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险 → 礆险”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漢語大詞典》:恶山(惡山)
险峻的山。《水浒传》第八五回:“俺这里紧靠 霸州 ,有两个隘口:一个唤做 益津关 ,两边都是险峻高山,中间只有一条驛路;一个是 文安县 ,两面都是恶山,过的关口,便是县治。”
分類:险峻
《漢語大詞典》:峭巘
(1).险峻的山峰。 宋 欧阳修 《得滕岳阳书大夸湖山之美》诗:“峭巘孤城倚,平湖远浪来。”
(2).严肃端正。列子·力命“ 巧佞 、 愚直 、 婩斫 、 便辟 ” 唐 殷敬顺 释文:“婩斫,容止峭巘也。”
《漢語大詞典》:峻隘
(1).险峻狭窄。北齐书·高昂传:“山道峻隘,已为寇所守险, 昂 转鬭而进,莫有当其锋者。”
(2).为人严峻而心胸狭隘。晋书·王雅传:“ 王恭 风神简贵,志气方严……然其禀性峻隘,无所苞容。”明史·桂彦良传:“ 濂 文人耳, 基 峻隘,不如卿也。”
《漢語大詞典》:危隘
(1).(地形)险峻狭隘。管子·事语:“ 秦奢 之教,不可用于危隘之国。”战国策·魏策三:“伐 楚 ,道 涉而谷 ,行三十里而攻危隘之塞,所行者甚远,而所攻者甚难。” 三国 魏 阮籍 《元父赋》:“其城郭卑小局促,危隘不遐。”
(2).危险困厄。 宋 苏舜钦 《上范希文书》:“以阁下领经略之权,自可往来 陕 右,进退在己, 延州 逼近贼锋,而能舍安逸以就危隘,虽古人不逮也。”
《漢語大詞典》:危狭(危狹)
险峻狭窄。三国志·吴志·贺齐传:“ 林歷山 四面壁立,高数十丈;径路危狭,不容刀楯。”
《漢語大詞典》:登巇
攀登险峻的山峰。 宋 黄庭坚 《丙辰仍宿清泉寺》:“昏釭夜未央,高枕梦登巇。”
《漢語大詞典》:崭嵌(嶄嵌)
险峻不平。 南朝 梁 沈约 《江南曲》:“但令舟楫渡,寧计路崭嵌。”
分類:险峻不平
《漢語大詞典》:岑峭
陡峭险峻。 晋 郭璞 《巫咸山赋》:“伊 巫咸 之名山,崛孤停而嵥峙;体岑峭以隆頽,冠崇岭以峻起。”
《漢語大詞典》:崎峗
(1).险峻貌。镜花缘第八九回:“林幽森黯淡,峯乱矗崎峗。”
(2).指险峻的山。 唐 郑嵎 《津阳门诗》:“龙宫御榜高可惜,火焚牛挽临崎峗。”
《漢語大詞典》:却笠(卻笠)
形容山崖险峻,偃覆如簦笠。《淮南子·兵略训》:“硤路津关,大山名塞,龙蛇蟠,却笠居,羊肠道,发笱门。” 清 徐昂发 《铁岭关》诗:“兵家矜却笠,地势雄守隘。”
《漢語大詞典》:戏戏(戲戲)
险峻貌。文选·枚乘〈七发〉:“险险戏戏,崩坏陂池。” 李周翰 注:“险、戏,危貌。”
《漢語大詞典》:岩岖(巖嶇)
高陡险峻。 战国 楚 宋玉 《高唐赋》:“磐石险峻,倾崎崖隤,巖嶇参差,纵横相追。”
分類:陡险险峻
《漢語大詞典》:阻峭
(1).谓凭借陡峭的高山。后汉书·南蛮西南夷传赞:“ 百蛮 蠢居,仞彼方徼。鏤体卉衣,凭深阻峭。”
(2).指险峻的高山。 唐 柳宗元 《永州龙兴寺东丘记》:“其地之凌阻峭,出幽鬱,寥廓悠长,则於旷宜。”
《漢語大詞典》:谽閜
(1).山石险峻貌。
(2).犹闪烁。
《漢語大詞典》:峭狭(峭狹)
险峻窄狭。 宋 沈括 梦溪笔谈·杂志一:“唯北寨西出 承天阁路 ,可至 河东 ,然路极峭狭。”
分類:险峻窄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