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大詞典》:陟明
谓进用贤能。语本《书·舜典》:“黜陟幽明。” 唐 白居易 《王众仲可衡州刺史制》:“ 衡 湘 之间,蛮 越 杂处,无以俗陋,不慎乃事;无以地远,而怠厥心!副吾陟明,俟汝奏课。” 宋 曾巩 《晁端彦金部员外郎制》:“僉曰尔材宜在兹位,国有陟明之典,待尔善於其官。” 清 侯方域 《豫省试策三》:“陟明之典,劝民庸也。则一岁而三迁,未为过也。”
《漢語大詞典》:陟配
(1).谓天子升遐后,于祭天时配享。《书·君奭》:“故 殷 礼陟配天,多歷年所。” 孔 传:“故 殷 礼能升配天享,国久长,多歷年所。”《文选·颜延之〈宋郊祀歌〉》:“陟配在京,降德在民。” 李周翰 注:“陟,升也。言天子升祖考以配天。”《新唐书·黎干传》:“ 景皇帝 非造我区夏,不得与 夏 之 禹 、 商 之 契 、 周 之 稷 、 汉高帝 、 魏武帝 、 晋宣帝 、 唐神尧皇帝 并功,而陟配圜丘,上与天匹,曾谓圜丘不如 林放 乎?”
(2).泛指配享。 宋 苏辙 《蔡矇父挺赠开府仪同三司诰》:“治边之略,纪于一时。经远之功,著于来世。比缘陟配之享,永怀先正之良。”
(2).泛指配享。 宋 苏辙 《蔡矇父挺赠开府仪同三司诰》:“治边之略,纪于一时。经远之功,著于来世。比缘陟配之享,永怀先正之良。”
《漢語大詞典》:攀陟
攀登。 唐 戴公怀 《奉和郎中游仙山四瀑泉》:“当思共攀陟,东南看斗牛。” 明 刘基 《游云门记》:“虽有层峦復冈,而无梯磴攀陟之劳。”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八》:“水声石色,冷人心骨,不復知有攀陟之苦。”
分類:攀登
《漢語大詞典》:升陟(陞陟)
(1).攀登。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颍水》:“山下大泽周数里,而清深肃洁。水中有立石,高十餘丈,广二十许步,上甚平整,緇素之士,多泛舟昇陟,取畅山情。”
(2).晋升。《魏书·崔鸿传》:“苟必官须此人,人称此职,或超腾昇陟,数岁而至公卿。”
(1).升登;攀登。 汉 王充 《论衡·効力》:“文章滂沛,不遭有力之将援引荐举,亦将弃遗於衡门之下,固安得升陟圣主之庭,论説政事之务乎?”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颍水》:“水中有立石,高十餘丈,广二十许步,上甚平整,緇素之士,多泛舟升陟,取畅幽情。”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粤西游记四》:“过桥,復东北升陟岗陀,四里,抵 思陇 。” 清 曹寅 《滁州清流关道中》诗:“坡陀倦升陟,蹭蹬愁躋举。”
(2).升迁;提升。 唐 元稹 《崔弘礼郑州刺史》:“侍中弘正以课来上,书为第一。不有升陟,谓之蔽能,得於信臣,予用丕允。”
提升;晋级。 宋 范仲淹 《奏重定臣僚转官及差遣体例》:“或陞陟差遣,其幕职州县官,未该磨勘,而有上项劳政者,亦与比类升擢。”
(2).晋升。《魏书·崔鸿传》:“苟必官须此人,人称此职,或超腾昇陟,数岁而至公卿。”
(1).升登;攀登。 汉 王充 《论衡·効力》:“文章滂沛,不遭有力之将援引荐举,亦将弃遗於衡门之下,固安得升陟圣主之庭,论説政事之务乎?”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颍水》:“水中有立石,高十餘丈,广二十许步,上甚平整,緇素之士,多泛舟升陟,取畅幽情。”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粤西游记四》:“过桥,復东北升陟岗陀,四里,抵 思陇 。” 清 曹寅 《滁州清流关道中》诗:“坡陀倦升陟,蹭蹬愁躋举。”
(2).升迁;提升。 唐 元稹 《崔弘礼郑州刺史》:“侍中弘正以课来上,书为第一。不有升陟,谓之蔽能,得於信臣,予用丕允。”
提升;晋级。 宋 范仲淹 《奏重定臣僚转官及差遣体例》:“或陞陟差遣,其幕职州县官,未该磨勘,而有上项劳政者,亦与比类升擢。”
《漢語大詞典》:迁陟(遷陟)
犹迁升。《北史·艺术传·蒋少游》:“然犹骤被引命,以规矩刻繢为务,因此大蒙恩赐而位亦不迁陟也。”《旧唐书·懿宗纪》:“苟致安寧,自当迁陟;不遵詔令,必举典刑。”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妇女·二妇全边城》:“不惟大司马不知故事,并武人亦不晓祖职当如何迁陟矣。”
分類:迁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