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段考  拼音:duàn kǎo
学期中阶段性的测验。如月考、期中考。
《国语辞典》:除阻  拼音:chú zǔ
子音发音过程最后的阶段。成阻、持阻后,将发音器官所形成的阻碍排除,恢复原来的静止状态,或转成下一语音的发音状态。如念d时,舌尖离开齿背,发p时,双唇被气流冲开等。
《国语辞典》:必经之路(必经之路)  拼音:bì jīng zhī lù
1.欲往目的地,一定要经过的路。如:「这是往澄清湖必经之路。」
2.欲达某种目的,一定要经历的阶段。如:「高三这一年固然辛苦,但这是通往大学之门的必经之路啊!」
《国语辞典》:不夺农时(不夺农时)  拼音:bù duó nóng shí
不耽误农事生产的各个阶段。《旧唐书。卷五三。李密传》:「是以轻徭薄赋,不夺农时,宁积于人,无藏于府。」也作「不违农时」。
《国语辞典》:正反合  拼音:zhèng fǎn hé
为德国黑格尔所提辩證法的正题、反题、合题三阶段,表示思想发展及一般事物演进的法则。即一现象出,为正;必有别一现象与之对立,为反;此两矛盾现象解除而统一为一新的现象,是为合。
《国语辞典》:倒数计时(倒数计时)  拼音:dào shǔ jì shí
1.将时间从后面往前数。如:「即席演讲限时三分钟,现在开始倒数计时。」
2.比喻事情到达最后阶段。如:「现在已是紧锣密鼓,倒数计时的时候,赶快再加把劲,成功就在眼前了。」
《国语辞典》:城邦国家(城邦国家)  拼音:chéng bāng guó jiā
古代帝国形成前的阶段,以一个由城墙包围的城市为核心,四周为农田、牧地或果园,所组成的政治体。农民平时供应城市食粮,危急时则投奔城市避难,形成共存关系。如早期的苏美地区、希腊城邦等。
《国语辞典》:教育爱(教育爱)  拼音:jiào yù ài
对学生由未成熟到成熟的潜能发展阶段,所给予的关怀与爱护。这种爱包括每一个学生,没有性别、出身、利害与等级之分。
《国语辞典》:期中考  拼音:qí zhōng kǎo
学校于学期中,所举行的阶段测验。
《国语辞典》:太阴病(太阴病)  拼音:tài yīn bìng
中医六经病症之一。属里虚寒證的开始阶段,其特点是不发热,常见腹满、呕吐、泄泻、口不渴、食不下,脉缓弱等症状。
《國語辭典》:副性徵  拼音:fù xìng zhēng
人类在青春期,受内分泌影响,身体及性格方面的特殊表徵,以突显性别。如女性的皮肤细腻、发音尖锐、爱美;男性的长须、发音低沉,都为两性的第二性徵。也称为「第二性徵」。
《漢語大詞典》:副性徵
人和动物发育到一定阶段表现出来的与性别有关的特征。如男子开始长胡须、喉结突出、声调低;女子乳房发育、声调高等。
《漢語大詞典》:父系氏族公社
又称“父权制氏族公社”。原始公社制度的一个阶段。于母系氏族公社之后,相当于青铜时代和早期铁器时代。形成以男子为中心的大家族,男子支配生产、生活和公共事务,氏族首领由成年男子担任,妻子从夫居,世系及财产从父系计。婚姻上,由对偶婚过渡到一夫一妻制。
《漢語大詞典》:感性认识(感性認識)
认识的低级阶段,即属于感觉和印象阶段。是人在实践活动中所得到的直观、生动的认识,是认识事物的根源和基础。但它还只是一种片面的、现象的和外部联系的认识,有待于提高到理性认识,即提高到全面的、本质的和内部联系的认识。
《漢語大詞典》:共产主义社会
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形态。分两个阶段,初级阶段是社会主义社会,高级阶段是共产主义社会。在高级阶段以共产主义公有制为基础,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社会生产力有了高度发展,社会产品极大丰富,三大差别已经消失,人们的思想觉悟有了极大提高,劳动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和乐生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