‘子跋踄林薄之间,日一得食,何其惫也!诚能假我以皮毛与牙爪,子安坐山嵎之中,而饮食不乏。’”
《國語辭典》:路隅  拼音:lù yú
道旁。唐。杜甫〈哀王孙〉诗:「腰下宝玦青珊瑚,可怜王孙泣路隅。」
分類:路边
《骈字类编》:西隅
唐 陈子昂 感遇诗三十八首 其三 黄沙幕南起,白日隐西隅。
《韵府拾遗 虞韵》:世说张天锡为凉州刺史称制西隅
《骈字类编》:庭隅
唐 杜甫 倦夜 竹凉侵卧内,野月满庭隅。
唐 欧阳詹 晚泊漳州营头亭 回峰叠嶂绕庭隅,散点烟霞胜画图。
《漢語大詞典》:天隅
(1).犹天边。 晋 张华 《鹪鹩赋》:“鷦螟巢於蚊睫,大鹏弥乎天隅。”
(2).指极远的地方。 唐 杜甫 《雨》诗之三:“物色岁将晏,天隅人未归。”
《漢語大詞典》:墙隅(牆隅)
墙角。 唐 张籍 《雨中寄元宗简》诗:“街径多坠果,墙隅有蜕蜩。”
分類:墙角
《骈字类编》:三隅
诗厹矛鋈錞传厹三隅矛也疏厹矛三隅矛刃为三角盖相传为然也 论语见一隅下
《漢語大詞典》:趋隅(趨隅)
(1).向隅。礼记·曲礼上:“毋践屨,毋踖席,抠衣趋隅,必慎唯诺。” 孔颖达 疏:“趋,犹向也;隅,犹角也。” 唐 张阶 《无声乐赋》:“是以素王闲居而观, 卜商 体政以妙,愿尽趋隅之礼,以闻愷悌之要。”
(2).佛教指端坐静修。 唐 杨衡 《宿陟岵寺云律师院》诗:“愿迴戚促劳,趋隅事休逸。”
《漢語大詞典》:娵隅
(1).古代西南少数民族称鱼为娵隅。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排调:“ 郝隆 为 桓公 南蛮参军……既饮,揽笔便作一句云:‘娵隅跃清池。’ 桓 问娵隅是何物,答曰:‘蛮名鱼为娵隅。’” 宋 沈与求 《还憩湖光亭复次江元寿韵》:“羊酪蓴羹本异区,江湖随俗语娵隅。”
(2).借指少数民族语言。 蔡有守 《黄晦闻欲事蕃语口占答之》:“问君底事事娵隅?我只因贫为所驱。” 郁达夫 《杂感》诗之六:“略解娵隅称博雅,人言 叔寳 最风流。”
分類:少数民族
《國語辭典》:隅坐  拼音:yú zuò
坐在一边。《礼记。檀弓上》:「曾子寝疾,病,乐正子春坐于床下,曾元、曾申坐于足,童子隅坐而执烛。」宋。无名氏《李师师外传》:「帝赐师师隅坐,命鼓所赐蛇跗琴,为弄梅花三叠。」
《漢語大詞典》:坤隅
西南方。 唐 李华 《含元殿赋》:“ 望仙 闢於巽维, 建福 敞於坤隅。”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蜀冈录》:“山堂大门在寺坤隅,门内植老桂百餘株。”参见“ 坤维 ”。
《國語辭典》:坤维(坤維)  拼音:kūn wéi
地的四角。《文选。张协。杂诗一○首之二》:「大火流坤维,白日驰西陆。」
《漢語大詞典》:隅官
边地官员。 宋 叶适 《太府少卿福建运判直宝谟阁李公墓志铭》:“ 苏谦 者, 建 之兇豪,兵兴,席隅官势,以杀人取賕赂,屡移狱矣。” 宋 叶适 《太府少卿福建运判直宝谟阁李公墓志铭》:“隅官,监临也;受财,枉法也。庸可赦乎!”
《漢語大詞典》:偏隅
(1).一方之地;一隅之地。资治通鉴·晋孝武帝太元元年:“ 张天锡 承祖父之资,藉百年之业,擅命 河 右,叛换偏隅。” 清 曾国藩 《送江小帆同年视学湖北序》:“其为我播告偏隅,咸使知之。”
(2).指偏僻的地方。 曹亚伯 《保路运动》:“ 四川 僻处偏隅,情形不能外达。”
(3).喻指整体中的一部分,一个方面。 明 王廷相 《石龙集序》:“其为志也,得其偏隅而迷其综括,欲周天下之变难矣。”
《漢語大詞典》:丘隅
犹丘阿。《诗·小雅·緜蛮》:“緜蛮黄鸟,止於丘隅。” 清 陈确 《大学辨》:“夫学,何尽之有!善之中又有善焉,至善之中又有至善焉,固非若邦畿丘隅之可以息而止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