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负影(负影)  拼音:fù yǐng
倚身。晋。陶渊明〈命子〉诗一○首之七:「顾惭华鬓,负影只立。」
分类:陶渊明
《漢語大詞典》:陶令秫
高粱。因 陶渊明 为 彭泽令 时,“公田悉令吏种秫稻”而得“陶令秫”之名。见宋书·隐逸传·陶潜。 清 厉鹗 东城杂记·陈高士贞倩:“有《采菽堂诗集》……《放言》云:‘无家可种 故侯 瓜,何地容栽 陶令 秫。’”按, 故侯 ,指 秦 东陵侯 召平 。
《漢語大詞典》:檀公肉
晋 陶渊明 晚年贫病交加,冻馁偃卧, 江州 刺史 檀道济 馈以粱肉, 陶 麾而去之,表示耿介不苟取的高尚品德。后用为称颂 陶渊明 之典。 元 杨维桢 《题〈陶渊明漉酒图〉》诗:“ 义熙 老人羲上人,一生嗜酒见天真……家贫不食 檀公 肉,肯食 刘 家天子禄?”参阅南史·隐逸传上·陶潜
《国语辞典》:归去来辞(归去来辞)  拼音:guī qù lái cí
文章名。晋朝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辞彭泽令后归田园所作。篇中叙述归家后的心情和乐趣。
《国语辞典》:开卷有得(开卷有得)  拼音:kāi juàn yǒu dé
读书有收穫。晋。陶渊明〈与子俨等书〉:「少年来好书,偶爱闲静,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也作「开卷有益」。
《国语辞典》:岁月不待人(岁月不待人)  拼音:suì yuè bù dài rén
时光消逝,不因人而停留。晋。陶渊明〈杂诗〉一二首之一:「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国语辞典》:不知何许人(不知何许人)  拼音:bù zhī hé xǔ rén
不知道是那里的人。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国语辞典》:不足为外人道(不足为外人道)  拼音:bù zú wèi wài rén dào
不应该或不必向外面的人说。如:「这是我们俩的事,不足为外人道也。」晋。陶渊明〈桃花源记〉:「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国语辞典》:桃花源记(桃花源记)  拼音:táo huā yuán jì
晋代陶渊明所作桃花源诗前的记文。参见「桃花源诗」条。
《国语辞典》:桃花源诗(桃花源诗)  拼音:táo huā yuán shī
晋代陶渊明作有桃花源诗并记。记文叙述一渔夫沿溪捕鱼,遇有桃花林,乃循桃花林而上,于尽头处的洞口发现一与世隔绝的村落。村中人民安居乐业,不与外界往来,自称先祖为避秦乱世,而迁居于此地。桃花源诗则描写村中人民古朴无华、自由自在的生活。是陶渊明对心中理想世界的描述。
《国语辞典》:陶潜三径(陶潜三径)  拼音:táo qián sān jìng
原指陶渊明归隐回到家园后,见到道路荒芜,然松菊尚存的情形。典出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后遂用陶潜三径来比喻归隐或厌官思归。
《国语辞典》:陶潜五柳(陶潜五柳)  拼音:táo qián wǔ liǔ
陶渊明弃彭泽县令的官位而归隐家园,于门前栽种五株柳树,并自号五柳先生。见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后用以比喻归隐、隐居,也用以形容环境的幽雅、隐居的閒适。
《国语辞典》:慰情胜无(慰情胜无)  拼音:wèi qíng shèng wú
聊胜于无,差可自慰。语本晋。陶渊明〈和刘柴桑〉诗:「弱女虽非男,慰情良胜无。」
《国语辞典》:五斗折腰  拼音:wǔ dǒu zhé yāo
本指晋代陶渊明任彭泽县令,不愿为微薄的俸禄而屈就于人。典出《晋书。卷九四。隐逸传。陶潜传》。后比喻为微薄的俸禄屈身事人。宋。黄庭坚〈次韵寅庵〉诗四首之二:「五斗折腰惭仆妾,几年合眼梦乡闾。」宋。杨万里〈归去来兮引。求为吏东西〉词:「五斗折腰,谁能许事,归去来兮。」
《国语辞典》:云出无心(云出无心)  拼音:yún chū wú xīn
语本文选。陶渊明〈归去来辞〉:「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比喻事非有意。《幼学琼林。卷一。天文类》:「事非有意,譬如云出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