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拔剑斩蛟
 
斩蛟破璧
 
水神夺
 
澹台璧
 
与蛟龙争
 
与阳侯争
 
让双璧


《山海经·海经》卷七〈海内北经·从极之渊冰夷〉~38~
《博物志·异闻》云:「澹台子羽渡河,赍千金之璧于河。河伯欲之,至阳侯波起,两鲛夹船。子羽左掺璧,右操剑,击鲛皆死。既渡,三投璧于河,河伯跃而归之,子羽毁而去。」
《太平御览》卷九百三十〈鳞介部二·蛟〉~4266~2~
《博物志》曰:「澹台子羽赍千金之璧渡河,河伯欲之,阳候波起,两蛟夹船。子羽左操璧,右操剑,击蛟,皆死。既济,三投璧于河,河伯三跃而归之,子羽毁璧而去。」

简释

澹台璧:喻气概豪迈。南朝梁何逊《和刘咨议守风》:“本惭佽飞剑,宁慕澹台璧。”

典故
傲阳侯
   
阳侯之波
 
阳侯伏
 
阳侯波


《昭明文选》卷十九战国楚·宋玉《登徒子好色赋·序》
「凌阳侯之泛滥兮,忽翱翔之焉薄。」东汉·王逸注:「阳侯,大波之神。」
《汉书》卷八十七上《扬雄传上》
「扬雄《反离骚》:『凌阳侯之素波兮。』」东汉·应劭注:「阳侯,古之诸侯也,有罪自投江,其神为大波。」
《楚辞补注》卷四〈九章·哀郢〉
顺风波以从流兮,焉洋洋而为客。淩阳侯之泛滥兮,忽翱翔之焉薄。汉·王逸注:「淩,乘也。阳侯,大波之神。」
《淮南子》卷六〈览冥训〉
「武王伐纣,渡于孟津,阳侯之波,逆流而击,疾风晦冥,人马不相见。」汉·高诱注:「阳侯,陵阳国侯也。其国近水,溺水而死。其神能为大波,有所伤害,因谓之阳侯之波」

例句

谁能问帝子,何事宠阳侯。 元稹 鹿角镇

徒知怀赵景,终是倦阳侯。 孔德绍 王泽岭遭洪水

谑浪棹海客,喧呼傲阳侯。 李白 玩月金陵城西孙楚酒楼达曙歌吹日晚乘醉著紫绮裘乌纱巾与酒客数人棹歌秦淮往石头访崔四侍御

至竟朝昏谁主掌,好骑赪鲤问阳侯。 罗隐 钱塘江潮

四运移阴律,三翼泛阳侯。 骆宾王 晚泊江镇

《漢語大詞典》:波神
水神。 唐 刘禹锡 《贾客词》:“邀福祷波神,施财游化城。” 唐 元稹 《生春》诗:“ 织女 云桥断,波神玉貌融。” 明 王骥德 《男王后》第二折:“我是个 金塘 小小莲花长,羞杀唤 张 家 六郎 。如今被波神移入五云乡,管领您三百红芳。”
分類:水神
《國語辭典》:阳侯(陽侯)  拼音:yáng hóu
传说中的水神。能兴风作浪,造成灾害。《淮南子。览冥》:「武王伐纣,渡于孟津,阳侯之波,逆流而击。」《幼学琼林。卷四。地舆类》:「水神曰冯夷,又曰阳侯。」
分類:阳侯波涛