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03,分27页显示  上一页  2  3  4  5  6  8  9  10  11 下一页
词典(续上)
红阵
阵行
阵杀
阵头
阵影
阵地
连阵
棋阵
车阵
笔阵图
兵阵
粉阵
起阵
人阵
阵殁
《骈字类编》:红阵(红阵)
宋 汪元量 越州歌二十首 其十六 翠围红阵知多少,半揭珠帘看驾来。
《漢語大詞典》:阵行(陣行)
亦作“陈行”。 犹行伍。资治通鉴·唐肃宗至德元载:“汝久更陈行,视吾此众,可敌 思明 否?今为我计当如何?汝策可取,当不杀汝。” 胡三省 注:“陈,读曰阵。行,胡刚翻。”
分類:行伍
《漢語大詞典》:阵杀(陣殺)
军中诛杀。 元 白朴 《梧桐雨》第三折:“据着 杨国忠 合该万剐,鬭的个 禄山 贼乱了中华。是非寡人股肱难弃捨,更兼与妃子骨肉相牵掛。断遣尽枉展污了五条刑法;把他剥了官职,贬做穷民,也是阵杀。”
分類:军中诛杀
《國語辭典》:阵头(陣頭)  拼音:zhèn tóu
民俗节庆时,参加表演的业馀乐团或游艺团体。如台湾地区庙会时迎神行列中的南管、北管、宋江阵、车鼓弄等。
《漢語大詞典》:阵影(陣影)
阵云的阴影。 唐太宗 《同赋含峰云》诗:“横天结阵影,逐吹起罗文。” 唐 骆宾王 《赋得春云处处生》:“盖阴笼迥树,阵影抱危城。”
分類:阴影
《國語辭典》:阵地(陣地)  拼音:zhèn dì
军队作战时据守的地区。通常筑有工事,可攻可守。
《漢語大詞典》:连阵(連陣)
(1).指军阵相连呼应。陈书·世祖纪:“时 龕 兵尚众,断据衝要,水步连阵相结。”
(2).连续几仗。《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第四一回回目:“ 天师 连阵胜 火母 , 火母 用计借火龙。”
《漢語大詞典》:棋阵(碁陣)
棋盘上弈成的阵势。 唐 温庭筠 《洞户二十二韵》:“醉乡高窈窈,碁阵静愔愔。”
分類:棋盘阵势
《国语辞典》:车阵(车阵)  拼音:chē zhèn
众多车辆行进中所形成的车流。如:「我的车子陷于车阵长龙中,车速十分缓慢,恐怕无法准时到达目的地。」
分类:众多车辆
《国语辞典》:笔阵图(笔阵图)  拼音:bǐ zhèn tú
书名。相传为晋王羲之的老师卫夫人所作,一卷。内容是讲述写字运笔的方法及技巧。因文章气势、用词与六朝人相近,或疑为六朝人伪托。此外,王羲之有题卫夫人笔阵图后一文,二者内容相近,皆是论述书法较早的著作。
《漢語大詞典》:兵阵(兵陣)
见“ 兵陈 ”。
分類:兵阵
《漢語大詞典》:兵陈(兵陳)
亦作“ 兵阵 ”。 古指作战队伍的行列及组合方式。史记·孔子世家:“他日, 灵公 问兵陈。” 裴駰 集解引 孔安国 曰:“军陈行列之法。”三国志·魏志·高贵乡公髦传:“与左右杂卫共入兵陈间,为前锋所害。” 宋 王巩 闻见近录:“ 世宗 据高原下观,兵阵方接,东北角奔,西北角次之,王师败绩。”
《骈字类编》:粉阵(粉阵)
张雨 粉阵松崩雪。
《漢語大詞典》:起阵(起陣)
摆开阵势。 南朝 梁 萧统 《锦带书十二月启·黄锺十一月》:“退龙剑而却步,月下开营;进鲸鼓而横行,云前起阵。”
《漢語大詞典》:人阵(人陣)
亦作“ 人陈 ”。 古代军事家认为,作战时部队的调动、部署和人事的安排是决定战争胜败的因素之一,谓之人阵。六韬·三阵:“ 武王 问 太公 曰:‘凡用兵为天陈、地陈、人陈,奈何?’ 太公 曰:‘日月星辰斗柄一左一右一向一背,此谓天陈;丘陵水泉亦有前后左右之利,此谓地陈;用车用马,用文用武,此谓人陈。’” 五代 马缟 《中华古今注·阵》:“ 唐 朝 高宗 临殿策问 员半千 曰:‘兵书言天阵、地阵、人阵何也?’ 半千 对曰:‘天阵者,是星辰孤虚。地阵者,是山川向背。人阵者,是偏裨弥缝。’”
《漢語大詞典》:阵殁(陣殁)
(1).阵亡。明史·何文辉传:“子 环 , 成都 护卫指挥使,征迤北阵殁。” 清 昭槤 啸亭杂录·缅甸归诚本末:“明日壬寅,贼大至, 珠鲁訥 自剄,执 杨重英 ,我兵大溃,总兵 胡大猷 与 胡邦佑 咸阵殁。”
(2).指阵亡者。 唐 韩愈 《元和圣德诗》:“哀怜阵殁,廩给孤寡。赠官封墓,周帀宏溥。”
分類:阵亡亡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