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夐阻
远隔。《梁书·张充传》:“关山夐阻,书罢莫因,儻遇樵者,妄尘执事。”
分類:远隔
《骈字类编》:西阻
南北朝 鲍照 代苦热行 赤阪横西阻,火山赫南威。
《國語辭典》:天阻  拼音:tiān zǔ
天险,多指地势险峻。《晋书。卷一一二。苻生载记》:「据天阻之固,策三秦之锐。」《文选。曹植。朔风诗》:「俯降千仞,仰登天阻。」
《骈字类编》:外阻
唐书郭子仪传赞见西走下
《骈字类编》:北阻
北史卢柔传见南并下金隋书李密传世充悉众来决战密留王伯当守 墉自引精兵就偃师北阻邛山以待之而唐书李光弼传两军相敌尺寸地必争今委五百里 守关贼得地势益张不如移军河阳北阻泽潞胜则出败则守表里相应贼不得西此猿臂势也 方舆胜览临洮府形胜南得钟存北阻大河骆宾王祭赵郎将文隽穴南临同五溪之深入邛关北阻类双崤之不归
《漢語大詞典》:阻乱(阻亂)
谓武人拥兵或恃险作乱。后汉书·崔寔传:“ 寔 以世方阻乱,称疾不视事,数月免归。”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夏水:“ 晋 永嘉 中, 西蜀 阻乱,割 华容 诸城,为 颖王 都。” 杜甫 《恨别》“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 清 仇兆鳌 注:“思家忆弟,伤 洛城 阻乱。”
《國語辭典》:阻挠(阻撓)  拼音:zǔ náo
故意妨碍、阻拦。《福惠全书。卷三○。庶政部。条陈兴革》:「虽或他有所不便,阴相阻挠,亦毅然行之。」
《漢語大詞典》:阻寻(阻尋)
排除险阻寻访。 唐 温庭筠 《雪夜与友生同宿晓寄近邻》诗:“寂寞寒塘路,怜君独阻寻。”
《漢語大詞典》:阻心
谓使两心相隔。 宋 黄庭坚 《次韵曾子开舍人游籍田载荷花归》:“自尔欲继往,阻心如壅泉。”
《漢語大詞典》:阻格
(1).阻挠,阻碍。 宋 苏舜钦 《闻见杂录》:“时相 吕申公 喻太常少卿 梁燾 ,阻格不行。”
(2).扞格不通,困难。朱子语类卷一○八:“又事体重大,阻格处多,决然难行。”
(3).半途而废。 清 顾炎武 《田功论》:“天有旱涝,岁有丰凶,若 何承矩 之初年种稻,霜早不成,几於阻格。”
《漢語大詞典》:阻浅(阻淺)
搁浅。 宋 王明清 挥麈后录卷一:“ 徽宗 笑曰‘中官与卿戏耳。’遂召入舟中。是夕阻浅,船不得进, 徽宗 患之,夜出堤上。”《林则徐日记·道光十四年十一月十五日》:“晚潮遇西风尤小,仅过船十隻,前途段段阻浅,舟乃停塞。”
分類:搁浅
《骈字类编》:南阻
晋书庾亮传襄阳北接宛许南阻汉水东唐书狄仁杰传天生四夷皆在先王封域之外 距沧海西隔流沙北横大漠南阻五岭天所以限中外也
《漢語大詞典》:阻障
阻碍;障碍。 宋 周煇 《清波别志》卷上:“先是, 贯 在北境,约 赵良嗣 归国,以副使印给凭,令边臣不得阻障。” 李大钊 《我与世界》:“介在我与世界中间的国家、阶级、族界,都是进化的阻障,生活的烦累,应该逐渐废除。” 郭沫若 《女神·黄浦江口》:“我倚着船栏远望,平坦的大地如像海洋,除了一些青翠的柳波,全没有山崖阻障。”
分類:阻碍障碍
《國語辭典》:阻断(阻斷)  拼音:zǔ duàn
因阻碍而中断。如:「土石流阻断了村庄对外的联络道路。」《南史。卷五八。列传。韦睿》:「贼已度江,便逼宫阙,水陆阻断,何暇有报。」
《韵府拾遗 语韵》:川阻
高启诗登山知天高临流识川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