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险 → 礆险”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漢語大詞典》:岨崄(岨嶮)
亦作“ 岨险 ”。
(1).险阻。鬼谷子·飞箝:“见天时之盛衰,制地形之广狭,岨嶮之难易。”
(2).指险峻的山。 汉 司马相如 《上书谏猎》:“今陛下好凌岨险,射猛兽。”
《漢語大詞典》:礐硞
水激石险峻不平貌。一说水激石声。参阅说文·石部“礐” 段玉裁 注。
《漢語大詞典》:蜷嵼
高耸险峻貌。
分類:高耸险峻
《漢語大詞典》:岿崎(巋崎)
山势险峻。
分類:山势险峻
《漢語大詞典》:崄要(嶮要)
险要。地势险峻而处于要冲。晋书·姚兴载记上:“将帅遭大丧,非在疆埸嶮要之所,皆听奔赴。”北史·韦阆传:“今日之举,亦欲引卿同行,但 三鵶 嶮要,非卿无以守也。”
《漢語大詞典》:硣碌
形容山势险峻。 南朝 梁 何逊 《渡连圻》诗之一:“硣磟上争险,岞崿下相崩。”
分類:山势险峻
《漢語大詞典》:突险(突險)
险峻貌。 唐 郑损 《星精石》诗:“突险呀空龙虎蹲,由来英气蓄寒根。”
《漢語大詞典》:邃险(邃險)
深邃险峻。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沔水上:“山谷邃险,人迹罕交。”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湿馀水:“林鄣邃险,路才容轨。”
分類:深邃险峻
《漢語大詞典》:屹屼
亦作“ 屹兀 ”。 峭拔;险峻。 唐 元结 《招太灵》诗:“招太灵兮山之巔,山屹屼兮水沦涟。” 唐 吕温 《凌烟阁勋臣赞·萧宋公瑀》:“巍巍 宋公 ,耸节高步,不吐不茹,不来不去,屹屼中立,为天一柱。”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赵嘏:“初有诗,落句云:‘早夜粗酬身事了,水边归去一闲人。’仕涂屹兀,岂其讖也。” 明 苏志乾 《岱山赋》:“峯有 丈人 , 周 秦 互弁, 莲花 、 芙蓉 ,屹屼连卷。”
分類:峭拔险峻
《漢語大詞典》:倚巇
山势险峻貌。
分類:山势险峻
《漢語大詞典》:狋觺
险峻貌。
《漢語大詞典》:嶂崄(嶂嶮)
险峻的山岭。南齐书·张融传:“广越嶂嶮, 獠 贼执 融 ,将杀食之。”
分類:险峻山岭
《國語辭典》:猿眩(蝯眩)  拼音:yuán xuàn
猿擅长攀援,临岸而目眩,故用以比喻险峻。《淮南子。俶真》:「登千仞之溪,临猿眩之岸,不足以滑其和。」汉。高诱。注:「猿临其岸而目眩也。」
《漢語大詞典》:巉巀
险峻貌。亦指险峻的山。
《漢語大詞典》:陡险(陡險)
陡峭险峻。 阿英 《流离》一:“岩口很狭窄,而且陡险。” 艾芜 《还乡记--〈革命战争的插曲〉之一》:“另外一条小路,是绕过比较大的山坡,通到陡险的高山里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