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陷落  拼音:xiàn luò
1.陷入、坠落。如:「他一个失足,陷落山谷。」
2.沦陷。如:「首都陷落后,局势更加危急。」
《國語辭典》:构陷(構陷)  拼音:gòu xiàn
设计陷人于罪。如:「他会有这样的下场,一定是遭人构陷。」
《骈字类编》:泥陷
泥乃洒反诗匪先民是程匪大猷是经维迩言是听维迩言是争笺不用古人之法不循大道之常而徒听顺近言之同者争言之异者言见动轫则泥陷不至于远也
《骈字类编》:山陷
阮籍大人先生传见川起下
《漢語大詞典》:阙陷(闕陷)
(1).犹凹陷。朱子语类卷六五:“地则便有闕陷分裂处否?”
(2).不完满;欠缺。 明 谢肇浙 《五杂俎·事部一》:“ 伯元 嗜书,至忘寝食,而苦贫不能致,至餬口之资尽捐以市坟素。家中四壁,堆积充栋,然常奔走四方,不得肆志繙閲,亦闕陷事也。”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二七二:“未济终焉心縹緲,百事翻从闕陷好。”
(3).指缺点;毛病。 清 王夫之 读四书大全说·论语·公冶长篇三:“若区区於‘三’‘四’两字上较全缺,则人之不善者,岂必千不仁、万不知之可指数;而夫子云‘君子之道四’,‘君子道者三’,亦为闕陷之词耶?”
《韵府拾遗 陷韵》:灰陷
释惠洪石台夜坐诗滴阶寒响雪消后通火活红灰陷时
《漢語大詞典》:中陷
中伤陷害。晋书·贾模传:“ 模 潜执权势……至於素有嫌忿,多所中陷,朝廷甚惮之。”
分類:中伤陷害
《漢語大詞典》:屈陷
诬陷。 元 无名氏 《谢金吾》第四折:“须不是 王枢密 屈陷他的。”《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一:“因 王生 是个书生,屈陷多时,怜他无端,改‘贜物’做了‘原主’,也是知县好处。”
分類:诬陷
《漢語大詞典》:陷锋(陷鋒)
冲锋。三国志·魏志·吕布传:“ 布 有良马曰赤兔,常与其亲近 成廉 、 魏越 等,陷锋突陈,遂破 燕 军。”参见“ 衝锋 ”。
分類:冲锋
《國語辭典》:冲锋(衝鋒)  拼音:chōng fēng
突入敌阵冲杀。《魏书。卷九。肃宗纪》:「妖党狂丑,必可荡涤。冲锋斩级,自依恒赏。」
《漢語大詞典》:谋陷(謀陷)
阴谋陷害。史记·酷吏列传:“ 汤 无尺寸功,起刀笔吏,陛下幸致为三公,无以塞责。然谋陷 汤 罪者,三长史也。”后汉书·清河孝王庆传:“太后崩后, 竇皇后 宠盛,以贵人姊妹并幸, 庆 为太子,心内恶之,与母 比阳主 谋陷 宋氏 。” 明 陆粲 《庚巳编·岳武穆祠》:“公问曰:‘史言王为 秦檜 谋陷,有诸?’曰:‘诚然。然致害者 张希狱 也。’”
分類:阴谋陷害
《漢語大詞典》:破陷
攻破;攻克。三国志·魏志·武帝纪“十年春正月,攻 谭 ” 裴松之 注引 晋 王沉 魏书:“公攻 谭 ,旦及日中不决;公乃自执桴鼓,士卒咸奋,应时破陷。”
分類:攻破攻克
《國語辭典》:下陷  拼音:xià xiàn
向下陷落。如:「这地层下陷得这么厉害,真危险!」
《國語辭典》:陷坑  拼音:xiàn kēng
1.陷阱。《三国演义》第一二回:「操急引军退五里,密使人掘下陷坑,暗伏钩手。」《儒林外史》第三九回:「前日总镇马大老爷出兵,竟被青枫城的番子用计挖了陷坑,连人和马都跌在陷坑里。」
2.洼下的深坑。
分類:陷坑陷阱
《国语辞典》:陷人坑  拼音:xiàn rén kēng
陷害他人的圈套。元。杨讷《刘行首》第四折:「谩天网四方围,陷人坑当面砌。」
《漢語大詞典》:垫陷(墊陷)
陷,下陷。亦谓陷入困境。《韩诗外传》卷一:“饮食衣服,动静居处,由礼则和节,不由礼则垫陷生疾。” 宋 刘斧 《青琐高议·紫府真人记》:“城下一埽,多垫陷,颇费工役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