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陷于(陷於)
陷入,落在不利的境地。如:谈判陷于僵局。
《國語辭典》:陷阱  拼音:xiàn jǐng
1.为捉捕野兽而掘的深坑。《淮南子。兵略》:「虎豹不动,不入陷阱。」
2.害人的计谋。《礼记。中庸》:「人皆曰予知,驱而纳诸罟擭陷阱之中,而莫之知辟也。」。《汉书。卷二四。食货志下》:「夫县法以诱民,使入陷阱,孰积于此!」
《國語辭典》:陷没(陷沒)  拼音:xiàn mò
1.沉没。如:「五十元铜币陷没水池中,找不到了。」
2.攻破、沦陷。《晋书。卷四三。列传。山涛》:「及洛阳陷没,简又为贼严嶷所逼,乃迁于夏口。」
《國語辭典》:失陷  拼音:shī xiàn
领土、城市等被敌人攻占。《水浒传》第六三回:「大名危如累卵,破在旦夕。倘或失陷,河北县郡如之奈何?」
《國語辭典》:陷溺  拼音:xiàn nì
1.陷入、沉溺。指丧失本性,沉迷不悟。《孟子。告子上》:「富岁子弟多赖,凶岁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尔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
2.陷于困苦之境。《后汉书。卷二。显宗孝明帝纪》:「公家息壅塞之费,百姓无陷溺之患。」
《國語辭典》:陷阵(陷陣)  拼音:xiàn zhèn
攻入敌阵。《南史。卷四六。桓康传》:「随武帝起兵,摧坚陷阵,膂力绝人。」也作「陷敌」。
《骈字类编》:城陷
宋书竟陵王诞传见城内下
《國語辭典》:缺陷  拼音:quē xiàn
不圆满、不完备的地方。
《國語辭典》:沦陷(淪陷)  拼音:lún xiàn
1.丧失疆土。《南史。卷四。齐高帝本纪》:「而世故相仍,师出已老,角城高垒,指日沦陷。」唐。元结 请收养孤弱状:「如前小儿等无父母者,乡国沦陷,亲戚俱亡,谁家可归。」
2.身世的沦落。唐。柳宗元 与萧翰林俛书:「今天子兴教化、定邪正,海内皆欣欣怡愉,而仆与四五子者,独沦陷如此。」
《國語辭典》:攻陷  拼音:gōng xiàn
攻克敌军的防禦设施。如:「这座城已经被攻陷了。」《晋书。卷一○四。石勒载记上》:「勒南寇襄阳,攻陷江西垒壁三十馀所。」
《國語辭典》:陷害  拼音:xiàn hài
以言语、计谋使人受害。《后汉书。卷八三。逸民传。陈留老父传》:「今宦竖日乱,陷害忠良,贤人君子其去朝乎?」《三国演义》第一○五回:「今见仪总兵,心中不服,故烧栈道,断其归路,又诬奏而图陷害。」
《国语辞典》:地陷  拼音:dì xiàn
一种由于地下固体被采掘,或液体被抽取,或为一般性地质循环,所引起地表下陷的现象。
《國語辭典》:诬陷(誣陷)  拼音:wū xiàn
捏造事实,陷人于罪。《晋书。卷四○。贾充传》:「及迁侍中,专掌禁内,遂与后成谋,诬陷太子。」
《漢語大詞典》:陷坚(陷堅)
攻打、攻入坚固的阵地。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灌孟 年老, 潁阴侯 彊请之,鬱鬱不得意,故战常陷坚,遂死 吴 军中。”文选·左思〈吴都赋〉:“士有陷坚之鋭,俗有节概之风。” 刘逵 注:“ 太公 《阴符经》曰:无坚不陷。”宋书·蒯恩传:“﹝ 蒯恩 ﹞常陷坚破阵,不避艰嶮。” 明 姚士粦 《见只编》卷上:“明日 龚 復先登陷坚,虏以数万骑蹂之,一鼓而尽。”
《國語辭典》:摧陷  拼音:cuī xiàn
挫折破坏。《南史。卷一。宋武帝本纪》:「军中多万钧神弩,所至无不摧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