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885,分126页显示  上一页  4  5  6  7  8  10  11  12  13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唯阿
阿监
阿耶
林阿
阿宜
阿蛮
阿保
阿徇
阿姨
周阿
云阿
阿龙
阿兰若
阿家
陵阿
《漢語大詞典》:唯阿
(1).老子:“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唯、阿皆应诺声。后因以“唯阿”喻差别极小。宋书·蔡兴宗传:“率卫相去,唯阿之间。” 唐 刘禹锡 《〈送鸿举师游江西〉诗引》:“视予之仕,昔与今乃唯阿之差耳。”
(2).形容卑恭顺从。 明 唐顺之 《莆田林氏先墓表》:“嚘咿唯阿,苞苴承迎之行,可以无谴訶憎疾於人。” 李大钊 《真理之权威》:“吾为爱真理之故,而不敢有所附和唯阿,以趋承此社会。”
《國語辭典》:阿监(阿監)  拼音:ā jiàn
宫内女官。唐。白居易〈长恨歌〉:「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蛾老。」
分類:太监前蜀
《國語辭典》:阿耶  拼音:ā yé
拟声词。形容痛呼声。《警世通言。卷三九。福禄寿三星度世》:「阿耶!阿耶!我不撩拨你,却打了我!」
分類:象声词
《國語辭典》:阿爷(阿爺)  拼音:ā yé
称谓。称父亲。南朝梁。无名氏〈木兰诗〉二首之一:「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漢語大詞典》:林阿
长有林木的山丘。 南朝 宋 鲍照 《还都至三山望石头城》诗:“泉源安首流,川末澄远波。晨光被水族,晓气歇林阿。”
分類:林木山丘
《漢語大詞典》:阿宜
唐 杜牧 侄的小名。 唐 杜牧 《冬至日寄小侄阿宜诗》:“小侄名 阿宜 ,未得三尺长。”后即为侄的代称。 宋 胡继宗 《书言故事·宗族》:“姪曰阿宜。”
分類:杜牧小名
《漢語大詞典》:阿蛮(阿蠻)
(1). 唐 女伶名。 宋 乐史 《杨太真外传》卷上:“时 新丰 初进女伶 谢阿蛮 ,善舞,上与妃子钟念,因而受焉。”古今小说·杨谦之客舫遇侠僧:“马上琵琶催去急, 阿蛮 空恨艷阳春。”
(2).指 唐 白居易 女侍 小蛮 。 白居易 尝有“樱桃 樊素 口,杨柳 小蛮 腰”之句。 清 赵文哲 《探春·新柳》词:“一捻腰支,二分眉嫵,絶忆 阿蛮 娇小。”
(3). 杨贵妃 的小名。 唐 罗隐 《帝幸蜀》诗:“ 马嵬 山色翠依依,又见鑾舆幸 蜀 归。泉下 阿蛮 应有语,这迴休更怨 杨妃 。” 明 郎瑛 七修类稿·辩证八·杨妃小字:“ 杨妃 小字,《外传》诸书皆曰 玉环 。鹤林玉露载 唐 狄昌 诗曰:‘ 马嵬 烟柳正依依,又见鸞舆幸 蜀 归。地下 阿蛮 应有语,这回休更罪 杨妃 。’ 阿蛮 又似妃之小字。况 狄昌 唐 人,必知之真。”
《國語辭典》:阿保  拼音:ē bǎo
1.保护抚养。《汉书。卷八。宣帝纪》:「故人下至郡邸狱复作尝有阿保之功,皆受官禄田宅财物。」
2.保姆。《史记。卷七九。范雎蔡泽传》:「居深宫之中,不离阿保之手。」
3.近臣。汉。荀悦〈阿保乳母论〉:「阿保御竖之为乱,自古所患。」
《漢語大詞典》:阿徇
亦作“ 阿狥 ”。 迎合曲从。新唐书·文艺传下·李频:“﹝ 李频 ﹞俄擢侍御史,守法不阿徇,迁累都官员外郎。” 宋 孔平仲 续世说·简傲:“然性太刚褊简傲,每发言吐论,略无阿狥,忤执政旨。” 清 恽敬 《外舅高府君墓志铭》:“ 文恭 则以长者在崇班中,能持正,无所阿徇。”
分類:迎合曲从
《國語辭典》:阿姨  拼音:ā yí
称谓:(1)母亲的姊妹。晋。王献之 东阳帖:「不审阿姨所患得差否?」(2)妻子的姊妹。宋。乐史《杨太真外传。卷上》:「岂有大唐天子阿姨,无钱用耶?」(3)庶母。《南史。卷四四。齐武帝诸子传。晋安王子懋传》:「若使阿姨因此和胜,愿诸佛令华竟斋不萎。」(4)与母亲年纪差不多的女子。如:「阿姨!请问儿童读物摆在那边?」
《漢語大詞典》:周阿
谓殿庭之隅。《文选·班固〈西都赋〉》:“於是玄墀釦砌,玉阶彤庭,碝磩綵緻,琳珉青荧,珊瑚碧树,周阿而生。” 刘良 注:“阿,曲也。言生于庭曲。” 高步瀛 《文选李注义疏》:“谓以珠玉假为树,而植之於殿曲。” 明 李东阳 《重建福州府学孔子庙记》:“廉陛高耸,周阿严峻,髹采焕发,蔚为奇观。”
分類:殿庭
《漢語大詞典》:云阿(雲阿)
云深处。指高山之上,深山之中。艺文类聚卷九一引 南朝 宋 颜延之 《白鹦鹉赋》:“既达美於天居,亦儷景於云阿。”文选·王僧达〈祭颜光禄文〉:“服爵帝典,栖志云阿。” 李善 注:“云阿,言高远也。” 李周翰 注:“而栖志实在云山之曲。阿,犹曲也。”
《漢語大詞典》:阿龙(阿龍)
晋 丞相 王导 的小名。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企羡:“ 王丞相 拜司空, 桓廷尉 作两髻葛帬,策杖路边窥之,叹曰:‘人言 阿龙 超, 阿龙 故自超。’” 刘孝标 注:“ 阿龙 , 王丞相 之小字。” 宋 刘克庄 《水调歌头·和仓部弟寿词》词:“苦羡 阿龙 则甚,学取 幼安 亦可,坐穴几藜牀。” 章炳麟 《时危》诗之四:“明镜不烦相晓照, 阿龙 行步故超超。”
《國語辭典》:阿兰若(阿蘭若)  拼音:ā lán rě
无诤处、寂静处、林野。为梵语Aranyaka或Aranya的音译。原指远离村落的人住处,后指一般佛教寺院。《根本萨婆多部律摄》卷十四:「阿兰若者,去村一拘卢舍,有僧住处。」也作「兰若」、「阿兰那」、「阿练若」、「阿练儿」。
《國語辭典》:阿家  拼音:ā gū
称谓。妇人称丈夫的母亲。《宋书。卷六九。范晔传》:「妻云:『罪人,阿家莫念。』」也称为「阿姑」。
《漢語大詞典》:陵阿
(1).丘陵,山陵。 汉 蔡邕 《述行赋》:“率陵阿以登降兮,赴 偃师 而释勤。” 元 戴表元 《容容斋赋》:“丰狐之择燠,乾鹊之违风,知陵阿丛薄之功,而不知託气於太空。”
(2).登山,进山。后汉书·申屠蟠传赞:“悽悽硕人,陵阿穷退。” 李贤 注:“言贤者退而穷处。诗·国风曰:‘考槃在阿,硕人之薖。’曲陵曰阿;陵,升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