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骈字类编》:梧阴(梧阴)
元 顾瑛 至正十年秋七月十有三日起文高先生自姑苏汎舟携酒殽过玉山会饮芝云堂上座客于匡山琦龙门相与谈诗亹亹不绝酒半龙门分蓝田日暖玉生烟为韵余探得蓝字坐无长幼能诗者咸赋焉 高堂政在玉山南,竹色梧阴积翠岚。
《骈字类编》:野阴(野阴)
南北朝 颜延之 赠王太常僧达诗 庭昏见野阴,山明望松雪。
《漢語大詞典》:阴灵(陰靈)
(1).月亮。《文选·谢庄〈月赋〉》:“日以阳德,月以阴灵。” 李善 注:“月者阴之精也。”《南齐书·天文志赞》:“阳精火镜,阴灵水存,有禀有射,代为明昏。” 明 刘基 《步虚词》之四:“东溟升阳曜,西海生阴灵。”
(2).太阴(月亮)的洁气。谓凝成之露。 唐 韩愈 《明水赋》:“持鑑而精气旁射,照月而阴灵潜下。” 马其昶 校注:“《周礼·司烜氏》:‘掌以夫遂取明火於日,以鉴取明水於月。’取水火於日月,欲得阴阳之洁气也。”按,《周礼·秋官·司烜氏》 孙诒让 正义:“窃意取明水,止是用鉴承露。溼润蒸腾,遇冷成露。”参见“ 阴燧 ”、“ 阴鑑 ”。
(3).旧时迷信谓人死后的魂灵;幽灵。 唐 白居易 《昭德王皇后挽歌词》:“阴灵何处感,沙麓月无光。”《古今小说·羊角哀舍命全交》:“兄阴灵不远,今来见弟,必有事故。” 王西彦 《古城的忧郁·蛊惑》:“一个人头的影子阴灵似地在玻璃窗上晃动。”
(2).太阴(月亮)的洁气。谓凝成之露。 唐 韩愈 《明水赋》:“持鑑而精气旁射,照月而阴灵潜下。” 马其昶 校注:“《周礼·司烜氏》:‘掌以夫遂取明火於日,以鉴取明水於月。’取水火於日月,欲得阴阳之洁气也。”按,《周礼·秋官·司烜氏》 孙诒让 正义:“窃意取明水,止是用鉴承露。溼润蒸腾,遇冷成露。”参见“ 阴燧 ”、“ 阴鑑 ”。
(3).旧时迷信谓人死后的魂灵;幽灵。 唐 白居易 《昭德王皇后挽歌词》:“阴灵何处感,沙麓月无光。”《古今小说·羊角哀舍命全交》:“兄阴灵不远,今来见弟,必有事故。” 王西彦 《古城的忧郁·蛊惑》:“一个人头的影子阴灵似地在玻璃窗上晃动。”
《骈字类编》:窗阴(窗阴)
唐 祖咏 清明宴司勋刘郎中别业 池照窗阴晚,杯香药味春。
《骈字类编》:夏阴(夏阴)
崔镇尚书省梧桐赋:苟求夏阴与秋实,无拔杨以树茨。 李绅别双温树诗:轻剪绿丝秋叶暗,密扶纤干夏阴繁。皮日休夏首病愈诗:晓入清和尚祫衣,夏阴初合掩双扉 秦观泊吴县观音院诗:广除庇夏阴,飞栋明朝晷。又明一统志:夏阴山在常州府无钖县西三十五里,周回一十五里,连亘柯山,西临太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