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崖 → 厓崖”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漢語大詞典》:陡崖
陡峭的山崖。 华山 《山中海路》二:“亏得 祁连山 的马,会爬山,人下不去的陡崖,它后蹄并住前蹄,一出蹓,就慢慢地滑下去了。” 雷加 《命名的传统--三门峡散记之一》:“这位青年工人,站在 三门峡 的陡崖上,下了决心。”
《漢語大詞典》:森壁
陡崖,峭壁。 南朝 梁 吴均 《与顾章书》:“森壁争霞,孤峯限日。”
分類:陡崖峭壁
《漢語大詞典》:崖堑(崖塹)
(1).陡崖深壑;山谷。 宋 陆游 《姚平仲小传》:“时年八十餘,紫髯鬱然长数尺。面奕奕有光,行不择崖堑荆棘,其速若奔马。” 明 程敏政 《夜度两关记》:“良久乃起。循岭以行,諦视崖堑,深不可测。”
(2).喻高傲。 宋 陆游 《别后寄季长》诗:“我非作崖堑,汝自不可亲。”
《國語辭典》:悬崖勒马(懸崖勒馬)  拼音:xuán yá lè mǎ
濒临悬崖而能及时勒住奔马。引申为人们警悟险境,及时回头。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八。如是我闻二》:「书生曰:『然则子魅我耳。』推枕遽起,童亦艴然去。书生悬崖勒马,可谓大智慧矣。」也作「临崖勒马」。
《国语辞典》:海蚀崖(海蚀崖)  拼音:hǎi shí yá
海岸受波蚀而成的陡崖。多见于岩石海岸,尤其在波蚀强烈的岛屿、半岛和岬角等突出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